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2011年9月1日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许可证的最后期限,逾期未取得牌照的企业将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8月2日,中国移动的子公司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向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正式提交《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8月15日,中国电信的子公司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中国联通的子公司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也分别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了《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31日对三大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这一天,央行公布了第三批获得第三方支付服务许可证的61家企业名单。在前两批名单中接连落选的三大运营商,这次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旗下的"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旗下的"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部拿到了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服务许可证。其中,中国移动可以开展移动电话支付和银行卡收单这两项业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可以开展固定电话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和银行卡收单等三项业务。运营商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资质。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1年9月1日,央行分两批总计为40家企业颁布了《支付业务许可证》,牌照的颁布给予了第三方支付以合法地位,规范了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另外,随着去年10月、11月、12月《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的连续发布,第三方支付产业秩序进一步得到规范,将迎来第三方支付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4.
自2011年12月获得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以来,各运营商均将支付业务作为业务转型的战略单元,支付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快速成长的第三方支付市场,目前还处于从属地位,在马太效应十分明显的互联网行业,随时都有被边缘化的危机。因此,运营商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从何处着手才能快速切入,形成自己清晰的发展路径,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及在支付市场的地位,实现超常规发展,需要运营商深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这种交易的达成通常需要通信运营商的无线通信网络与银行金融系统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相连。从支付模式上划分,移动支付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  相似文献   

6.
8月31日,央行公布了第二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名单,有13家企业上榜,搭上了支付牌照的末班车。加上第一批的27家企业,全国共有40家企业赶在9月1日大限前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三大运营商再一次意外落选,错失发展先机。运营商与银联、第三方支付企业之间的主导权之争也日渐白热化,未来三者之间又会呈现出怎样一种竞争态势,运营商能否借助自身优势谋夺产业链主导权,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十分重视手机支付业务.为此,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先后成立了支付公司,在手机支付上进行开拓,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各种需求.翼支付是中国电信手机支付业务的品牌,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与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合作使翼支付有了较深的扩展,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久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终于在今年5月26日正式发放。业界人士认为.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在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整个产业必将迎来期待已久的跨越式发展。未来十年.中国将迎来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9.
日本NTT公司是手机支付领域的佼佼者,其开发的手机钱包业务取得了巨大成功。目蓟,日态已有3000余万手机钱包用户,其中手机信用卡用户数量超过1000万。手机钱包业务能够提供随时随地、便利的支付服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了NTT公司、商家、客户等几方面的共赢。在移动通信币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手机支付成为NTT公司增加收益的新途径,并且成为该公司发展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
贾龙 《邮政研究》2014,30(6):16-18
文章介绍了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现状,阐述了预付卡、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三种主要支付业务的经营模式,分析了预付卡、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以期为邮政发展电子商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国银联联合工、农、建、交等18家全国及区域性商业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诺基亚、联想等手机制造商,多家智能卡及安全芯片厂商、受理终端厂商、系统集成商、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共同成立了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据了解,目前移动支付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以上各方之间的利益矛盾。而联盟的成立有望打破不同行业问的壁垒,共建一个相互沟通、紧密协作的平台,打造一个融合远程、近程支付的移动电子商务商圈。中国银联表示,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将不断吸纳各类社会第三方,共同发展,壮大移动电子商务商圈。  相似文献   

12.
自打移动互联网兴起以来,移动支付一直是群雄紧盯的热门业务。发展到现在,移动终端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而是一个人每天必须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它已经把广大用户随身携带的各种物品给整合了,钱包早晚也会被逐步替代。银行盯着它,移动运营商盯着它,互联网公司盯着它,第三方支付公司也盯着它。"目前,广大用户是否会接受移动支付技术早已不是问题,谁将在什么时候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与努力的方向。各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移动支付是依托移动网络发展出的新增值服务。本文将通过把移动支付与以银行卡为代表的传统电子支付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应用上的优缺点,说明移动支付能够有效促进和补充现有电子支付的发展。目前我国移动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3.45亿,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已经改变了国人的生活习惯。在这个基础上,移动支付也成了目前最热门的支付方式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移动支付服务基本建立了以运营商、银行、商户等完整的价值链。2004年后,各类移动支付虚拟提供公司在中国更是异军突起,购买网上信息服务、手机增值业务订购、现场支付等各种形式手机支付服务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那么手机支付的异军突起,对以银行卡为代表的传统电子支付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4.
尚斌 《中国电信业》2014,(10):49-51
最近,苹果火了,火是因为iPhone6的上市以及大家对Apple Pay的认可;阿里巴巴也火了,火是因为对阿里巴巴电商业务及以支付宝为核心的支付体系的肯定。这是不是意味着手机支付到了一个井喷的节点,而支付模式和支付技术也在业界达成了共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手机支付市场只能算刚刚走过导入期,而支付技术也没有统一,过去没有,现在仍然没有。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与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数字经济和新型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但在追求便捷支付和数字市场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带来了诸如经济类犯罪更加猖獗、数据泄露风险加大、互联网市场垄断等多种挑战。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予以新的规制,是在万物互联的数据网络和不断演进的数字经济进程中亟须回应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所谓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业务,通过手机或PDA等移动设备进行商业交易。通过移动支付,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充值缴费、网上购物、投注彩票等。移动支付按交易金额的大小可以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两种。根据移动支付论坛的定义,交易金额小于10美元的称为小额支付.大于10美元的称为大额支付。移动支付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应用主要以小额移动支付为主。当前,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运营模式,以银行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和以独立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对于小额移动支付而言,基本采用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移动支付产业链过长、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使得移动支付推进困难重重。究竟应该由谁来主导移动支付产业链,这一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参与到产业链中的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希望能分得移动支付最大的一块"蛋糕"。  相似文献   

18.
《邮电企业管理》2011,(5):63-63
美国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AT&T、T-mobile和Verizon无线于去年11月合资成立的移动支付公司Isis 4月8日宣布,将于2012年在盐湖城进行试点,为犹他州交通管理局提供一种可替代信用卡和借记卡的车票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9.
手机支付(也称移动支付)即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目前,手机支付有两种技术使用方案:一种是改造手机,让手机内嵌RFID卡,通常称NFC方案;另一种是不改造手机,将RFID嵌入到SIM卡中。如选用第一种方案,在支付过程中,交易信息通过RFID传给手机,手机通过无线网络,再经过互联网,最终与某银行账号相连;  相似文献   

20.
苹果联手美国运通公司打造新iPhone支付系统,Visa、万事达卡公司也已同意就这一移动支付系统与苹果合作。同时,支付宝钱包和华为推出首个指纹支付标准方案,移动支付迎来两项重磅利好,这一方案将搭载在华为即将推出的Mate7手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