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考察卖空机制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本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对A+H股公司的A股和H股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模型中加入时间虚拟变量,考察金融危机前后不同时期卖空对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划分的不同时期里卖空机制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卖空机制能有效抑制价格波动;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时,卖空机制会加剧价格波动;而在金融危机得到缓解时,卖空机制对价格波动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海外证券市场卖空交易机制基本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券市场的卖空交易机制通常具有稳定市场、发现价格以及提供流动性和调控 工具等基本功能。本文在介绍境外证券市场卖空交易机制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境外证券市 场卖空交易机制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市场的卖空交易机制能发挥 稳定市场、发现价格和提供流动性的功能,但只有有限的市场宏观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3.
一、融券卖空的含义及操作原理 卖空交易包括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融资交易是指当投资者资金头寸不足,不能继续买入证券时.通过向证券经纪人进行贷款融资的方式获得财务杠杆进而实现投资的交易方式。而在融券交易中.投资者不是借入资金.而是借入证券.而且它实际上是与融资交易相对的一种反向的交易方式.融资交易是预期证券价格上涨而买入证券.而融券交易则是预期价格下跌而卖出证券。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卖空机制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卖空是市场走向成熟所必需的配套机制。本文首先介绍卖空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然后联系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从中观层面分析卖空对证券市场建设的意义,比如卖空机制的推出有利于改善我国证券市场虚高问题,且相比于政策调控更加稳定和安全;卖空机制的推出能丰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卖空有利于对证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发展二板市场有特殊作用,以及卖空对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上海证券市场180指数为样本数据研究了在2013年9月16日第三次扩容之后,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两融标的证券的第三次扩容对市场的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融券起到T+0回转交易效果,对市场的波动性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对分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容对市场波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逐步减弱.最后,将实证结果与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现状相结合,针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使用1998年1月5日至2001年2月19日和2001年2月20日至2007年7月20日两个阶段上证A股指数与B股指数数据对上证A股与B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前A股与B股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而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后,A股与B股存在协整关系。进一步地对不存在协整关系的第一阶段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对存在协整关系的第二阶段构建了误差修正模型,针对所得结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磊 《北方经济》2006,(10):52-53
本文利用我国台湾证券市场上的数据来实证研究融券交易机制与市场流动性、波动性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个证券市场,融券交易机制与波动性、流动性没有稳定的协整关系,但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融券交易对波动性有一定影响,对流动性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磊 《北方经济》2006,(20):52-53
本文利用我国台湾证券市场上的数据来实证研究融券交易机制与市场流动性、波动性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个证券市场,融券交易机制与波动性、流动性没有稳定的协整关系,但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融券交易对波动性有一定影响,对流动性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套利风险的视角,首先使用事件研究法,运用现有定价模型考察了市场对于送转宣告事件的累计异常报酬率的变化情况。之后纳入流动性变量、套利风险变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项,分别构建了送股与转增的影响因素模型,检验套利风险与流动性对送股、转增的影响。结果发现:送转宣告事件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流动性越高,送股比越小,转增比越大;套利风险越高,股票流动性强的公司送股比越高,转增比越小;公司送转股行为符合"价格幻觉"假设。  相似文献   

10.
胡波 《湖北经济管理》2008,(17):150-151
交易系统计算机化引起了证券交易的一系列变革,使得以证券交易结构为核心的市场微观结构成为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市场微观结构的一些要素,着重分析市场微观结构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检验市场过度反应的方法是采用De Bondt和Thaler构造的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通过检验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超额收益率来判断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有别于传统的检验市场过度反应的方法,本文基于我国股票市场上A股和H股估值变化的特殊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A股市场存在的过度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学者一直很关注融资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我国大陆市场的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较晚,与外国相比,大陆股票市场的融资融券业务发展时间不长,不够成熟.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日融资交易额之和、日融券交易量之和代表上证融资融券业务情况,并以上证综指作为上证股票市场的代表,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别对融资和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日后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市场化机制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普遍受到土地资源瓶颈的制约.文章分析了上海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并总结了国内试点地区的经验教训,认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视农村和农民诉求、进行行政干预及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市场化,并提出上海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以及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交易机制对我国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从建立以来的波动性特征,我们特别关注了交易制度对市场波动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市场微观结构中的价格稳定措施和竞价方式的采取,对市场波动有显著影响,进而本文对如何增强市场稳定性提出了证券交易制度设计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卖空机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基于全球市场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在证券市场上是否应该允许卖空存在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就在于卖空交易是否会加大市场的波动性,甚至引发市场危机。本文选取37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整个市场层面探讨了卖空机制对股指收益率偏度、波动性和市场崩溃概率等的影响。经验结果显示,虽然放开卖空限制将导致股指收益率向负向偏离,但却不会加大市场的波动性,而是可以降低市场崩溃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张斯琪  王敬 《科技和产业》2014,14(8):176-180
对上证180指数、沪市融资、融券交易数据样本进行了研究,通过最小二乘回归(OLS)模型建立沪市波动性、流动性与融资融券的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对沪市的波动性和流动性都具有正向影响,结合实证结论给出投资者在股市不同表现下的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过剩。流动性过剩在提高商业银行支付能力的同时却削弱了商业银行盈利水平,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该局面一直延续至今,文章运用相关理论对2007年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纽约股票市场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本文考察了纽约股市波动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一般认为,中国的A股市场由于严格的资本控制而免受外国影响。但是,通过月度、每周、每日的样本数据(1992年到2004年),经过季节性调整和汇率变动调整后,我们发现上海和深圳A股市场的变动与美国股票价格指数变动相一致。其次,我们考察国家贝塔值(country beta)在马尔可夫转换误差修正模型中的动态关系。对中国市场来说,国家贝塔值和错误纠正项的重要性紧密相连。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市场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普遍存在,而东亚金融危机产生后,则是通过国家贝塔值来影响中国股市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H股市场的持续低迷 ,既影响了其融资功能 ,也影响了我国境外上市企业的市场形象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采取适当的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H股市场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CDR、QDII和H股企业增发A股三种短期恢复H股市场活力的方法进行比较后发现 ,增发A股方法政策实施成本最低 ,QDII政策实施成本次之 ,CDR政策实施成本最高。从短期激活H股市场效果看 ,QDII效果最明显 ,其次是CDR ,最后是增发A股。因此 ,就恢复H股市场活力而言 ,QDII最为适合 ,比较了三种恢复H股市场活力的方法 ,分析了对内地居民开放后 (如推出QDII制度 )H股的可能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杜丽宏 《新财经》2004,(11):28-29
随着QFII 的引入和QDII 开放的呼声日高,A 股 的国际化——即某种程度上的资本开放已被提上了 议事日程。在这一背景下,A 股的整体估值会发生何 种变化,换言之,A 股的走势将因此受到何种影响, 向下、向上还是大体如故?面临开放压力,经历了 三年连续下跌,1300 点的中国股市将何去何从? 要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必须将视野拓展到全球 化的角度,研究尚属封闭市场的中国A 股,在其定 价体系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可 资借鉴的国际经验。 在此,我们将选取一种不同于以往对各地区市场 定价模式的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资本全球流动下 国际投资人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资产的价值评估, 以寻找中国A 股真正的价值中枢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