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邹锐 《时代经贸》2010,(8):171-172
本文利用天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相关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2008年的城市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做出定量分析,分析天津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基本特征,并得出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对数模型,计算出各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对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旨在探求改善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曹正勇 《经济师》2008,(5):276-277
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很多原因,产业结构、居民收入、价格变化和人口数量的变化都会影响消费结构。在这些因素中,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结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收入水平的高低,反映居民购买力的大小,收入水平提高了,消费可能在外延上和内涵上扩大。这样必然使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目前,研究消费结构运用最广的是ELES即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文章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成都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进行分析,包括对恩格尔系数和需求弹性收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大部分城市居民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一些比较富裕的居民生活水平已经超过小康水平。城市居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消费结构日益优化。新疆总体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出现了较多的富裕户,但“城市贫民”也占有一定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  相似文献   

5.
缪来顺 《经济前沿》2009,(2):110-118
根据恩格尔系数和人均GDP,综合判断温州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呈富裕阶段消费特征。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温州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其结果与富裕阶段的消费特征基本吻合。最后,本文对今后温州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此拓展模型进行数理推导,解决估计中关键变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难题。文章随后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混合回归模型和SUR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对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找出了未来应加强控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以有效降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地区,并据此为政府扩大消费需求和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指出农村制度因素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实证性地检验了由于农村特殊的制度体制,农村居民短期消费倾向显著低于城市居民;而农村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又显著高于城市居民。解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性差异的根本在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市场化制度体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计算和评价了湖南省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状况.指出消费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调节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实施文明消费,提高消费效益,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VAR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城乡消费结构的升级,但对农村的促进作用要比城市滞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弱的正向诱导效应,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则不具备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以天津市为案例陈宗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引言自80年代初以来,国际上关于收入分配的研究领域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少研究都试图否定库兹涅茨倒U理论,比如Birdsal(1995)等人关于东亚地区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AIDS扩展模型,从时间影响和城乡差异两个视域,实证研究了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关系的差异演化。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中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没有完全遵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最主要的收入因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则在特定阶段或群体中对各项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得到优化,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以历年安徽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为政府扩大内需,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构建效用指数模型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测度,并据此将城镇家庭划分为低、中、高收入组,通过分析三类家庭储蓄消费动机,得出三类家庭消费结构异质性推论,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2013-2017年城镇家庭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三类家庭消费结构差异,最后模拟收入分配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低收入家庭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倾向更高,生存型边际消费倾向平均约为中等收入家庭的1.8倍、高收入家庭的8.1倍,发展型边际消费倾向平均约为中等收入家庭的1.6倍、高收入家庭的3.1倍,其收入主要用于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2)中等收入家庭更注重享受型消费,享受型边际消费倾向平均约为低收入家庭的1.5倍、高收入家庭的4.5倍,其有能力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3)高收入家庭消费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各类消费倾向均较低;(4)模拟收入分配变动结果显示,"提低、扩中"均对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应充分考虑收入分配调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重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婷 《发展研究》2014,(8):73-78
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子。本文基于Panel Data模型,加入城镇居民7个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行为因子,分别建立城镇居民对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与杂项商品与服务等八类消费品的消费函数,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存在较显著影响的结论。最后,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就目前情形看,边际储蓄倾向仍不断上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究竟哪些因素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不能消费”。收入水平普遍偏低,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改变,这是根本原因。一方面,城市居民收入低而无法实现高档消费。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1978-2008年数据,考察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高收入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于稳定,中、低收入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波动很大.政府应该不断采取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且不同地区宜采用差异化的消费刺激政策,进一步缩小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7.
用广西2000—2008年Panel数据建立消费需求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有显著的个体效应。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可优化消费结构,刺激潜在消费需求并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用广西2000-2008年Panel数据建立消费需求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有显著的个体效应.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可优化消费结构,刺激潜在消费需求并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吉敏全 《技术经济》2005,24(11):36-37
鉴于收入差距与青海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密切关系,利用2000-2004年青海省城镇居民家庭不同收入等级消费支出的调查资料建立PanelData模型,估计和分析收入等级因素和预期对青海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并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苏城市居民收入差异程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收入差异的扩大也日益突出。本文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描述了江苏城市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分析了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控制收入差异扩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