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树华 《特区经济》2006,(3):310-31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刺激农业投入、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当前,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体制不顺、农业固有风险、贷款信用风险以及贷款利率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农信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积极性不高、农民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可持续性问题令人担忧。为此,应从产权制度改革、扩大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建立健全信用法律体系、推进农信社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张晓堂 《发展》2009,(7):81-81
为了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甘肃省联社平凉办事处在去年规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试点的基础上,今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分析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在全市农村信用社深入开展以普及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要内容的“715”(即2009年给全市7万农户每户发放1本贷款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新增5亿元。)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是主要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金融机构。从2001年以来,吕梁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执行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指导意见》,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吕梁地区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立信用村镇工作实施意见》,以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突破  相似文献   

4.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为了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服务水平,加大支农信贷投入,简化信用贷款手续,更好的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开办的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它适用于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笔者于2013年到重庆市荣昌县部分乡镇农村开展了低收入农户小额贷款扶贫有效性研究,本文则以调查为依托研究农户小额信贷扶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黑河市农村信用社积极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大净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有效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中还存在着落贷款额度小;弱势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利率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落实,贷款期限确定的不合理;个别地方对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思想认识宣传都没有完全到位,工作不扎实,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推广和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推出的又一项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大举措,彭泽县农村信用社坚持办社宗旨,始终把为“三农”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全力支持彭泽县地方经济发展。今年1至5月份,全社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9563万元,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为了确保小额信贷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彭泽县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党的农村金融方针政策,不断总结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加强政社合作,营造良好的小额农…  相似文献   

7.
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低收入农户的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急中之急,为促进农民增收,政府要求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下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据央行统计,自2000年初到2005年3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1644亿元。共向7100万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占总农户数的32%。从绝对额上看金额较大,但是否真正能够满足农民在农业投资上的需求呢!国家的支农资金是否能有效的得到落实呢!特别是作为由农民入股的农信社支农资金的投放是否到位!通过调查,我认为,长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永修县三角农村信用社树立“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切实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截止2003年6月底,农业贷款余额达807.8万元,比年初增加301万元,增长59%;农户贷款余额716万元,比年初增加239.5万元,增长50%;全乡已有3065户农户从信用社得到贷款,占全乡农户总数的50.5%。(一)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  相似文献   

9.
李杰 《北方经济》2012,(7):44-45
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上的一个创新产品,具有金额小、面向"三农"、无抵押担保三个特性。它的推广是国家增强信贷支农服务功能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实践来看,小额农贷推广初见成效,农民"贷款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带动了农村大市场,同时也调整了农村  相似文献   

10.
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基本业务之一,也是农村信贷的基本表现形式.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经济,贯彻和落实三农政策,扶持农村经济,特别是放宽了农村的信贷条件.自从农村信用社大力开展小额农贷业务以来,有效的解决了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已然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在受理和回收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本文就当前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政治风险、道德风险和声誉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于以往从农户主体角度讨论诱导农业生产性投资的传统思路,文章从分工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农业服务外包与生产性投资之间可能存在的替代关系,试图为中国小农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及其投资选择提供一种新思路。基于广东阳山县的农户跟踪调查数据,选用Probit和Tobit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服务外包与农户生产性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具体而言,农业服务外包水平增加10%,农户进行生产性投资的概率降低3.21%,生产性投资总额降低29.24%。采用工具变量法再次验证了这一替代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该替代关系会随着种植规模的增大而减弱。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充分发挥农业服务外包市场的迂回投资功能,以外部投资替代农户的直接投资行为,从而将小农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为此,有必要反思和调整农村信贷政策,并适时制定面向新型农业服务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峰  杨宜 《特区经济》2010,(3):57-59
北京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处于国内前列,但农户贷款仍显困难。其关键原因在于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仍不完善,大大制约了农户信贷的可得性。本文通过分析制约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因素,借鉴中外成功经验,提出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宋冬凌 《特区经济》2011,(2):171-173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这一两难问题。它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极大增强了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使小额信贷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被广大金融从业人员关心的问题。本文对制约我国农村市场中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户的经济决策动机逐渐从风险(成本)最低转变为收益最大。但是,地租契约的不完全性等因素,可能使农户在选择地租契约时,需要在收益(租金)的可靠性和收益最大化之间进行权衡。文章理论分析表明,农户在选择地租契约时,其经济逻辑是损失规避而非预期效用理论。进而,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2015年调查数据,通过probit、IVprobit和似无相关回归模型检验了这一理论假说。研究结果显示,租金水平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固定地租契约;消除内生性后的边际效应显示,租金提高每万元,农户选择固定租金契约的概率提高28.3%。机制分析发现,土地流转契约期限的增加会强化租金对农地转出户选择固定租金契约的影响。运用工具变量估计、交叉项和费舍尔组合检验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租金对固定地租契约的促进效应,在低收入农户中相对更高;在低收入农户中,契约期限不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地租领域农户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与政策预期的不一致,提供了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基于此,文章提出为使农户通过地租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需要进一步完善农地流转契约治理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本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魏晶雪 《乡镇经济》2009,25(1):108-111
文章通过梳理舒尔茨的“理性小农”命题、恰亚诺夫学派的“道义小农”命题、黄宗智的小农命题和徐勇的“社会化小农”命题等国内外关于农户经济行为经典文献,分析指出处于传统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绝大多数农户在为家庭正常运转或者为生存而生产,基本可以归结为生存型小农,与其相适应的是救助性的农贷制度。  相似文献   

17.
杜江南 《特区经济》2012,(7):200-203
城市化中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有法律缺失,主要表现为: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无法抵御非法征收、非法批准征收土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清、土地征收前提条件界定不清等缺失。针对这些法律缺失,我们应重构土地征收合法性的审查机制、完善追究行政机关违法批准征收责任的机制、建立非公共利益需要建设项目用地的市场化供应机制,从而有效地保护城市化中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8.
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从生产源头解决安全隐患才是破题的根本,作为食品生产源头的农户及其农产品生产行为成为诸多研究关注的焦点。在计划行为理论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引入农户外部环境认知、农户行为能力与农户安全生产意愿变量,基于安全农产品生产认知视角,分析了农户生产行为的一般机理,利用湖北省食用菌生产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该机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在生产认知与生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农户外部环境认知对生产认知与安全生产意愿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农户行为能力对安全生产意愿与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rketing system of potato in Bangladesh, especially the economic relations among farmers, traders, and cold storage owners and elucidate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rural economy through a village study. Investment in the potato market is capital‐intensive and risky, and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vertically linked.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farmers and cold storage owners do not invest in trading because of lack of time and “skill” to deal with urban traders. Besides, farmers face capital constraints and the amount of potatoes produced is too small to meet the demand of urban areas. Cold storage owners are confronted with increasing competition, which forces them to attempt to reach the storage capacity. Traders invest in the risky potato‐storage business. The return from it is declining but still high due to the “cheap” credit supply from the cold storage owners. There is no tied relation among the market agents any more.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对建设新农村有着重大意义。目前,我国农民综合素质仍然很低,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尽早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