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运行中,银行倒闭不同于一般企业倒闭,其引发的经济和社会震荡更为剧烈,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银行风险、保持金融稳定,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和货币当局面临的难题。1960年代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的金融风险和货币危机,促使许多国家在强化政府银行监管职能的同时,纷纷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以完善包括传统的银行清偿力管理和最后贷款人在内的金融安全网。目前,全球已有72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综合比较世界各国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及构建具有借鉴意义。一、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及职能比…  相似文献   

2.
童生 《现代经济信息》2012,(12):206-207,214
银行国际化是指商业银行由国内银行发展成为跨国银行的发展过程,它揭示商业银行跨越国界发展的趋势。本文首先回顾了银行国际化的动因理论,总结了作为发展中国家银行的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动因;梳理了全球银行国际化的三次浪潮及其典型案例对中资银行的经验借鉴,进而提出了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业在出现不久就自觉地走向了国际化,最终发展成为跨国银行。从全球范围来看,银行国际化自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地向全球拓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银行投入国际化的进程中。不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在调整发展战略,实行对外开放,启动本国银行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代以来,金融业发生了席卷全球的第三次银行并购浪潮,银行业跨国并购活动大量出现,既给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适应全球金融自由化发展和兑现入世承诺,我国必须加快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在全球银行并购浪潮中,只有正确认识银行跨国并购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产生的影响,才能确保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蒋海  罗贵君 《经济前沿》2012,3(2):134-149
近期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以微观审慎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Ⅱ》,不能有效解决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同时还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各国金融当局和学界开始关注宏观审慎监管和逆周期监管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金融管理制度的目标。为了反映这一最新研究进展,更好地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在对微观审慎监管缺陷的相关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全面归纳、梳理了关于逆周期宏观审慎银行监管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深化与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是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监管合作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全球金融监管合作的启示与借鉴 巴赛尔体制 巴塞尔委员会围绕国际银行业的审慎监管和风险防范提出一系列原则、标准和建议,即巴塞尔体制. 首先是跨国银行监管国际合作原则.1975年《对银行的国外机构监管原则》规定: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不能逃避监管,母国与东道国对银行共同承担监管的责任,东道国有责任监督在其境内的外国银行;东道国监管外国分行的流动性和外国子行的清偿能力,母国监管外国分行的清偿力和外国子行的流动性;东道国与母国的监管当局之间要相互交流信息并在银行检查方面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 “白条”这一字眼,曾多次使财政负债、银行头痛、企业无措、农民伤心!在第二次改革开放浪潮中,“白条”再度泛滥,惊动了最高当局。去年底,国务院专门发文,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一是要求现有粮食企业挂帐实行新老划断,老帐逐渐消化,出现新帐银行停止贷款;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国际化的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问题日益突出。面对金融风险跨国传染的可能性,各国积极寻求完善的国际间金融合作框架,包括建立全球银行的统一监管标准,以及朝着建立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方向努力。对于前者,目前已建立了包括“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在内的许多全球监管标准;而后者的工作却逊色得多。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跨国货币危机与国际最后贷款人;IMF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作为危机贷款者和危机管理者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外汇业务的管理,实际上奉行的是银监局对外汇银行进行机构性管理,外管局对外汇银行进行外汇业务合规性管理,监管当局依托外汇银行对居民外汇业务进行监管的“双线三元”监管体系。这里,“双线”指的是外汇银行对居民进行“一线监管”和监管当局(银监局和外管局)对外汇银行进行“二线监管”;“三元”指的是出现银监局、外管局和外汇银行三个监管主体。而这“双线三元”监管体系必然带来两个问题。问题一,银监局和外管局对外汇银行的双重监管过程中,可能出现因权力的划分不清而导致监管的真空,因权力的交叠而导致监管效率的丧失和监管成本的上升;问题二,外汇指定银行对居民外汇业务的监管,可能带来外汇银行作为企业与作为监管者双重角色的冲突。在相应的对策选择上,针对问题一,作者提出应结合体制上外汇业务监管理念变革的趋势,将银监局和外管局对外汇银行的机构型监管向外汇业务的功能型监管转变;针对问题二,作者提出应在加入WTO后资本项目将逐步开放的大背景下,将外汇银行开展新外汇业务的成本、收益纳入其目标函数中,从切身利益上规范其行为,确实提高我国外汇业务监管的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浪潮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新的挑战与机遇,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只有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认清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明确信息化建设在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地位,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就能够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浪潮和金融危机不断冲击着银行体系的稳定,加强银行监管,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的共识。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银行监管基本完成了从单纯的合规性稽核监督到以防范金融风险为核心的审慎性监管,非现场监管是有效的审慎银行监管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持续性监管手段,对于进行商业银行风险评级、风险预警以及指导现场检查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国非现场监管经过十几年的改进和完善,已经成为较为有效的监管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非现场监管在制度建设、指标设计、技术运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缺憾。  相似文献   

12.
