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的的合法权益,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笔者对如何积极推进郊区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推进上海郊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九十年代以来,在上海郊区城市化发展较快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结合前一阶段市农委对近年来推进郊区村级股份合作制试点工作的调研,特别是借鉴闵行区、宝山区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我就推进郊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多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改革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达到3823个,其中村级3804个,村级完成改革比例为95.6%,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达到320万人. 主要做法 加强引导,统筹推进改革.一是明确改革方向.针对郊区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的新形势,北京市按照"撤村不撤社、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改革方向,积极引导基层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4.
动态     
正四川:在1292个合并村开展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日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开展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推进方案》,在全省1292个合并村开展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承担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建合并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等7项试点任务。根据试点要求,试点村要在2021年6月底前率先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合并村集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2011年起开展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造血成效、综合效益都比较明显,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对江苏的试点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听取江苏工作汇报,及时对试点工作进行指导,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国13个省份开展试点,并将江苏列为试点省份之一,主要任务是,探索多种类型的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乌当区农村集体经济崛起于80年代中期,至今已经历三个阶段,一是1983年到1987年的探索路子、逐步积累阶段,其特点是进行经营体制改革,试点多样化合作经济,兴办乡、村、组集体企业,村级企业显现  相似文献   

7.
今年一号文件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已日渐清晰。量化资产,明晰产权,逐步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既是保障农民利益的切实举措,也是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城中村、城郊村等发达地区,这还是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的一个关键纽带。  相似文献   

8.
<正>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2007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各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市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镇、村、组三级,原来主要组织形式为实业公司,实行集体经济合作体制。2011年,闵行区被批准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24个试点之一,试验主题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农民利益",试验项目是"多种形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自此,闵行区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进入了探索创新、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营管理》2008,(2):13-14
本刊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有关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的要求,现就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等相关问题.农业部发出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现刊出.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市闵行区是全国唯一以多种形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试验项目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是全国最早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该区虹桥镇虹五村就实行了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2011年闵行区开始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今年初,已有9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改革,占全区174个村的56%。近期,我们对闵行区农村集体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费县辖12个乡镇(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全县共有行政村421个,独立核算的村集体经济组织894个。2017年以前,费县的村级行政组织和村级经济组织是同一个机构,是"政经合一"的基层政权形式。2017年5月,费县被列为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按照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的思路,共选取140个村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其中,县经济开发区47个村居整体推进,目前已基本完成改革试点任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苏州市紧紧抓住城乡发展一体化国家级改革试点契机,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实现形式,重点推进以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为特征的产权制度改革,使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革,集体所有制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繁荣和农民的共同富裕。现状为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解决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不清、管理不严、效益低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市场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9月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有关农民股份合作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提出"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未来如何以市场化为方向,以产权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内生活力,逐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维护和实现农民的财产  相似文献   

15.
<正>纪念农村改革三十五周年,全国一批优秀名村的重要献礼之一,就是探索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民合作经济。这既是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水到渠成的历史必然。一、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的实现形式是一个重要命题十七大提出,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十八大提出,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中央2013年一号文件提出:"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正>松江区从2009年年初开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至2013年12月底,全区14个涉农街镇都成立了镇级集体经济联合社,107个村也同步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过5年的努力,通过摸清家底、资产评估、人员界定、成立联合社,明晰了产权,明确了农民在集体资产中的份额,建立了相应的章程和制度,取得了规范管理、农民受益的初步成果。一、领导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各区县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11年底,全市已有7个区21个镇(含街道、工业区)的69个村(组)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65个公司或社区股份合作社,占总村数的4%。松江区新桥镇、中山街道和新浜镇还探索完成了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积极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思路,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释放农村发展新动能,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结合各村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潍坊市初步探索形成了八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新时期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最近,安徽省农委农经总站以村级集体经济为重点作了专题调研。全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基层政权建设,近年来,我区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界定、农龄统计和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基础上,按照"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以及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民"工作思路,有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财产权,让农民共享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成果。2013年,我区在山阳镇杨家村、金山卫镇卫城村和枫泾镇新元村试点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先后成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