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抓住五个“W”——who(谁来代表)、where(代表哪里)、what(代表什么)、when(代表多久)、how(如何代表)。这样,才能抓住根本,抓住关键。  相似文献   

2.
《上海标准化》2003,(12):65-68
制定产品标准 26.什么是产品? (1)“产品”是个通俗的名词,在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合术语》中3.4.2给出的定义如下述,适用于各类产品(包括过程和服务)。 产品——过程的结果。 注1: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服务(如运输); ——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  相似文献   

3.
这次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局(处)长培训班,笔者有幸参观了“蒙牛集团公司”——和林格尔生产基地。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依然使我感到“蒙牛企业”形成的独特文化理念和企业精神,如春风扑面,使我感悟至深。  相似文献   

4.
倪卓  罗叶 《现代企业》2004,(9):26-27
一、“5S”的概念和具体内容“5S”起源于日本,是现场管理的基石。它指的是生产现场中,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进行相应的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管理活动。“5S”营造出的一个对、错一目了然的环境,使得每个人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就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人的品质。由于这几个词的日文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为S,5S由此得名。具体内容是:整理——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与不必要,把二者明确、严格地区分开来,并将不必要的东西尽快处理掉。转变以往“所有的…  相似文献   

5.
本刊2001年第5期刊登了《跨省销售掺杂使假棉花案》一文后,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同仁都积极参与讨论,其中—— 四川省广安市质量技监局岳池分局代小平认为:本案的管辖问题,适用于“居地管辖”原则。乙省轧花厂将货运至甲省交货(从“民法”上说此交货行为导致物品所有权转移、完成交易)。故此销售“掺杂使假产品”行为发生地在甲省。显然甲省享有管辖权。当然若追究  相似文献   

6.
走进商场,当你如愿买到正宗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手袋,又是意外的平价购得只在时尚杂志上见过的香港惊艳礼服、瑞典水晶、法国餐具时,定会感到惊喜不已。此时,别忘了这样一个神秘职业群体——“时尚买手”(Buyer)……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和分析人士说,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畜牧产品出口,将来可能会遭遇下一道严重阻碍——“道德壁垒”,从现在起要抓紧准备,尽快具备突破和跨越的能力,不能低估它的潜在影响。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鸿斌说,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正在以有关动物福利标准为“建材”,修筑一道畜牧产品贸易的保护屏障——“道德壁垒”,它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时刻竖起。“中国应该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保证自己的畜牧养殖产品能够顺利进入西方庞大的市场。”目前,中国许多品种的禽畜养殖加工数量已居世界前例。随着中国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一些用腻了“人权”这杆“政治大棒”的发达国家,又找到了对付我国的“新武器”——“知识产权”,用这杆“经济大棒”来企  相似文献   

9.
电脑业能发展成今天这样的产业集群,其根源在于电脑设计的模块化。——鲍德温教授(哈佛大学商学院前副院长)IBM在设计上的模块化战略最终导致了电脑产业结构的飞速升级和持续的创新。——张军(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今“模块化”的概念不仅是经济学、经营学专家之间最流行的话题之一,而且它还有可能彻底改变现存产业、企业的结构,具有十分强大的冲击力。——青木昌彦(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  相似文献   

10.
1概述 我国物流业第一个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1),已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4月17日发布,并于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 《物流术语》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国家标准,它不仅是对物流活动中术语的统一以及对物流理论中概念的界定,更重要的是为今后制定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以及物流作业等方面的标准奠定了基础。 《物流术语》的第三节第5条,给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物流模数(Logistics modulus),其定义为“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尺寸基准”。这是该标准中唯一一个与“尺寸”、“基准”有关的术语。  相似文献   

11.
刘大卫 《人力资源》2006,(13):24-25
人才流失,企业心口永远的痛。怎么办?不妨考虑设置“恶性留才、刚性留才、柔性留才”——每家企业都在为人才伤脑筋:缺少人才的为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而发愁;拥有人才的为防止人才流失而绞尽脑汁——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心病”,而且“病情”正在恶化。  相似文献   

