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旭冬 《金融经济(湖南)》2006,(6):22-23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显现出一些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养老金计发办法不尽合理,缺乏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还不健全,养老金总体水平还不高.同时,这一制度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大量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还没有参保;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做实,未能真正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基金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参保人养老投资风险分散角度研究混合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通过构建一个两期消费模型,综合考虑参保人所面临的人口结构、工资增长率、养老基金投资等风险因素,本文研究了混合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的最优比例,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了测算与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引入小规模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制可以分散人口老龄化给现收现付制所带来的风险,中国实行混合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其合理性;但如果要维持40%~45%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会面临较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4.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部分省、市、县试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对保障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目前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模式已经滞后,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机关、事业、企业相统一的养老保险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发生异化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变堵为疏的思路,认为有必要进行参量改革,实行名义账户制。从三个维度对典型名义账户制养老金计划进行了描述,构建了典型名义账户制养老金计划的均衡模型,既应用瑞典的经验证明了均衡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又应用均衡模型对名义账户制养老金计划在我国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波兰最早于1927年开始建立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到1933年,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开始覆盖所有雇员。1954年,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波兰重新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立法,1982年,鉴于工资增长较快,波兰开始对养老金进行指数化调整,自1989年东欧巨变后,波兰也开始讨论对过去单一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1994年,波兰政府开始考虑改革老的养老保险制度,但不同政府部门就如何进行改革则存在着激烈的争论,特别是财政部和劳动部之间的争论,财政部属激进的改革派,主张完全采用智利模式(完全积累式个人账户加政府最低养老金),而劳动部属温和的调整派,反对进行根本改革,主张对现行现收现付制度进行一系列调整使其合理化,1996年,随着劳动部长的更换(新任部长为改革派),财政、劳动两部走上合作之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1997年,经过党派之间的协商对话,一个多支柱养老保障改革方案在议会获得通过,经过两年的系列立法,1999年1月,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波兰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7.
8.
谢光义 《金融经济(湖南)》2013,(5)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非凡的成绩,但养老保险制度依然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从建立和完善养老制度体系、重新设计退休年龄、养老基金的筹集途径多样化、以法律手段解决保险金的支付风险问题及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谢光义 《金融经济(湖南)》2013,(10):14-15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非凡的成绩,但养老保险制度依然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从建立和完善养老制度体系、重新设计退休年龄、养老基金的筹集途径多样化、以法律手段解决保险金的支付风险问题及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现状(一)发展历程现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1955年,成型于1978年。从事业单位合同制职工实行与企业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起,到90年代初期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改革,再到2008年国家再次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路程。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仍未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纳入国家法律法规,虽历经20余年改革,使其仍处于十分零碎、半原生状态。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梳理了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对策,介绍了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借鉴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中的比较评估标准,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出了评估与分析。最后指出,应同时从完善制度设计、消化转制成本等方面着手,促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险法的立法依据来自于《宪法》。《宪法》强调国家对社会保障的责任,在赋予公民享受社会保险权利的同时,却未规定公民和有关单位承担相应的缴费义务,这与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制发展方向是不相符的。因此,笔者建议在《宪法》中增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公民的从业单位,均有依照法律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的规定,从而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先予框定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主体。基于我国目前关于社会保险的法律框架,还建议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主体的认定原则确定为:以劳动关系为主、以个人身份参保为补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18.
制度不排斥,流动不阻滞,权益不断漏,关系不重叠,阶层不凝固。马年伊始,社保领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历史性的变革。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月24日,经国务院同意,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这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两大基本制度体系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养老问题在我国以及世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引导社会与人类发展的根本,我们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想要保证其经济的良性发展,那么解决养老问题便成为首先给予关注的重点。现阶段,随着全球化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艰难问题,以及做出相应改革措施的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基于养老保险制度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针对一些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相关部门更是做出了相应的规范化调整。本文笔者结合相关知识,以及多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进而研究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及科学化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