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技术分析常用的基础变量,股市指数与股市交易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历来都是广泛研究的对象。本文基于最新的中国股市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传统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以及最新提出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股市量价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沪深两市的股市交易量不是股市指数的线性Granger原因。而股市指数则是股市交易量的线性Granger原因。过滤掉线性因素以后,上海股市不存在从股市指数到股市交易量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而在深圳股市中,这种关系在滞后阶数较低的时候依然存在。过滤掉线性因素以后,沪深两市的市场交易量是对应市场指数的非线性Granger原因。并且,这种关系在A股市场和指数之间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13—2016年沪深300指数收盘价的日收益率数据,首先采用GARCH(1,1)模型,分析了在剔除融资融券变量之后,限制股指期货的政策对股市的波动影响,然后使用EGARCH(1,1)模型分析股指期货限制对股市非对称效应的影响,最后通过中证500、上证50股指期货收盘价数据和调整数据周期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限制股指期货的政策降低了股市的波动性,但加剧了股市的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民币升值是否对我国的股市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在理论上通过进出口企业、生产成本、资本流入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然后观察近年来的汇率和证券市场指数等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对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2003年1月6日-2O09年6月26日的上证指数日收盘价指数共1690个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有关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性分析的ARCH模型,对中国股市是否存在ARCH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浅析中国股市的波动性特征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12~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主要股票市场的每日收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协整检验实证了上证综合指数分别与国际四大股指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之间逐渐接轨,中国股票市场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6.
2015年我国股市经历了大起大落,股市的剧烈动荡使我们有必要对其目前的波动性进行研究,发现其问题所在。本文主要对我国股市近几年的波动情况进行了研究,从股市波动的统计分析入手,再借助GARCH族模型对我国股市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完整的分析。本文以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4月1日到2016年3月31日共1700个日收盘价数据为样本区间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GARCH(1,1)模型、TGARCH(2,1)模型和EGARCH(1,2)模型对上证综指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上证综指存在ARCH效应且其波动存在聚集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国丽 《青海金融》2023,(11):15-2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来规范金融市场、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我国经济政策调控(EPU)指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EPU指数和股指收益率的日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变量,采用GARCH模型论证经济政策调控与我国股市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EPU指数与股指的相关性较弱,但经济政策调整仍会对我国股市收益产生影响。反过来,股票回报率大幅下降和股市波动加剧将加剧经济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谢玉磊 《中国外资》2011,(14):215-216
本文利用上证综合指数每日收益率的数据,使用虚拟变量和GARCH模型对中国股市月份效应和节日效应进行检验,发现中国股市一月效应和春节效应非常显著,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市场异常现象获取超额收益。最后本文对市场异常现象做一些简单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买卖价差、有效价差、价格冲击指数和流动性指数四个指标对中国股市流动性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史发展来看,深沪两市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上海股市在流动性指数上好于深圳市场,在价格冲击指数及相对买卖价差上,深圳市场流动性高于上海市场;与国际主要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股市流动性在价差类指标上处于较好的水平,但价格冲击指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居民储蓄和股票作为两种重要的金融资产,已有研究对二者是否存在联动性存在较大分歧.本文从投资者行为角度分析居民储蓄与股市间可能的作用机制,利用2000-2011年的居民储蓄余额和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储蓄和股市波动之间存在联动性,储蓄有向股市分流的趋势,同时居民储蓄的增加会促进股指上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上证综合指数每日收益率的数据,使用虚拟变量和GARCH模型对中国股市月份效应和节日效应进行检验,发现中国股市一月效应和春节效应非常显著,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市场异常现象获取超额收益.最后本文对市场异常现象做一些简单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收益率视角的中国股市与国际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模拟交易和极值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与上证综指收益率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股市指数与国外主要股市指数之间已经具有了较明显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13.
陈峰 《中国外资》2012,(8):178-179,181
本文对广泛使用的GARCH模型进行了修正,以此来检验股指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本文研究采用的数据为沪深300指数,样本数据分为了短期(股指期货上市前后三个月共64个交易日)、中期(股指期货上市前后1年共242个交易日)和长期(股指期货上市前后近3年共690个交易日)三个时间段,并且中期和短期的沪深300指数数据采用了日和分钟两种频率。实证表明,无论是对股市整体还是中小盘市场,股指期货的推出在短期内加大了股市的波动,中期和长期看则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市是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标的物的资本市场,说基市跟着股市走毫不为过.专家曾对2003~2006年开放式基金市场与股市1179个交易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市指数样本的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985,指数每日变动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则达0.955.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蔓延,选取沪深300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标准普尔指数2008年9月10日到2010年10月7日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股市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三地股市具有显著的联动性.这一研究结果有利于投资者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也有利于监管者对系统性风险进行预期监管;同时对我国股市国际化进程的认识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5年6月12日,上证A股指数达到5166.35后开始下跌,股灾爆发,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Amihud非流动性指标,对2010.5-2015.5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只有货币变量和宏观变量对股市非流动性有显著影响,之后模拟出2015.6-2015.12股市非流动性,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1.高度重视股市自身非流动性;2.密切关注货币市场动态;3.宏观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广泛使用的GARCH模型进行了修正,以此来检验股指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本文研究采用的数据为沪深300指数,样本数据分为了短期(股指期货上市前后三个月共64个交易日)、中期(股指期货上市前后1年共242个交易日)和长期(股指期货上市前后近3年共690个交易日)三个时间段,并且中期和短期的沪深300指数数据采用了日和分钟两种频率.实证表明,无论是对股市整体还是中小盘市场,股指期货的推出在短期内加大了股市的波动,中期和长期看则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投资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如何,本文按股市行情分别提取了牛市、熊市和近期股市的历史数据,对比分析平均策略、市场组合策略、马克维茨模型、指数模型四种典型的投资组合策略的实证结果,分别采用夏普比率、效用函数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不同股市背景下,马克维茨模型的优化效果较好,而指数模型单纯采用市场指数来分析系统风险使得分析误差较大;对比研究,中国股市的系统风险较大,组合投资策略对非系统风险分散的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投资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如何,本文按股市行情分别提取了牛市、熊市和近期股市的历史数据,对比分析平均策略、市场组合策略、马克维茨模型、指数模型四种典型的投资组合策略的实证结果,分别采用夏普比率、效用函数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不同股市背景下,马克维茨模型的优化效果较好,而指数模型单纯采用市场指数来分析系统风险使得分析误差较大;对比研究,中国股市的系统风险较大,组合投资策略对非系统风险分散的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20.
消费和内需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股市的财富效应在促进消费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阐明股市财富效应的基础上,分析其作用机理,并用上海和香港股市的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比较分析.通过上海股市的数据,可以对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进行实证量化分析;而通过将其与成熟的香港股市比较,可以分析我国股市尚需改进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