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项目管理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项目,首先取决于其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一致。这一铁则使当前的中国物业管理面临生存悖论。作为一种独创的、不可逆转的、富有连续性和生命周期的工作任务,毫无疑义物业管理必须划入“项目”这一范畴之中。但是与通常的项目所不同的在于物业管理很难界定和识别出到底谁是真正的“客户”?这些”客户”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高层写字楼的客户类型众多,了解其需求是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条件,也是物业管理公司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实现自身利益的基础。本文根据高层写字楼客户需求类型的探析,提出恰当的服务要素,确定物业管理公司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2002,(7):26-26
当一个企业、一个行业面临这样的迷茫与困惑的时候,它所应当做的也许仍然和一个人一样,需要为自己“定位”和“正名”。有家企业内部开展“三找”活动,亦即“找准位置,找出差距,找到感觉”。我想这也应当是我们今天的物业管理行业所应当做的。物业管理宄竟是什么?我们如何把一份职业做成一桩事业,一个行业做成一宗产业?这取决于我们今天对我们的职业、企业和行业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高层写字楼的客户类型众多,了解其需求是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条件,也是物业管理公司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实现自身利益的基础.本文根据高层写字楼客户需求类型的探析,提出恰当的服务要素,确定物业管理公司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5.
吴增庆 《现代经济》2007,(10S):78-79
高层写字楼的客户类型众多,了解其需求是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条件,也是物业管理公司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实现自身利益的基础。本文根据高层写字楼客户需求类型的探析,提出恰当的服务要素,确定物业管理公司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6.
翟峰 《现代经济》2004,(6):9-11
如何提高写字楼的市场竞争力?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提升写字楼物业管理的市场竞争力.因为,这不仅仅缘于物业管理是提高写字楼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更在于写字楼作为一个商服物业项目,其价值和功能应该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这一层面上.因此,可以说物业管理是提高写字楼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何方 《现代经济》2006,(6):53-55
作为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做开发商的好参谋、好帮手、好朋友”企业服务理念的信奉者,笔者总结了多年在浦东金桥国际社区高端租赁物业的建设管理经验,从房产建设的前期和后期物业管理的实践角度出发,着重在物业的“适租性”方面提出需要考量和优化的设计元素,介绍成功物业的设计亮点,希望为目标客户量身定做更加精细合理、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与需求相适应的投资经营型住宅产品,以满足不同租赁客户更多的人性化需求,建设好、管理好与良好的外资投资环境相配套的高端租赁物业。  相似文献   

8.
物业管理的实质就是服务,物业管理企业通过为业主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获取利润,从而生存和发展.在当前的物业管理企业的实际运作中,为业主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才能满足不同层次业主的需求,一直是困扰物业管理企业的难点和急待解决的课题.由于业主的身份、收入、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往物业管理企业为为业主提供统一标准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和适应不同层次(阶层)业主的需求,统一标准的服务模式对一部份业主来说,不能完全满足其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而对另一部份业主则存在超越其需求,导致服务过剩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值得我们广大物业管理工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康琪雪 《现代经济》2003,(12):30-31
许多物业管理企业自认为了解所服务的业主的需求,当问题出现时,认为是业主的胡搅蛮缠或干脆悲观地认为企业定位错误。不能正确了解业主的期望和需求导致了企业和业主的误解,使自己每天忙于令人焦头烂额的纠纷中。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知道物业管理服务的过程是:了解业主的需求.做好企业的定位;从业主的需求和自身的定位中作好服务设计,制定服务标准;实施和执行物业管理的服务标准;通过一  相似文献   

10.
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之间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对立?我认为这是一个假命题,根本上的对立存在于各自的内部:即所谓规范的物业管理与滥竽充数的物业管理之间的对立,还有现代业主和问题业主之间的对立。我们对问题业主的批判和维权业主对无良物管的反抗,本来是两条正好平行的战线,只是因为项目失败后的恶性循环才造成了“张飞战岳飞”这一类的交汇,而这种对立的实质则在于从追逐权力到正视权利的转型过程。东方的历史是权力接力史,西方的近代史则是权利发生史。在等级森严的背景下无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物权法草案的讨论内容中,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最大争议在于:对地下停车场等所有权问题,是执行“约定”制(即先按合同约定而确定权属,这是草案的意思)还是“法定”制《即法定由业主享有权属.这是民间很强烈的呼声)。难道真的是难于决断至此吗?我觉得这仅仅是一个表象问题,真正的核心,可能是它涉及到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就像我们期待凿起一块丰碑,却不得不担心因拔出这块它山之石而导致我们原有的基础坍塌。  相似文献   

