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之一,有利于促进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现状,及难以展开是关键的制约因素。提出通过管理创新,搭建由政府、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层次分明的、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解决这个难题,从源头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消费文化是和城市居民日常行为有关的在城市居住社区内的消费空间文化系统.城市社区消费文化类型的场所资源配置及控制研究是社区体系规划的重要方面之一.基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社会空间结构原理,从关注城市商购、娱乐两类居民日常生活的行为所对应的场所建构为方向,探讨商购、娱乐行为的消费文化类型对应构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配置,及其在社会区域体系的区位控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些企业将互联网技术与垃圾分类回收相结合,提出了“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的新模式,但目前该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论文基于演化博弈论理论,构建“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博弈三方行为决策进行分析以及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监督成本、政府提供给垃圾分类企业和居民的财政补贴、政府对垃圾分类企业的行政处罚力度以及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直接收益等因素是制约三方演化博弈能否达到理想均衡状态的关键,进一步分析模型成因,并针对结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及问题,认为城市管理观念落后、垃圾分类回收研究的缺乏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是阻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步伐的主要因素.同时,讨论了值得借鉴的日本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京市昌平区宏福苑小区开展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项目,采用社会实验方法测试了一种创新的社区垃圾分类引导模式,通过追踪居民的投放行为差异,探究不同激励方式对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首先,现场活动在模式推广的早期具有重要意义,而单凭设施规划难以达到行为改变的目标;其次,与非正式回收业者合作对实现常态化运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需要改变现有的城市废物管理体系,引入不同的资金机制,在体现回收和逆向物流服务价值的同时,为生产消费模式的转型提供有效的经济激励。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随之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垃圾源头分类、回收与处理上的研究,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区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关系密切,使用文本分析方法,通过对多个现行政策文本的研究可发现,社区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社区是中端治理的基本单元,主要的治理措施及治理效果的评价都以社区为单位发起或开展;其次,社区是垃圾分类的主导者,具体履行组织者、宣传者、监督者以及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等职责;再次,社区是生活垃圾资源性回收的基本单位,是完善回收网络的重要环节;最后,社区还须为其他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辅助性服务等。  相似文献   

8.
田凤权  李建林 《时代经贸》2011,(10):163-163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随之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垃圾源头分类、回收与处理上的研究,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不断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已经有2/3的城市陷入了“垃圾围城”的窘境.本文基于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取不同居民的人口基本特征、垃圾分类认知等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主体间存在明显差异,居民对环境的认知态度、政策及法规、激励机制等因素对其分类行为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华大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常杪近期发表文章说,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工程,尤需全社会参与。垃圾回收利用的关键在于源头上人工分类。如果源头上人工分类做得不好,不彻底,会影响到后续处理,会使垃圾的资源化率大大降低,后续处理垃圾的成本大大提高。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和回收再利用,涉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在文献研究和对317名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使用分层调节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环境知识、回收渠道和公众宣传等情境因素对居民废旧家电回收行为意向和回收行为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居民所拥有的相关环境知识的增加,居民的自我能力对其参与废旧家电回收行为的影响程度也显著增强;在废旧电器回收领域对居民开展的公众宣传活动力度越大,则越有助于促进居民的回收行为意向转变为最终的回收行为;回收渠道越便利则居民的废旧家电回收行为越积极,但回收渠道仅只是废旧家电回收行为的解释变量而非情境变量。  相似文献   

12.
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云南省10个典型农业县的调研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研究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规模异质性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1)个人特征对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基本一致,其中农户对残膜危害环境的认知显著影响回收意愿和行为。(2)家庭特征对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略有差异,其中劳动力规模正向影响回收意愿,负向影响回收行为。(3)生产经营特征对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种植规模显著影响回收意愿,覆膜面积显著影响回收行为。地膜使用类型则只对回收行为有显著影响。(4)政策支持是影响所有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关键变量。(5)种植大户的回收意愿和行为主要受政策支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回收的成功经验,以成都市4个居民小区为试点,采用单流程回收运行模式进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根据试点结果统计与计算,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单流程回收利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参与程度高(77.1%),回收可利用成分高(91%),平均每月每户回收量达2.2kg;以废纸再生利用为例,全国每年再生新纸182.9万t,节省木材731.8万m3、水18 296.8万m3、填埋场548.9万m3。推广应用该模式不仅可节约资源和能源,而且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显著,是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行之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以末端废物回收再利用为起步,逐级反馈,进而对社会各个环节产生影响。文章建立的电子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以废物资源化再利用为关键环节,设计回收、处置、再利用的逆向物流流程,实现废物资源化,物质循环流动。  相似文献   

15.
废电池随意丢弃可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资源的浪费,因此,应回收利用。但我国作为电池最大生产和消费国,回收利用率很低,且回收上来的也无法处理,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国外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了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的废电池全回收利用网络和管理体系以及政策法规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What makes recycling work? We study the factors driving household waste disposal and recycling in 18 cities in Taiwan and Japa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alternative waste management incentives. We show that this depends on the effect of distinct policies on the relative costs of the main alternative disposal methods: recycling, disposal to landfill and illegal dumping. The willingness both to recycle and to dispose to landfill depends on the relative costs of the waste collection regime, and these are dominated by the time cost of alternative disposal methods. The higher the frequency of waste collection, the less recycling and the more disposal to landfill there will be. This is because frequent collection reduces the marginal time-cost of disposal to landfill. Curbside collection of recyclable material, and the frequency of that collection, has a similar effect on the recycling rate. Although direct incentives, such as unit pricing are important in the waste disposal decision, recycling depends primarily on management of the time-costs it involves.  相似文献   

17.
废弃物回收中介在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落实和推进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回收服务选址问题则是研究废弃服务中介运行机制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以两点间最短距离的矩阵算法为基础,结合废弃物的运输负荷、运输稳定性,构建了工业区废弃物回收服务选址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某石化工业区渣油回收服务选址的案例中。结果表明,运输稳定度对服务选址的影响较大,并可将更多的衡量指标纳入评价模型中。  相似文献   

18.
固废进口的双重动力及其监管的进一步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对可用作原料的固废的进口逐年上升。文章从拉动力与推动力两方面分析了固废进口的双重动力机制,提出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制成品的巨额贸易顺差、对低碳经济的要求是宏观层面的拉动力,企业的逐利行为是微观层面的拉动力;而推动力主要是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的国际转移。同时,在对现行监管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加强国际政府间合作、建立海外收购基地、完善固废利用的技术标准以及从圈区管理到再生资源产业园转变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固废进口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在循环经济规则下,企业生产责任从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向着产品的再使用,再制造,回收资源化和最终处置延伸中的产业组织的新结构与新机制。分析评价了产品寿命周期每一事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影响程度。为实现产品寿命周期的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认为企业必须实施清洁生产,在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上进行创新。为保证企业清洁生产的有效实施,提出企业必须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在产品生产的组织和程序上落实和执行ISO14001标准,使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在企业产品寿命周期上为实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