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我国林业正处于转型的新时期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对林业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以提供林业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传统林业转变为一个兼有产业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的现代林业。社会需求的变化迫使林业政策调整和机制转换,使我国林业进入转轨变型的新阶段。我国林业环境改变之后。林业会计应如何参与森林资源的经营管护,全面反映森林资源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如何促进森林资源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之间的深层融合与协调发展.彻底改革传统的重采轻育、采育分离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新的、适应我国林业新环境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成为摆在我国林业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而又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正在兴起,各城市在城市林业上各有特色,而且尚处在理论和发展的新时期。同时,“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本文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目标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杨国良  刘瑞祥 《民营科技》2010,(10):149-149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在此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目标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对于全人类来说,保护生态安全,实施生态建设是一个长远的生存问题。我国的生态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我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正在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可是生态形势还是不明朗,生态恶化速度比治理速度还快。本文主要根据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重要性来探讨相关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6.
林业的发展存在着非常强的经济外部性。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林业建设正在从以采伐木材为主转变成为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主,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中国目前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7.6%。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营林建设,本文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把我国林业溶入了国际林业体系中,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学会运用整地、造林的方法,尽快使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林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以林业六大工程建设为契机,形成了以大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的局面,林业建设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林业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力推进林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薇 《科技与企业》2014,(2):219-219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林业经济也逐渐受到重视。林业在造纸、建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先进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普及。对于林业经济来说,应该积极的跟随市场化经济的步伐,在宏观方面掌控好如何进行市场化的林业经济建设,逐步深入探索市场化林业经济的途径和大致框架。而如何构建东南共同的木材市场、期货市场、如何为市场体制在林业经济中的发展做好铺垫以及发展市场化的林业经济对环境、法制带来的影响等等,都要考虑在内,通过间接调控、宏观管理来改革现有的林业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正在兴起,各城市在城市林业上各有特色,而且尚处在理论和发展的新时期。同时,"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浅谈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各级林业部门的职能转变尚未到位,行为方式还不尽规范、合理。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从林业的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意识建设等方面入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决定精神,加强林业法制建设,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林业在建设和后期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遇到有害生物,这些有害生物是造成林业生产效率低和降低幼苗成活率的最大杀手.目前我国林业还处在一个正在大力发展的时期,关于林业制度和管理规模的建设都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因此,林业工作的建设和防护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出现有害生物的原因,对检测预报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有害生物的措施,希望对我国林业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开发》2007,26(9):97-97
在2007年8月20日召开的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传来消息,我国林业产业近年来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在产业内涵、产业集聚度、所有制结构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王亚明 《活力》2014,(6):53-53
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深刻领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构建一套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林莉 《科技与企业》2014,(10):59-59
我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所以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对林业资源进行充分保护、管理和利用的核心便是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日益提高,以及对林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实现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手法。下面我们就对于我国林业管理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孙晓萍 《活力》2011,(12):102-102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有林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无论在人才工作理念和人才成长环境,还是管理体制和配置机制上,较之过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才工作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然也面临许多挑战。尤其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揽国有企业人才工作,是国有林业企业面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25):250-252
林业人才是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林业人才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对对林业经济人才的研究日趋深入,也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文章对当前学者关于林业人才研究结果进行简要整合与评述,主要包括林业人才国内研究现状和福建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各级林业部门的职能转变尚未到位,行为方式还不尽规范、合理。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从林业的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意识建设等方面入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决定精神,加强林业法制建设,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各级林业部门的职能转变尚未到位,行为方式还不尽规范、合理。详细分析了我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从林业的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意识建设等方面入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决定精神,加强林业法制建设,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