12.
这次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局(处)长培训班,笔者有幸参观了“蒙牛集团公司”——和林格尔生产基地。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依然使我感到“蒙牛企业”形成的独特文化理念和企业精神,如春风扑面,使我感悟至深。“蒙牛”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初期,企业是以“借鸡生蛋”的方式和滚雪球般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民营企业的百强之首。在国内外乳品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即将“入世”的关键时刻, “蒙牛”以其独特的理念、方式和战略,与国内外名品企业形成了抗争的态势。蒙牛人“想过成功,想过失败,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蒙牛”的成功不能不说明该企业  相似文献   

13.
诚如前文中杨教授所言,个人在组织中,就应该具有忠于组织的“组织人格”——那么企业呢?它是否应向更高级的“组织”——社会负有责任呢? 2006年已离我们而去,曾经沸沸扬扬的“富士康事件”,也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变得模糊,然而,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关于企业“人性化”管理的话题,却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绒)产品生产国。在国际市场上,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羊毛(绒)产品产自我国。目前,我国的羊毛(绒)生产加工企业已达到2600多家,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50家,具有竞争实力的不足50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南有“春竹”、“恒源祥”、“兔皇”、“珍贝”,北有“鄂尔多斯”、“雪莲”、“鹿王”、“圣雪绒”等名牌。以这些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大型羊毛(绒)加工企业,撑起了中国羊毛(绒)业的脊梁。  相似文献   

15.
何谓吃“空饷”?有一种解释很精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却拿其钱,这等“好”事,就是吃“空饷”。“好”事真好吗? 请看——  相似文献   

16.
王东 《西部财会》2005,(3):17-18
我国历史上“苛费猛于虎”、农民不堪重负的严重现象,曾引起一些帝王及官员的不安和关注,政府曾多次实行税费制度改革,其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三次改革是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这些改革措施,虽然在当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赋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都没有走出“农民税赋重——改革税制——农民税赋加重——再改革税制”的怪圈,清代思想家黄羲之称为“积累莫返”之害,后人概括为“黄宗羲定律”。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理念在“天上飘”,人才管理机制与制度却在“地上爬”。人才管理现状:北京“闷”,上海“紧”,方乐“散”,东北“飘”。为什么我们易于陷入人才制度改革的“多动症”。由单一的官道转向多种职业通道,由经营职务(权力)转向经营能力(责任)。权力的背后是责任——责任的背后是能力。未来最具价值的人力酱是集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为一体的人才。知识产权是人才价值实现和人才市场秩序的基础。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靠两套制约体系——他律与自律。人才资源管理部门从权力驱动型转向职能驱动型。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成为工程师销售员。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家竞争力源于政府人才与企业人才的竞争力,而从根本上看,是取决于人才管理机制与制度的竞争。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本刊领衔专家彭剑锋教授出场,为我们大笔描述中国人才管理机制与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那丽 《人力资源》2006,(21):16-22
当2006年的目光定格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一个国有骨干支柱企业——本溪钢铁(集团)总公司的身上时,蓦然回首,它已是百年身。盘点百年钢铁技术的变迁,我们欣喜地看到“拜师学艺”的火种,在本钢百年的时光里,不断薪火传承,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支不息的火炬。  相似文献   

19.
最近,寻乌县审计局根据县委组织部门的委托,派出审计组对县属某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审计组本着对组织部门、审计机关、离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还对该单位与其下属公司之间债权债务、管理费用的一致性进行了延伸审计。当延伸至曾是拥有近百名员工、生意兴隆,而今仅有几名留守人员的原商业“大哥大”公司时,审计组疑虑顿生,公司收支“清楚”、会计核算“规范”。但为何不见:(1)由主管部门向公司近几年收取“管理费用”的内部往来收据的“踪影”;(2)公司近几年集资建房出售店面“巨额”收入的“原形”;(3)公司近几年收取店面租金收入的“…  相似文献   

20.
丛一 《中国质量》2006,(9):35-36
要赚女人的钱,往往只要有一个“美丽”的旗号,什么“容颜永驻”、“永葆青春”之类,不愁财源滚滚——从自称可以“除皱、祛疤、减肥、抗衰老”的“干细胞美容术”,到“从埃及艳后流传下来的金丝美容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