许莹 《发展研究》2009,(6):80-83
在2008年金融大海啸中翻船的银行,都是由于各种问题长期不断积累而造成倒闭。因此,在银行发生问题之时,监管当局应当尽早介入,阻止问题恶化,在不扩大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拯救银行。但是,令人道感的是,目前学界尚未对银行业早期干预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早期干预措施的内容也没有得到系统的归纳,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围绕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一—及时纠正措施(Prompt Corrective Action)展开。这不仅是理论上的一大瓶颈,而且使早期干预措施在实践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立法支持。笔者希望通过对早期干预措施内容的探索研究,进一步明确早期干预措施的法律性质。丈章把早期干预措施分为非强制性干预措施与强制性干预措施,把原本零散的早期干预措施进行归纳分类,以期能够用一条明确的红线贯穿整个早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全球掀起了新一轮企业购并浪潮,跨国购并日趋频繁,是这一浪潮的主要特点。本文分析了企业跨国购并的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力,以跨国购并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企业购并将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焯 《当代经济》2010,(15):52-5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和滚滚而来的经济一体化浪潮,新一轮的兼并狂潮席卷全球.纵观众多兼并实例可以看出,本轮兼并既不同于企业扩张初期的"弱肉强食",也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末企业为实现多元化经营而进行的兼并,而是有着许多新特点:并购规模和单项交易数额大,发生频率高;并购方式以横向并购为主,以股本置换代替货币支付;跨国并购向第三产业集中;跨国并购实施的行为主体发生变化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全球危机背景,将银行贷款的自由度减小因素、监管当局对银行监管约束而产生的隐性成本因素及政治家因素等三类影响因素纳入单一约束的商业银行利润目标函数中,通过引入政治家因素的概念、简单的数学推导以及对银行利润函数和银行数量的数值模拟,得出了政治家因素具有强化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的作用。最后本文又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跨国银行并表监管是目前银行监管的一大热点。目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跨国银行并表监管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尤其在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背景下,并表监管的实施更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此,中国银监会于2008年颁布《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试行)》,初步构建了中国并表监管的法制框架,但是其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电子化趋势的加强,使跨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宽,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所面临的风险更趋多样化,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的愈益紧密,还使单个机构和个别市场的暂时困难,很容易转变成波及全球的严重危机。一家跨国银行经营失败会造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骨牌效应,给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严重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鉴于此,为了杜绝这种连锁反应的发生,人们更加重视加强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本文就此探讨东道国和母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东道国对跨国银行的管制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寻找有效的银行监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接连爆发的银行危机引起了全球监管界的高度重视,一些国际机构,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相继提出了许多被誉为“最佳实践”的政策建议,呼吁各国监管机构尽量采纳和实施。各国监管当局也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加强监管的措施。但是,如何判定这些政策的有效性、优越性和普通实用性,需要对大多数国家实施的监管政策进行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19.
1.简介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一股银行体制危机浪潮席卷全球。这股浪潮袭击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93个国家造成了112起体制性危机,在46个国家中造成51起边线危机。 大规模银行危机的扩散是极具破坏性的,且代价昂贵。储户失去了使用他们资金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梳理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的演进过程,通过时序研究方法揭示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发展动态与脉络。研究发现,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与其经济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经济繁荣期监管当局倾向放松监管,这其中有着十分复杂的利益攸关方的激烈博弈,而在经济衰退期,在金融体系风险的压力下,监管当局会收紧监管标准。从中可以窥见,上世纪20年代前的宽松监管与1929年大萧条,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与70年代经济滞涨,监管加强,80年代初的放松管制与80年代中后期银行大量倒闭,90年代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交替出现的银行业监管放松与收紧的变化有着内在的规律性。研究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历史、监管体系和监管措施,有助于我国加强银行体系的风险防范,完善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