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巫彬 《商周刊》2011,(9):61-61
“BRIC”(金砖四国)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已经问世了近十个年头。在过去的十年中,按照购买力平价的衡量,金砖四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超过了30%,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也在迅速增长。这种全球经济势力转换的速度,恐怕连提出“金砖四国”概念的美国高盛公司的奥尼尔都始料未及。特别是在南非的加入后,“金砖”已然成为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正投资者显然把目光转向了金砖四国以外的经济体,他们意识到,在一些新市场,消费驱动的增长正在加速随着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金砖四国(BRIC)经济各自遇到问题,全球私募股权(PE)投资者开始绕开这些国家,把资本投向发达程度较低的其他新兴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相似文献   

3.
正"金砖国家"的概念源于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2001年提出的"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概念,2010年南非加入后,"金砖四国"扩大到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金砖国家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东升西降、南兴北衰现象。在世界经济低迷时期,金砖国家有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发动机"的形成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4.
2001年11月,美国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的报告,首次提出了"金砖四国"的概念。报告采用增长环境评分系统(GES),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得分表明四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潜力,而"金砖四国"(BRIC)的名称来源于四国的英文首字母。在2010年,南非申请加入"金砖四国","金砖四国"发展成为"金砖五国"。这五个国家无论从面积、人口、资源、市场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它们拥有世界40%的人口、18%的全球贸易以及约45%的当年增长。基于这种优势可能体现在多个侧面,因此,我们将尝试分析在世界范围内,金砖国家在出口方面的优势,并指出产生这种优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灵猫六国(CIVITS)由中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南非组成,是继金砖四国(BRICs)后外界对新兴经济体的又一称谓,体现出全球经济实力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的持续转移。本文旨在借助综合指标与经验数据分析六国在2000-2009十年间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及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探讨六国未来可能的经济走向。  相似文献   

6.
金砖四国海外并购的趋势、挑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并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金砖四国的海外并购活动格外引人注目。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金砖四国海外并购的整体趋势,总结了金砖四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2000年以后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已远远超过正常需求,金砖国家特别是巴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四国的情况尤为突出。本文将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金砖国家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并利用Eviews软件对1993-2012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解释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科研发展力4个方面,对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这4个新兴经济体(简称"金砖"四国)的科技表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经济》2015,(1):44
2001年由来自全球最大的4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组成了"金砖四国"(BRIC);2010年,南非的加入,更为金砖增添了活力,"金砖五国"(BRICS)发出闪耀光芒。当前,金砖国家合作进入新起点,正在规划新愿景、寻找新动力。近两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更坚定了五国全方位经济合作的决心。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应急储备金、亚洲基础设施银行,这些安排会给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带来怎样的影响?互联互通还需要哪些条件?如何改革?  相似文献   

10.
《经济》2014,(4):58-59
正华尔街最顶尖的银行之一——高盛,于2001年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并于2003年发表"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囊括金砖四国。然而,10年之后,高盛集团开始看空新兴市场。2013年7月,高盛停止推荐买入产品主要销往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金砖国家的美国公司股票组合,转而建议购买倾向于产品依赖国  相似文献   

11.
"灵猫六国"(CIVITS)由中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南非组成,是继"金砖四国"(BRICs)后外界对新兴经济体的又一称谓,体现出全球经济实力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的持续转移。本文旨在借助综合指标与经验数据分析六国在2000-2009十年间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及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探讨六国未来可能的经济走向。  相似文献   

12.
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现状及竞争力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是金砖四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服务贸易规模和行业结构两方面分析了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现状,并就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水平及行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发现金砖四国作为一个整体服务贸易总量不断增长且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但服务贸易竞争力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现代服务贸易更是滞后于四国经济的发展.因此,金砖四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服务业,从而提升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做强资本市场要有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金砖四国"股市发展启示当今世界,"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其共同特点是都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自己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在这四个国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俄罗斯股市从2001年1月的190点  相似文献   

14.
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一个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名字,每每听到这个名词,总不由自主联想到财富、机会、冒险和欲望. 单从这本书的书名来看或许有些稍显过时,不单是因为"金砖四国"这个名词已流传十多年,更是因为早在2011年10月,南非就已经成为"金砖第五国".假如抱着些许鄙夷的情绪拿起这本书,或多或少会有些偏颇.只有读完才明白,"金砖四国"所代表的不单是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这四个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更不是南非加入后所形成的"金砖五国",这本书所讲述的"金砖四国"是一个时代,一个落后的国家创造奇迹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金砖新兴股票市场国际定位及其溢出效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砖四国新兴股票市场已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之中。从水平溢出效应看,四国股票市场受发展中国家指数收益率的影响都不够发达,只有中国在考虑汇率后对发达国家或全球指数收益率有显著作用;巴西和中国(考虑汇率后)对本地区有显著影响。从波动溢出效应看,除中国外,其他三国均影响发达国家或全球、发展中国家和本地区指数收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金砖四国的概念,回顾了其诞生十多年以来的发展过程。我们将高盛公布的文章中的原始预测数据与金砖四国经济体增长的历史数据做了比较,结果证实了金砖四国作为一个整体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高速增长,并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在全球GDP中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通过观察金砖四国的数据,发现这是一个内部存在较大差异的集团,某些成员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成员,让人提出这四个国家是否确实属于一个相同集团的疑问。  相似文献   

17.
黄玲 《财经科学》2011,(4):110-117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中国在"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中处于重要位置。中国应在构建"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主导作用,致力于扩大"金砖四国"间的贸易规模并努力消除四国间的贸易摩擦,力求维护并巩固"金砖四国"贸易关系的稳健性,有效提高四国贸易关系中的系统抵御外部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软件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以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全球软件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全球软件产业呈现出新的特点,产业结构稳中有变;技术和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新兴市场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行业生态系统逐渐成为产业竞争重点;产业环境错综复杂.软件技术呈现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发展趋势;软件产业呈现服务化、融合化发展趋势;软件市场呈现国际化、整合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金砖四国"政治经济合作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金砖四国"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的速度与时俱增,并且各国在加强经济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内部会晤,使得"金砖四国"在组织机制和政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分析"金砖四国"特点,回顾近些年"全砖四国"发展历程及相互合作.展望"金砖四国"间政治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环球速览     
金砖四国在峰会上讨论金融危机后的世界格局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领导人4月15日在巴西利亚参加了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在会上他们要求尽快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青海省发生地震之后要提前回国,本应于16日开幕的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15日提前举行。第四次IBAS巴西、印度、南非三国领导人会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