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伴随如此大规模人口的迁移,并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保持,并指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的经济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在发生变化,这是基于中国的政策变迁、地方政府行为和劳动者自身行为的变化所导致的。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能否深度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动起着重要作用。适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变迁将是对中国政府新的考验,如果成功,将走出中国独特的农村劳动力迁移道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经济的异质性使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近几年的劳动力回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间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拉大的压力,这也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地区差异将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3.
对于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大规模分析研究,大概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从那时起,一批学者试图从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现象中解释大量移民流产生和波动的原因,并讨论了影响长期和近代国际移民趋势的诸多因素;而另一批学者试图从理论角度分析这种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作为劳动力国际流动原因的研究综述,要以两派学者的研究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一批学者从劳动力国际流动现象中得出的结论,再介绍另一批学者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新发展,最后总结研究劳动力国际流动原因的分析框架,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者对于劳动力流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成果颇丰.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劳动力流动方面呈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性,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劳动力流动存在很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因此,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其进行研究意义更加重大.本文试图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的异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在不同的社会阶段表现形式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异质性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我国在人口红利阶段,劳动力需求的不足掩盖了劳动力的异质性,劳动力被同质化。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和消失,劳动力的异质性逐步显现出来。这种变化反映到劳动力流动中,就呈现出劳动力流动由自发流动向自主流动转变。  相似文献   

6.
论构建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流动的良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方面巳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然存在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深层原因,并阻碍了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因此,构建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流动的良性机制,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及劳动力流动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建明 《财经科学》2002,(4):115-118
从根本上改革户籍制度,是城市化、社会公平和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化和劳动力主要流向东部地区是我国21世纪初的主要趋势。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对国民经济和农民家庭均有积极意义,但在流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应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以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城市建设与社区管理;城市剩余劳动力就转就变业观念;以农业劳动力的流出为契机,推进农场化经营。  相似文献   

8.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磊 《经济纵横》2007,(2):56-58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方向、模式也不尽相同。应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道路,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9.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方向、模式也不尽相同。应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道路,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流动替代资本流动的辨析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霈  冷静 《财经科学》2008,(12):105-113
在一国内部由于劳动力流动具有便利性和广泛性,限制了发达地区产业过度集聚后劳动力成本的升幅,导致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的产业转移(资本流动)被抑制.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相对变化幅度,发现无论与中西部地区还是和其他行业相比,其增速都明显偏慢.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民工荒"、出口转冷等新背景下我国东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本西进的新态势进行了展望,提出内需市场的充分启动是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东部资本转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张新国  张蕾 《经济管理》2007,(21):23-28
劳工标准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弄清楚劳工标准与中国国家竞争力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劳工标准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界定劳工标准为国际劳工组织中核心劳工标准和劳动力价格或成本;在对国家竞争力的内涵进行探讨后,界定国家竞争力为竞争结果和影响因素两方面;然后对我国劳工标准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收入、消费、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村生态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善了劳动者本人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了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当前教育和医疗成为致贫的主要原因,这对建立适应农村的教育体制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3.
比较优势、国际分工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一国发展是否适宜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却存在极大争议。以比较优势、国际分工与发展战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起点,从辨析比较优势的概念内涵、梳理比较优势的发展脉络、分析比较优势作为发展战略的适宜性和阐述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机制等方面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指出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因久居城市的人们对美丽田园景色和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而产生,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主要路径,在土地、金融、投资方面积极扶持,在乡村旅游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借鉴这些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我国应创新乡村旅游业态、鼓励乡村旅游投资开发、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倡导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注重旅游资源和文化的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丁越兰  王宁莲  黄晶 《经济与管理》2010,24(9):74-77,87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永恒话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力回流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劳动力流动研究的主要模型和理论都是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的启示不能生搬硬套。中国目前关于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还存在称谓不规范、针对性建议少、缺乏系统深入研究等问题,需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6.
劳资关系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中劳方与资方之间存在"劳资关系周期",各周期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对策略.企业应通过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享受收益,增加自身的无形资产,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Jaakko Pehkonen 《Empirica》1997,24(3):195-208
In 1994 the number of workers participating in active labour market programmes in Finland was 299,000. On average there where 125,000 workers in these programmes at any one time, the average length of participation in a programme being about 5 months. In relation to the 2.5 million-strong Finnish labour force, these figures are proportionally large. In 1994 the total expenditure on unemployment amounted to 6.7 per cent of GNP of which the share spent on active labour market programmes was about 25 per cent.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isplacement effects of active labour market programmes in the youth labour market in Finland. The two age groups analysed are 15-19-year-olds and 20-24-year-olds. The results, based on a VAR analysis of quarterly data from the period 1981.1-1995.2, suggest that the displacement effects of job-creation programmes may be substantial. The study cannot, however, provide any robust estimates of the likely size of such displacement effects on youth employment in Finlan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in promoting ‘financial inclusion’ in West Africa. The role of the ILO in microfinance and financial inclusion has often been overlooked, in contrast to the role played by the World Bank, G20 and like institutions. The ILO is significant here because it suggests a number of ambiguities and important political dynamics that have gone overlooked in previous critical discussions of microcredit, which have often focused on the politics of commercialisation, indebtedness and 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 This article draws instead on Gramsci’s concepts of subalternity and organic crisis to suggest that the politics of ‘financial inclusion’ in practice are often shaped as much by the political dynamics engendered by the erosion of postcolonial order as by the imperatives of accumulation. The argument is illustrated empirically by examining ILO activities on microinsurance and ‘inclusive finance for workers’ in West Africa, with an emphasis on Senegal.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包工制——其固有特征、运行逻辑、兴盛原因——的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劳动力的使用与再生产这一视角重述空间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地方性实践,探索城市空间生产的制度逻辑。作者认为,包工制的再次兴盛是农民工“拆分型的劳动力使用模式”在空间生产领域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包工制度,原本在户籍制度限制之下割裂的农村劳动力的使用与再生产被纳入一个更受限制的空间,它将再生产策略与中国空间和地理的不平等相结合,既满足了城市的发展需要,又满足了资本的弹性积累需要。然而,由此而来的危机所导致的社会冲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愈演愈烈,这些危机终究难以通过将非正式用工普遍化的包工制度得到彻底解决,在城市空间发展和资本积累过程中保障社会和谐的根本力量在于相关制度法规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以及城市对于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的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