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雪娥 《金卡工程》2009,13(6):174-174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就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邱枫 《时代金融》2014,(29):63+67
农村劳动力就业不仅仅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稳定和发展的社会问题,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民生问题。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文化整体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组织信息指导、外出就业缺少上升通道等问题,从政府、社会相关机构和农民自身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就业不仅仅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稳定和发展的社会问题,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民生问题.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文化整体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组织信息指导、外出就业缺少上升通道等问题,从政府、社会相关机构和农民自身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据劳动部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目前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但据亚洳开发银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亿。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一农村实际劳动力数量一现阶段技术条件下农业必需就业量一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的计算方法,我国2000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约为1.566亿(谢培秀,2004)。  相似文献   

5.
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现行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内部的转移和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加快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两部分,估算了陕西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和显性剩余劳动力总量,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陕西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661.29万人,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为743.19万人。考虑城市化率和人口变动因素,要实现既定的城市化目标,陕西省农民工数量约为700~900万人。  相似文献   

9.
运用CD函数测算了内蒙古农村显性和隐性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因素,进而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必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但是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分为制度因素和劳动力素质因素。处理好这些问题成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优化产业政策、合理的城市化政策、提高农民进城就业概率、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和减少农民的转移成本五个方面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1.
蒋向东  汪川  常一鹤 《云南金融》2012,(6X):154-154
本文将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两部分,估算了陕西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和显性剩余劳动力总量,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陕西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661.29万人,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为743.19万人。考虑城市化率和人口变动因素,要实现既定的城市化目标,陕西省农民工数量约为700~900万人。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为基础,分析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找出现实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从资金筹集、法律制度的构建、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近些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膨胀,消化吸收困难,而西部大开发恰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各级政府必须因势利导,下大力气,共同研究,协调行动,不失时机地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向西部转移,并使其在转移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朱静 《投资与合作》2011,(11):245-246
2010年.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多途径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其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提出要求。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就业问题。湖北省农村发展近年来正面临着由于耕地减少,人口增加而带来的就业困难等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总结并分析湖北省成宁市成安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做法,来研究当前湖北省整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云南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南涧是滇西县城的一个典型,通过收集南涧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料,发现了制约南涧农村剩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从而对加快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燕  叶果 《金融与经济》2005,(10):61-6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标准着手,对近些年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由此所引发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我国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相继有很多专家和相关人士对这一问题研究和调查。此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我国农村人群密集度非常低,没有足够的经济发展实力,且农业为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非明显,逐渐拉大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距离。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剖析现状,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制定解决问题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的对策,以尽快实现我国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从1990~2000年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变化情况看,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10年问仅下降9.8%。农村劳动人口增长迅速,10年共增加5952.6万人,每年平均增长595.3万人,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劳动支配的土地资源太少,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加之投入到土地中的劳力、资金、技术又受到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农民难以依靠经  相似文献   

20.
解决好农民问题,是促进中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要解决好农民的问题,有两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一是提升农民的素质;二是减少农民的数量。提升农民的素质,就是注重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将经济发展从依赖自然资源转移到依靠人力资源上来。本文重点分析政府教育投入、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收入分配制度以及二元经济体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及表现,旨在为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