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制度缺陷是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效性的重要制约因素。金融二元结构条件下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不受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监测和控制,不能在公开金融统计中直接反映;货币政策多重目标,同时兼顾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还不完善,其自身的一些缺陷也制约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有效性。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革金融制度,一方面以内部均衡为目标,真正实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和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效性的市场条件;另一方面改革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导致物价和资产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日渐加剧,迫切需要在保持利率和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尽早收缩流动性,此时央行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最佳的货币政策切入点,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文简要分析了其调整的效果及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这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分析了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提升利率会对股票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但从我国实际来看,提升利率短期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大。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能起到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股票价格上涨的作用。2006年以来我国股指在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的表现大部分呈现出与理论解释相反的走势,即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股票价格反而呈现出上升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3月至2011年6月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宣告对房地产行业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宣告的消息对房地产行业股票短期内没有影响,而下调的消息则具有正面效应。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的存在、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意图被市场提前预期到以及刚性需求情况下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效果不大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已取消了存款准备金政策,许多转轨国家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转为公开市场业务.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尤为明显。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能否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及实现政策效果,应从制度安排、各政策问的关联等多种角度,来分析转轨国家存款准备金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我国实施了调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汇率等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货币政策效果总体良好。“十一五”期间应进一步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继续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7.
存款准备金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为了解决我国流动性问题和防范金融危机,我国央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其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对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情况、效应及其背后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求增强这一货币政策效果的相关举措,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效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1998年到2007年相关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对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大小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调控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其组合在发挥货币政策内部传导作用上是中长期有效的。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中央银行有必要继续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导、存款准备金率调控和利率调控相配合的“三位一体”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相关制度建设,并配套实施其他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9.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以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利用2003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利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具有正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此,商业银行自身、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采取措施,降低银行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哈尔滨银行以及瑞丰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文章分析了四类不同的商业银行在2014年11月以来4次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时点下的存款定价情况,发现商业银行存款定价有以下特点:(1)存款利率定价更为理性;(2)存款利率差异化趋势愈发明显;(3)银行不同期限存款利率浮动呈现多样化.随后,进—步探究了其存款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1.
准备金率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使用频率最高的货币政策工具。准备金率除了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外,还通过货币传导机制间接的影响价格水平、利率以及股市。在考虑了变量间同期变化的基础上,首先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准备金率调整对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同时利用方差分解技术考察了其它变量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相对贡献率,最终结论发现,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三个变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对M1影响最大,对CPI影响较小,对于股市影响也较小,并且比较短暂。最后探讨了相关原因及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是立足中国国情,挖掘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潜力的一项创新.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及发展过程入手,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剖析目前我国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深层原因,指出存款准备金制度仍是我国调控货币供应量,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今后还要对该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11月1日中信银行与另一家机构达成一笔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这是自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远期利率协议业务管理规定》后国内发生的首笔远期利率协议。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执行13.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这是中国2007年之内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超过1988年创下的13%的历史高位,创下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4.
虽然我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但仍然不时有个别银行发生存款非理性定价行为。尤其是一些风险较大的问题银行,它们的存款非理性定价行为放大了金融风险,这也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强利率管理、不断规范存款非理性定价行为的原因。本文在梳理美国存款利率限制监管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监管成本和社会效益,提出制定我国问题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并将其纳入存款保险早期纠正范围,以限制问题银行的风险投机行为,维护正常的利率市场环境,并最终达到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笔者通过对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阐述了此项货币政策实施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认为,央行必须实施多种货币政策的组合,配合其他部门的各种宏观政策,尤其应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对社会保障部门的投入才能更好的控制资金的流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政策是农业贷款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货币政策对农业贷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了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四个变量,用1981-2010年的数据,采取VEC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新疆农业贷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新疆农业贷款是正向的影响,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对新疆农业贷款是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存款准备金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近20年来,我国在充分发挥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作用的同时,没有对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探析,提出了强化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4月25日起开始实施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直接收缩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警示效果明显,使得风险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更为审慎,但关键指标未根本改善,制度实施效果有待提高且存在一定制度缺陷。因此,应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利率确定方式,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差别存款准备金上调幅度且分档次执行,扩大实行范围,增强监管政策的协调一致性,以逐步完善我国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这项政策的出台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它是吸纳发达国家货币当局的“及时校正机制”的监管经验、立足中国国情、挖掘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潜力的一项创新。从政策制定方面看,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并不是一项短期的权宜之计,而可能成为长久起作用或发挥效能的机制设计。从逻辑上说,存款保险制度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之间并不存在替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2012年2月24日和5月18日,央行分别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每次释放4000多亿元的流动性资金,此一轮降准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存款准备金率的两次下调无疑对银行信贷规模、股市以及中小企业都有重大的影响。通过论述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及影响,揭示出其调整的原因及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内在联系,预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趋势,并简要分析这种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