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减持”国有股的必要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快企业制度创新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中,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这个时期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明确的部署,这就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在其它领域,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同时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同时还提出,要“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  相似文献   

2.
尽管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包括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仍然对国有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存在困惑。为澄清对国有经济的模糊认识,笔者通过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及"国进民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市场化改革取向决定了现阶段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也不能将国有经济全部从竞争领域中退出,实行私有化。我国的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发展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功能。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决定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从力图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转变为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进程中,国有经济的进与退要由国有经济的功能决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国伟 《经济论坛》2002,(16):57-5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标和任务,对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加以具体化,指出它们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这就为国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国退民进”工作进展并不顺利,这里关键是在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论述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时,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住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5.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国有经济质量和竞争力的一个根本原因。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前,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有的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还采取“限时间、定任务、搞运动”的方式来推动,这与中央精神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6.
现在,全国上下正在按照中央的部署及“十五”计划所提出的目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调整结构,加速技术改造,为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控制力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整体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发展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改革思路已经逐渐清晰。本文试图在国有经济应该退出的领域,探讨国有经济战略退出与发展民营经济并举的改革思路,将“国有经济的战略退出”和“民营经济发展”相嫁接。  相似文献   

8.
韩璐 《经济论坛》2004,(5):121-122
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的领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电力、铁路、民航、邮政、电信、城市公用事业等,都属自然垄断行业。近年来,这些行业成本大幅度上升,提价的压力很大。最让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通常是一倍多的提价幅度,不但没有导致预期的服务质量的改善,反而没几年就又出现新的亏损,而与  相似文献   

9.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王向阳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作出了明确的答案: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它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对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为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相反许多普通竞...  相似文献   

10.
一、加大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力度 首先,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使竞争领域的国有资产进一步市场化,  相似文献   

11.
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占主导地位。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国有经济要从部分竞争性行业中退出,要进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并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指,国有经济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要占垄断地位;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要保持优势地位;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领域,要支持发展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高技术产业领域,要加大资本投入力度。从行业布局上看,通过调整,国有资本在竞争性行业已大规模退出,目前国有控股工业…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势在必行。如何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一、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义及作用(一)认为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既是一般经济管理方法在国有经济活动中的延续,又是规范国有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的观点。1.有利于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资本预算,有效控制、引导国有资本增量和存量变现的投资方向,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有利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  相似文献   

13.
"国进民退"一般用于表示国有经济在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民营经济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退出和缩小。而"国退民进"则相反,它表示民营经济在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国有经济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退出和缩小。从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后,  相似文献   

14.
陈琪 《经济师》2000,(9):38-39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成败的关键。今年是国有企业扭亏为盈 ,走出困境的最后一年 ,如何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命运和国有经济的地位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显得特别重要。在市场竞争领域中 ,决不能忽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一、正确把握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 ,人们把国有企业的定位和国有经济的定位混同 ,从而常常把国有企业的弊端归罪到国有经济身上 ,要求国有经济退出“市场竞争领域”。其实 ,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是两个相联又不同的经济概念。前者是指国有经济的微观经济形式 ,是财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所有制的观点,重新审视我国国有企业的性质,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的正向相关性,进而为有进有退正名。进与退以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为背景,是指国有经济在命脉领域的进与退;进退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进退的结果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进退的机制是市场机制或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不能用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来解释有进有退。  相似文献   

16.
中央将推出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后,中央将推出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新思路。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思路可概括为: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科学管理。国有经济改革的思路和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站在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调整后的国有资本应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公益性极强的领域,即国家资本不进入别的资本不愿进入的领域;特殊性极强的领域,即涉及国家安全、主  相似文献   

17.
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基石,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对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特别提出要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目前,我国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国有经济创新力提升明显,但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严重;国有经济控制力较强,但形式较为单一、布局有待优化;国有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产业链的纵向关联度有待提升;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但内控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为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国有经济“五力”按照“三个层次、五个构成”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增强差异化竞争优势以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促进向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以提升国有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在关键领域的引导核心作用以夯实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扩大国有经济影响力,化解不确定条件下的各类风险以提升国有经济安全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明确提出,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国有经济规模整体上较为适度,所谓的危害往往与国有经济产权性质无关。国有经济量上的变化不应成为关注焦点,相反,应该关注的是国有经济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市场规则。国有经济改革应该沿着市场化的方向,继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几经波折,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有进有退”、“抓大放小”的方针后,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才渐渐明确。之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