12.
经营之道,是解决需求问题,解决需求问题可以分为满足需求,发现需求、制造需求三个层次。“满足需求”通常是指一种本分的,应时运而生、于民生有利的基本供给,类似饥而食渴而饮困而眠。物业管理的基础内容是满足业主最基本的安全,清洁和物业常规维护需求,这是一种不可或缺也容易满足的基本需求。“发现需求”则是在满足需求基础上的放大和精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上  相似文献   

13.
如何造就中国的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阶层?核心和关键环节是“注册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执业机构”。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居住物业管理”已成为上海这一国际性大都市实现城市管理“三年大变样”的重要突破口.1998年,上海市委、市府提出了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以公房管理及公房售后管理为重点,力争两年内实现物业管理全行业规范服务基本达标的目标和要求.这既是加强本市居住物业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本市物业管理行业走向企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这对由房管所转制而来的物业公司而言,无疑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有关资料统计表明今年信访的热点之一,就是居民群众对居住物业管理不尽满意.居住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发  相似文献   

15.
物业管理公司、业主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都迫切地需要业委会,那么“业委会”这面大旗究竟谁来扛?谁来促成“业委会”的成立?谁来保证“业委会”的正常运行?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严实 《现代经济》2006,(8):2-2,M0003
至少在中国物业管理诞生的前15年里,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甚至它本身就不能算作是一个问题。1994年3月著名的建设部33号令将“住宅小区管理”定义为“对住宅小区内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与整治”.这几乎就成为了从1981年以来物业管理实际情况的总结.并引导了1994年以后10年物业管理的高速发展.由于物业管理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广泛渗透和重要作用.人们快要相信.中国社会由房地产开  相似文献   

17.
易安 《现代经济》2003,(10):44-44
由上海物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全国首次物业管理服务及配套设施展览会,于9月11日-14日在上海东亚展览馆举行。来自上海以及部分外省市的六十几家物业管理公司和配套设施企业,在会上展示了各自的企业形象、管理项目、服务理念以及服务手段。这也是国内物业管理服务专业企业的首次较大规模的集中亮相,其意义非同寻常。不少参展商说:“这是一次物业企业向市场展示自身形象的绝好机会”。业内人士评价:“展览会聚焦现代物业,从中可以看到未来物业服务发展方向。”目前,沪上拥有2000多家物业管理企业,但真正进入市场的却很少,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的更是凤毛麟角。参展商从数量上看并不多,但他们却是上海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2006,(1):6-7
法院强制执行业主欠费案件,经多家媒体报道,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从中反映出的物业管理纠纷深层次矛盾更是耐人寻味.然而,法院强制执行后,正义真的就能得到伸张吗?物业管理纠纷可以彻底得到解决吗?此事对于业主和物业公司的影响仅仅是在于事件本身吗?作为当事双方的业主和物业公司都有必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过去_为什么?现在--怎么样?将来--怎么办?"的问题,也许这将是物管行业品质越升的契机,也许可能成为解决行业发展问题的机缘.  相似文献   

19.
你觉得物业管理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前几天在网上看见一位网名叫思蓝的网友,发了一个叫“你觉得物业管理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的帖子,帖子中问到: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项工作了,规模也越来越大了,这一行应该是有很宽大的发展前景的。我好想知道在你们心目中这一行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20.
陈健豪 《现代经济》2007,(10):10-12
作为物业管理公司,我们首先要知道,摩天大厦在每一个城市代表了什么?客户为什么要搬进这个摩天大厦?摩天大厦其实是代表了金钱、权利还有城市的繁荣.客户之所以会选择这个摩天大厦,是因为这是权利的代表,是他的公司在这个行业、在这个城市、在这个国家权利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