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交易成本视角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劳动关系是劳资双方在追求交易成本节约过程中建立的劳动交易关系,农民工劳动交易契约绝大多数属于新古典契约,人力资本专用性低、劳动交易不确定性低、劳动交易频率低.劳动交易治理结构上形成了“企业内部市场”为主的低级交易治理方式.尽管上述治理结构节约了交易成本,但目前存在、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仍将存在低人力资本专用性劳动力相对过剩、高人力资本专用性劳动力相对短缺这一劳动力供求格局下, “企业内部市场”为主的交易治理难以兼顾劳资关系的稳定与和谐.调整公共政策,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专用性水平,平衡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优化劳动交易契约及治理结构应是构建稳定和谐的农民工劳动关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典的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契约不完全会导致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无效率。但是这难以解释现实中大量存在的雇员进行有效率投资的现象。通过在一个经典的敲竹杠模型中引入重复博弈和关于投资者能力的不对称信息,本文证明:契约不完全一定会导致敲竹杠,但是敲竹杠未必妨碍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本文刻画了三类完美贝叶斯均衡(PBE):好的声誉使高能者在第一期做出社会最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并且使低能者退出市场;中性的声誉使高能者和低能者都在第一期做出社会最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而坏的声誉使高能者和低能者都退出市场。本文还表明,在动态环境下产权仍然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论中间商的契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眭纪刚  李健 《财经科学》2005,(5):120-126
传统的契约理论对纵向一体化的分析多从生产领域角度出发,忽略了流通领域中中间商的性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认为,中间商的出现是因为当不确定性和产品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时,它能比生产商与消费者直接交易节省费用;但是,中间商对市场的代替程度取决于投入品资产专用性程度;中间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决定了生产商自建销售队伍不能完全解决机会主义,现实中更多的交易是通过混合型组织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专用性人力资本强调的是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所谓资产的专用性是指交易双方被这种关系锁定。也就是说通过很高的成本,资产专用性使一个完全竞争的、可以反复交易的局面变成了双边垄断的局面。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将资产的专用性分为五类:地理区位(或地点)固定的特性;人力资产的专用性;物理资产的专用性;完全为特定协约服务的资产;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威廉姆森对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分析着眼于这种特性对委托人和代理人合同关系的影响,强调了忽视人力资本专用性将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经典的不完全合约理论认为,当事人的专用性投资会引发敲竹杠行为从而导致专用性投资的无效率。本文通过在经典的敲竹杠模型中引入关于雇员能力的不对称信息,构建一个新的模型来分析企业工资合约的刚性与灵活性,以解决敲竹杠所导致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分析表明:从保护雇佣双方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看,固定工资合约优于灵活工资合约;且在固定工资合约下,雇员虽然仍可能面临敲竹杠风险,但敲竹杠未必妨碍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工业园区废弃物交易存在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园区废弃物交易生态协作收益模型,分别探讨了社会最优条件下、单期交易条件下和关系契约条件下有助于废弃物交易双方生态协作的最优激励机制安排。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等导致单期交易下生态协作存在效率损失,此时根据生产效率分配协作租金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态协作效率损失;关系契约推动了生态协作效率的提升,利用企业可通过隐藏废弃物在利用环节的价值增值信息以及调节奖励支付规则等获得社会最优条件下的生态协作收益;废弃物交易双方越关注未来的预期收益,废弃物交易中的协作程度越高,废弃物交易双方获取的生态协作收益就越大;废弃物再利用的成本越高,越需要交易双方进行长期协作,越需要对园区进行政策干预。  相似文献   

7.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在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交易治理中有其独到的优势。本文基于进入权和声誉两种治理机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为服务外包组织治理搭建了一个框架模型。在静态模型中,通过对市场、外包和企业三种组织的比较制度分析得出,虽然三种组织形式都不可能达到社会最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水平,但基于进入权治理的服务外包组织可以得到次优的激励效果。在动态模型中,通过引入不对称信息和声誉机制,证明了在长期合作条件下,服务外包组织可获得社会最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企业中,专用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而专用性人力资本却存在双边的机会主义倾向问题,本文在竞争性交换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从企业和专用性资本的承载者两个角度分析了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在人力资本重要性越来越提升的背景下,激发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企业激励机制的核心。分析了由专用性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特征,引入芝加哥大学教授拉詹(Rajan)和津盖尔斯(Zingedes)的进入权理论,对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激励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配置关键资源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所有权安排和进入权配置的配合使用可能对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双进 《经济论坛》2002,(11):21-21,41
