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黑龙江省发挥资源和环境优势,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省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5100万亩,占全国总量近一半。实践证明:标准化基地建设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助推器,从整体上将我省农业推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裴玉燕 《经济论坛》2003,(17):71-71
农业标准化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鉴于当前农业标准化工作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与国际对接度差、违标生产严重、检测检验机构不健全、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一、完善三大体系,打牢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首先,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一要尽快完善农业标准,以“菜篮子”产品及名、优、特农产品为重点,制定和完善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控制技术标准,农产品保鲜、贮藏、加工、包装技术标准,农业生态环境标准等,建立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标准体系。二要尽快实现与…  相似文献   

3.
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因此,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非仅与农业部门有关,而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农业标准化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然而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围绕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标准体系,监测体系不健全,农业标准化建设意识淡薄等问题,突破制约瓶颈,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形成制度规范;加强农产品质量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强化市场监管等对策措施,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生产标准化,对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微观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特点,构建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微观决策模型。在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土地规模、标准化农产品的价格和公共支持。因此,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必须扩大规模,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成本,提高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7.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是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以柠条塔矿业为例,浅谈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以此推进2015年度一级质量标准化井工煤矿建设工作的进程,从而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  相似文献   

8.
沈翠珍 《经济经纬》2007,(6):115-118
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必须实现农业名牌产品的质量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保护法制化.质量标准化是农业名牌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证;生产规模化是质量标准化的保证和名牌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建立健全名牌农产品的法制化保护机制,是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广东经济》2005,(8):90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要求,茂名市质监局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广东经济》2005,(9):90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要求,茂名市质监局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精确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工程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西方精确农业的主要目标及技术思想,比较了中国农业生态工程与精确农业的异同点.提出农业生态工程研究及实践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同时亦应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吸收精确农业有关原理及方法,在理论规范化、手段现代化、过程监测及其控制自动化、增加高新技术含量、与信息技术、机械工程专业有机结合、提高工程设计可操作性等方面努力,推动农业生态系统设计与管理的信息化与知识化,逐步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机械工程装备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与实现以科学技术化为本质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学术界从多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农业的转型问题,其中农业机械化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文章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围绕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化的约束条件、农业机械化的路径选择与实施步骤等问题,对当时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针对中国当前的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后,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应当逐步按照WTO农业条款的要求进行调整。本文着重分析新时期我省在WTO框架下的农业财政支出政策,建议将农业财政支出划分为农业公共性支出、农业调控性支出和农业保护性支出三个部分,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决策方式和支付政策,以提高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特色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支持对特色农业产业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完善的特色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体系不仅需要为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各资金需求者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还需要与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各参与者之间在信息、技术、保险等各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和联系。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品牌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阐述了安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分析了安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意义,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了安徽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深入探讨农业现代化内涵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径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农业社会现代化、农业生态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现代化三大总目标,并深入研究了三者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农业社会现代化目标是根本、农业生态现代化目标是保障、农业经济现代化目标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过程中,规划设计原则是事先必须明确的若干游戏规则。规划方案选择与项目的设置,必须受所选择的原则之制约。对过去一些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分别对不同类型园区(如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园、农业示范园等)的规划设计原则的选择和表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保险有利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极不理想,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占全国各种保险保费总量的比例远远低于农业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的比例。因此,我们应通过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业保险法律,鼓励多种形式的主体经营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政策的知晓率,加强农业保险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等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