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是实行追责惩处。要将“三公”经费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经济责任内容与评价方法,将“三公”经费执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专题来进行审计和评价,并联合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对不按规定公开“三公”消费、挥霍浪费等行为进行追责,加大惩处力度,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从根本上遏制“三公”经费的浪费。  相似文献   

2.
严格控制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等经费支出(以下简称“三公经费”)是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2009年以来,财政部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规模,切实加强“三公经费”执行管理,积极推动“三公经费”公开,着力构建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财政监督》2011,(15):70-71
"三公"经费公开,成败在于细节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同时要求地方比照中央公开"三公"支出。  相似文献   

4.
《云南金融》2011,(8):5-5
2011年7月6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据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成为继科技部之后又一个晒“三公”经费账本的中央部门。国务院曾三令五申要求中央部门压缩预算,并明令各中央部门务必于2011年6月将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数部门响应了这一要求。可见,“三公”经费执行极为不力。  相似文献   

5.
“三公经费”是现在社会热点,如何控制“三公经费”也是学校经费使用中的注重点,通过学校经费预算、项目管理、审批制度、监管制度、公开制度的实施来控制“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初,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强调加大力度、重点公开“三公”(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工作。由此,引发我对公开工会“三公”支出,进一步加强工会本级经费管理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期,我所在的审计局对全市一级单位2011年至2013年“三公”经费进行了审计,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审计要情》向政府提出压缩“三公”经费开支的建议和措施,具体是:
  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支出总量规模。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办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各部门预算单位的“三公”经费,实行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新闻点评     
《时代金融》2011,(22):5-8
<正>"三公"经费公开执行不力2011年7月6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据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成为继科技部之后又一个晒"三公"经费账本的中央部门。国务院曾三令五申要求  相似文献   

9.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是政府预算中的一种行政性支出,是否公开关系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公开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防止腐败,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形象。遵照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中央政府2013年公开了2012年"三公"经费的总额,此后各  相似文献   

10.
关注     
《财政监督》2012,(13):77-79
国务院确定今年政务公开重点国务院常要求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继续规范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快公开步伐,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提高公开的质量和实效。今年要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一是推进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中央部门要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车辆购置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公开行政经费支出情况。省级政府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推进公开部门预决算。二  相似文献   

11.
“三公经费”是维护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基本经费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社会公众要求对“三公经费”进行公开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文章对“三公经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介绍了安徽省的部分经费管理改革,并根据此提出了控制“三公经费”的措施,希望对经费的管理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英杰 《理财》2015,(3):81-83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一般是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中产生的经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算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因此,“三公”经费也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谨防“三公”经费的“变脸”。  相似文献   

13.
吕玲 《会计师》2012,(18):52-53
<正>"三公经费"主要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向社会公众公开的数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要求省级政府部门在两年之内必须全面的公开"三公经费"。自2012年10月1日起,县级以上政府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应当包括"三公经费"这一子模块,并定期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从政府不断下发的文件和指示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于  相似文献   

14.
“三公经费”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腐败现象而饱受社会的诟病,尤其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廉洁高效政府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十八大”反腐倡廉新要求的有力号召更是让“三公经费”问题再次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监督干部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有力工具,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将“三公经费”纳入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将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本文旨在以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督为视角探讨如何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反腐倡廉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公经费”是维护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基本经费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对治理“三公”经费支出问题饱含期待,党和政府也正在采用加大透明公开力度予以应对.笔者结合自己日常工作对“三公经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完善三公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云南金融》2012,(8):10-10
7月9日,国务院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条例提出在对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要求的同时,适用范围将扩至县级以下政府。条例中还规定。超预算开支“三公”、购建豪华办公用房责任者最高可撤职。  相似文献   

17.
关注     
正国务院要求加强三公经费、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国务院近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国务院要求,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要看好公共资金,严防贪污、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共资金安全。把绩效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密切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促进减少财政资金沉淀,盘  相似文献   

18.
王育红 《中国外资》2013,(10):130-131
在公众的关注与推动之下,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可以说"三公经费"真正的完全公开透明,既便于老百姓的监督,又有利于公务人员的自律,可以说它是中国建立公共财政、完善人民民主的一大步。笔者结合当前自己日常工作,针对单位"三公经费"的治理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中央部门“三公消费”账单公开今年终于破题,但从已公开的数据来看,高额的“三公消费”令公众咋舌。本文从公共契约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三公消费”公开度“三公消费”控制的理论背蒂,及目前我国“三公消费”存在的公开流于形式、公开与问贵脱轨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信息充分公开和外部监督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政府财务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近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这也是首次公开中央单位“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