企业所有权安排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误区之一:“企业所有权应当由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目前国内经济学界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是不合理的,企业所有权应当由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这是因为:一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不是非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有碗饭吃”,而是人力资本保证了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扩张;二是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以及资本市场的充分发育,使得最有退出企业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6—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并对交易费用进行细分,实证分析了不同的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管理性交易费用、资本市场交易费用和商品市场交易费用是显著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的重要因素;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特征及其治理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特征 ,其与企业的非人力资本间的合约需有严格的保护。在我国转轨经济的现实情况下 ,应对西方通行的委托代理式的企业治理模式进行超越 ,构建企业家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专用性的非人力资本所有权一体化的抵押式企业治理模式 ,解决因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对称和竞争不充分而造成的对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双重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的城市调查数据,分别用企业任期和在职培训时间作为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替代变量,分析它们对员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员工辞职概率显著负相关,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员工,主动离开企业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还发现,作为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工作经验与员工辞职概率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受教育年限和工资收入与员工辞职概率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与员工辞职概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对于女性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男性辞职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按专用性程度分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普通专用性人力资本和非专用性人力资本,员工的贴水可以分为收入贴水、品牌(信誉)贴水和情感贴水。通过揭示专用性人力资本和三项贴水的内在关联性,将两者进行深化匹配,在此基础上有助于给出组织运行机制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5.
徐斌 《经济经纬》2013,(1):67-71
笔者探讨了不完全契约情形下市场交易、长期契约和纵向一体化的专用性投资水平.基于博弈结构,我们将市场交易和长期契约分别视为鲁宾斯坦和纳什谈判方式.结论表明,纵向一体化能达到最优的专用性投资水平,并且,在长期契约中下游企业的专用性投资水平要高于市场交易.进一步表明,为了消除市场交易情况下专用性投资的不足,可取的办法不仅仅是纵向一体化,长期契约也是可行的办法,但它的投资激励不如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了管理学的企业理论中的两大研究框架--交易费用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对企业的外包行为及其涉及到的合约性质进行了分析.有关的分析把交易费用理论中所独有的专用性的概念,从单一的资产专用性扩展为三种专用性:核心专用性、交易专用性和关系专用性;并研究了这三种专用性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外包合约的复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该文认为专用性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决定企业发展空间、路径和边界,支撑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本的企业持续发展战略,包括人力资本的积累战略、人力资本整合战略和积聚战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GL集团的案例,探讨了企业进行专用性入力资本投资的两种可行途径:一是雇佣合约框架内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模式;二是嵌入性过程控制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前者以雇佣合约为前提,主要采用市场通行的“市场招聘+人才改造”的形式。后者则是以“或有雇佣合约”为基础,其核心是采用某种方式对学校的人力资本生产过程(教育活动)施加某种控制或影响,进而将企业专用性入力资本生产过程嵌入到通用性入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对这两种投资途径的研究.尤其是对后一种投资途径的研究.丰富和深化了对于专用性入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合约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信息技术外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当市场达到高效率状态时,企业会选择业务外包,会将技术上可以分离的业务作为交易进行外包。在IT外包业务中,资产专用性、交易频度、交易不确定性以及合同的复杂程度等要素都会影响外包合作方的选择,其中尤以资产专用性这一因素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替代、互补及互嵌:企业与市场关系的新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世界中,企业市场关系呈现出替代、互补及互嵌等多种特征,使得单一的“替代”说或“互补”论均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从交易费用角度将交易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并指出企业和市场谁更有利于交易费用的节约,主要取决于交易品的特征以及交易本身的具体职能。企业其实是一种通过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间相互交易以实现生产功能的特殊履约机制。这样就不难理解,只有部分交易可以通过企业与市场间的相互替代来提高效率,而更多的交易则须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或改进市场制度本身来提高其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