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克思提出了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贸易关系是"不平等交换"的思想,揭示了"生产条件"不平等形成的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关系的不平等性质。在国际市场上,企业是分配的主体,而且较大的跨国公司更有条件获取超额利润,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经济组织也会影响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分配规律决定着国际贸易利益的流向和分配的水平,垄断是分配的主导因素,分配有利于发达国家、沿海国家和地区,而国际贸易是国内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耿  畅会珏 《经济师》2003,(1):22-22,24
由于各国国家利益的不同 ,2 1世纪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路途并不会非常平坦 ,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交织在一起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此国际大背景下 ,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 ,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原则 ,建立我国面向 2 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采取各种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产业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优势产业的档次 ,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某些经济资源方面所具有的先天优势.即比较优势,是决定该国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地位和利益的决定性因素.以米歇尔·波特为代表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则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及可替代资源的出现,原来的  相似文献   

4.
食品贸易不仅仅是保障各国食品安全,利用不同国家比较优势获得经济利益的经济活动,也是与人类健康与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紧密相关的一个全球性社会问题。本文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视点,利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中美食品贸易的意义,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应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和美国的机械费用优势,发展食品贸易,提高两国人民的福利;其次,为老龄人提供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应成为中美食品贸易发展的机会之一;再次,应充分发挥两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发展食品贸易;最后,中国将成为美国食品贸易的巨大市场,但两国间对食品质量问题有较大的认识差距,因此应在食品贸易的过程中,不断培育绿色食品理念,加强政府间交流与沟通,构建食品安全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产业内贸易与比较优势——对产业内贸易根源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的见解认为,比较优势只能解释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应当由基于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的新贸易理论来解释。通过对19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的回顾说明:第一,从纯理论来看,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之外的比较优势,可以作为产业内贸易的解释变量;第二,经验研究显示,比较优势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此外,结合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特点来看,探讨比较优势与产品内分工的内在联系是产业内贸易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食品贸易不仅仅是保障各国食品安全,利用不同国家比较优势获得经济利益的经济活动,也是与人类健康与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紧密相关的一个全球性社会问题.本文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视点,利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中美食品贸易的意义,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应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和美国的机械费用优势,发展食品贸易,提高两国人民的福利;其次,为老龄人提供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应成为中美食品贸易发展的机会之一;再次,应充分发挥两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发展食品贸易;最后,中国将成为美国食品贸易的巨大市场,但两国间对食品质量问题有较大的认识差距,因此应在食品贸易的过程中,不断培育绿色食品理念,加强政府间交流与沟通,构建食品安全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我国出口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涛 《经济问题》2004,(12):62-64
为了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我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出口结构。战略性贸易政策通常是指政府通过某种干预手段改变或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方向改进。我国应该发挥大国在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方面的天然优势,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获得规模经济,打破发达国家的先行优势,提高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8.
杨小凯和张永生在《经济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的“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中声称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命题已经被否定,断言分工才更本质地确定了贸易结构。本文的文献综述发现并非如此,而且,在其他著作中,杨小凯(2001)也认为贸易结构和分工是由各国的技术和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决定。本文证明分工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并不改变要素禀赋与技术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结构的结论。摘要杨小凯和张永生在《经济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的“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中声称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命题已经被否定,断言分工才更本质地确定了贸易结构。本文的文献综述发现并非如此,而且,在其他著作中,杨小凯(2001)也认为贸易结构和分工是由各国的技术和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决定。本文证明分工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并不改变要素禀赋与技术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半个多世纪的贸易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表明: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本动力,而要素禀赋与技术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比较利益理论作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动力的解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贸易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其鲁  卢宁 《经济论坛》2005,(17):41-42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国际贸易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国际交换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存在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最适合本国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到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1.
林矗 《发展研究》2002,(4):36-38
一、客观审视“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的概念是国际贸易经济学的核心。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古典派的“比较利益论”和现代派的“要素禀赋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贸易的发生是由于比较优势的差异,焦点在于有关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这些要素包括土地、  相似文献   

12.
杨小凯和张永生在《经济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的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中声称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命题已经被否定,断言分工才更本质地确定了贸易结构.该文的文献综述发现并非如此,而且,在其他著作中,杨小凯(2001)也认为贸易结构和分工是由各国的技术和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决定.该文证明分工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并不改变要素禀赋与技术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杨小凯和张永生在《经济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的"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中声称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命题已经被否定,断言分工才更本质地确定了贸易结构。本文的文献综述发现并非如此,而且,在其他著作中,杨小凯(2001)也认为贸易结构和分工是由各国的技术和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决定。本文证明分工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并不改变要素禀赋与技术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文献回顾 Posner(1961)的技术周期转移理论和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科学技术在形成国际贸易格局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领先和资金雄厚的发达国家享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他们不断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将其推向国际市场,获得巨大的贸易利益。技术进步离不开R&D,而R&D经费是R&D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资源,也是评价各国科技投入、科技活动规模和强度的通用指标。  相似文献   

15.
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假设基础上的经典贸易理论推崇无政府干预的自由贸易政策,但由于现代比较优势的主要形成机制———新兴产业的“先入”和大规模生产成本领先优势以及国家竞争力的介入,扭曲了当代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形成机制和国际竞争机制,使这种自由贸易政策丧失了在贸易实践中的最优和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发达国家目前流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它是由美国学者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由于当代国际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如果政府对大企业采取补贴等战略性贸易扶持政策,就可以影响企业的国际…  相似文献   

16.
稳定和提升我国进出口贸易成为金融危机后的焦点问题。本文研究了OFDI和市场分割推动国际贸易的机制与效应,研究发现:OFDI具有显著的贸易带动效应,市场分割促进了国际贸易,并且市场分割与OFDI对国际贸易的促增效应具有替代性。OFDI的贸易效应主要通过其对本土企业的逆向技术溢出、带动母公司设备输出以及便利化母国企业出口等方面实现,而市场分割则通过扭曲本地市场的交易成本间接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市场分割的贸易效应是以牺牲本地市场的规模经济为代价的,减少市场分割将提升OFDI的贸易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7.
驱动中国企业创新的杠杆可谓强劲有力,但中国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原因是杠杆的支点没有能够正确引导力量的方向.正常情况下,追求利益极大化的企业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或提高产品质量等创新活动获得超额利润,而中国企业却能在潜规则普遍作用的环境下通过提升交易成本或者无偿占有他人的创新成果而使利润极大化.增强创新能力要加大科研投入更要激发创新动力,增强创新动力要完善制度更要革新文化.  相似文献   

18.
席丹 《经济师》2006,(9):98-99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实现着整体性的经济发展和变动,其核心内容是贸易与投资活动。贸易与投资活动对一国的国家利益的影响不一样。跨国投资会影响到国家利益的界定,而国际贸易则不会对国家利益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爱清 《当代财经》2005,(6):104-107
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其产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理论和实际背景,一方面借助于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所提供的新的方法和视角;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更是为了更好地解释现实情况并为各经济体参与贸易并获得利益提供政策上的理论支持。因此,围绕着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的形成和利益的分配这三个基本问题,并且结合对贸易利益的追求而产生的贸易实践,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从量向质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ES)对中美两国技术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并从技术贸易总体和细分行业,技术贸易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技术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分析。研究显示:我国软技术贸易远落后于美国发展水平,尤其是细分行业中知识产权发展水平较低;硬技术贸易和美国相比发展较快,在全球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细分行业中的计算机、电子通讯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航空航天技术、医药品等行业弱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