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国有股减持与国有股流通有七点区别;国有股减持的目的应是多元的,各种目的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市场条件决定国有股减持的方式、时机和价格;应以国有资本结构调整的战略观点来认识国有股减持。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国有股减持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必须用法律加以规制。国有股减持的立法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有股减持的原则是:其一,公开公平原则;其二,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原则;其三,国有资本战略优化原则;其四,国有股减持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是:确定国有股减持的范围;确定科学的减持方式;界定国有股减持主体;合理确定国有股减持的价格;规制回收资金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金融性资产定价模型的对比分析,构建出国有股内在价值的计量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得出的国有股的内在价值与实际协议转让价格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样本总体看国有股实际协议转让价格偏低于其内在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国有股的内在价值.鉴于此,建议使用所给国有股内在价值计量模型作为国有股的定价参照依据,确定出较为合理的国有股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股的形成和暂时不能流通是历史的产物.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国有股减持和上市流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国有股减持有二种途径可供参考一是让国有投资公司承接减持的国有股;二是可效仿香港盈富基金,设立"国有股减持基金".  相似文献   

5.
目前 ,“国有股减持”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引人关注的问题 .阐述了“国有股减持”的政策内涵 ,分析了国有股减持的意义与风险 ,并且对国有股减持的目标及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 .  相似文献   

6.
我国股市由于政府与股民之间关于国有股流通的期限事先双方没有定好,股市运行在潜藏的高度不确定性与市场风险之上,文章通过对国有股准流通市场的制度、风险、价格的分析,对国有股准流通市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找出了以市场方式发现国有股减持市场价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有股不流通、一股独大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最大顽疾。按公募发行价对国有股进行缩股,是当前国有股上市流通、成功减持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由国有股减持引发的国有权流通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最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几点认识,一是国有股为什么不能流通,其原因是什么;二是国有股为什么要流通,国有股减持的目的是什么;三是国有股减持和流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四是如何实现国有股流通,从而达到减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国有股流通成为解决国有企业产权治理结构的必由之路。国有股全流通的关键在于国有股的定价.然而.国有股的定价又涉及到国家.企业.股民之间的利益.所以.解决国有股全流通问题在一定历史阶段无法一步到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场外市场的发展为国有股流通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国有股减持途径新探——来自香港“盈余基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证券市场机制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巨额非流动性国有股的存在,由此造成证券市场运行的低效率。减持国有股,实现国有股流通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设立国有股基金,才能防止任何失误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