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2月1 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准则)颇为引人关注:该准则取消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1994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规定,而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的要求,引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得出税后利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所得税会计尚未统一,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应付税款法,也有一部分上市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新所得税准则与原有政策相比变化很大,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对纳税影响会计法也缺乏了解,该准则可能成为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最难把握的准则之一.本文主要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理解新所得税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张志军  吕瑜 《商场现代化》2007,(17):329-330
<正>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核算作了重大改变,在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3.
欧阳斌 《现代商业》2008,(18):240-241
本文依托新企业会计准则,从差异的产生、递延所得税项目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等方面对所得税进行了阐述,较全面地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张文芳 《北方经贸》2014,(4):106+108-106,108
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我国的所得税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所得税会计的核算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仅就所得税费用核算中无形资产的加计扣除和递延所得税的相关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的修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处理作出了修改,该文通过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处理规范进行分析,探讨IAS12修改对我国的影响,为所得税实务应用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的核算,从内容上体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特点。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与所得税会计实务,研究分析某些特殊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计量中出现的问题,可解开所得税会计实务中的疑团;发现准则与税法在内容存在的矛盾;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税法及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内容的丰富、完善提出建议,同时,也可以对会计实务及税收征管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按新准则“所得税”会计的一般账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有较大的变动。笔者结合对新准则的学习和理解,谈谈对所得税会计一般账务处理的几点变化。一、新准则最显著的变化是取消应付税款法新准则对所得税的处理基本上基于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负债法(即确认递延税款并在税率变化时重新计算递延税款),此外,对“时间性差异”也改为“暂时性差异”。要掌握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必须要充分理解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8.
阎萍 《北方经贸》2012,(12):92+94
新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其基本要点是: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9.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所得税的规定,合并报表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和不应该确定递延所得税是两种主要解释,两种解释的差异以2010年为界线。合并报表到底是否应该确认抵押所得税是学者争议的焦点,也是学术界一直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合并报表不是纳税主体、不存在计税基础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以及合并报表确定的递延税费不影响应缴税额和应缴所得税等原因,认为合并报表不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本文简单阐述了递延所得税的两种解释,分析了合并报表不应该确定递延所得税的原因,认为合并报表确认所得税会带来诸如违反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实质含义以及企业资产和所得税等数额不准确等多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的修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处理作出了修改,该文通过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处理规范进行分析,探讨IAS12修改对我国的影响,为所得税实务应用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的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关系到递延所得税费用和企业所得税费用的正确与否。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和税前会计利润的调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与原所得税准则比较,会计处理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新旧会计准则关于企业所得税在会计确认、计量、核算方两、亏损处理及减值确认的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指出新准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所得税会计综述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以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类。在我国的统一会计制度中允许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从国际范围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废止递延法的使用,主要是由于递延法不考虑税率变动对各期所得税的影响,从而导致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实际税率下对应的所得税费用相脱节,不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影响了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不便于使用者利用会计报表的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  相似文献   

14.
王顺敖 《商业科技》2009,(8):313-314
本文主要从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和所得税的核算等几个方面谈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由我国今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的征求意见稿出发,主要从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弊端、当前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势以及修订后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优势进行阐述,最终说明所得税会计准则修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所得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引入暂时性差异,进而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见暂时性差异在递延所得税核算中的重要性.本文试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视角出发,对暂时性差异进行全面探究,进一步深化对准则的思考与理解.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和所得税的核算等几个方面谈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8.
曹宇 《商场现代化》2012,(34):142-143
一直以来,我国在对待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所得税的核算不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企业,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得税会计的处理也就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新准则的颁布,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实施,更使得所得税会计处理成了的一大重点、难点。本文正是围绕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的研究,通过分析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研究税会差异的产生,进而从本质上去了解所得税会计的核算过程,主要侧重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等新概念的理解展开研究,旨在让新所得税会计的学习更加好理解。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确定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顺应了所得税会计发展的国际趋势。本文具体探讨了所得税核算程序、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等会计处理问题。最后,本文还分析了执行新准则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由我国今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的征求意见稿出发,主要从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弊端、当前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势以及修订后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优势进行阐述,最终说明所得税会计准则修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