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兴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面积1500多点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0,72亩,45万人口中有38.9万是农业人口,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3万人。但就是这么一个经济尚属欠发达的山区县,近年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走出了一条顿具地方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子,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结束之际,县内12.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有10.6万人实现了就业,剩余劳动力1.7万人,其中县内就业的占55.2%,劳务输出到县外就业的占44.8%。他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之路怎么能够敲击越市呢?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作出了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比较充分就业区的规划,到目前为止,就业规划目标基本全部实现。三年来.全区共城镇新增就业13229人,就业总人数达到4.49万人,占城镇劳动力总数4.74万人的94.7%,所辖38个社区有37个被认定为“成都市充分就业社区”;帮促失地农民实现就业3.63万人,占失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94%;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200人,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6.3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7.26万人的87%。  相似文献   

3.
宜昌市现有农村人口272万人,农村劳动力147.5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98万人,人均耕地1.5亩。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宜昌市把组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抓,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的持久战,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新格局。2004年底,全市在外务工就业的农民为25.9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6%,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58亿元。  相似文献   

4.
种夏 《中国就业》2006,(10):21-22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全县47.2万农业人口中,有农村适龄劳动力27.47万人,富余劳动力11.7万人。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过程中,济阳县坚持“内转”与“外移”相结合,有组织、有培训、有保障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走出了一条由简单的劳务输出到劳务产业进而形成劳务经济的新路子,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次,累计达到13.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地转移9万余人次;全县劳务经济年均收入达9.46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周辉 《中国就业》2008,(11):37-38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情况胶州市辖18处镇、街道办事处,811个行政村。总人口76.5万人,劳动力总量为40.3万人,农村劳动力16.8万人,其中农村失地劳动力1.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8.1万人,拟转移农村劳动力4.55万人。从性别构成上看,男2.63万人,女1.92万人;从年龄结构上看,20—30岁的有21738人,31—40岁的有13922人,41-45岁的有6306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湖南湘潭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7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12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以上。为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湘潭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卜号文件以及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实施劳务经济富民战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7.
一、长期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规划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清江中下游,全县国土面积343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54个行政村,总人口41.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86.1%,农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1%,农民人平纯收入2095元,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民收入低,“三农”问题比较突出。长阳农村劳动力资源20.29万人,农村实有耕地47.57万亩,按当前生产力水平下所需劳动力计算,农村富余劳动力达9.82万人。  相似文献   

8.
一、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1.农村劳动力现状。至2005年底.全县农业人口825020人,农村劳动力451912人,占农村人口的54.9%;常用耕地仅76.65万亩,若按人均3.5亩,只需劳动力约22万人,则有23万多人处于失业和季节性失业状态。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忠县已有22万人从农村和农业中转移出来,从静态角度看与23万的富余劳动力差距不大,只相差1万多人,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创业者(广州)》2006,(19):48-48
吴川市是粤西临海边陲县级市,土地总面积8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该市有100多万人,农业人13占73万人,农村劳动力达50万人,富余劳动力31万人,是一个人多地少、工业欠发达农业市,全市129家国有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破产状态,国企下岗失业人员8931人。  相似文献   

10.
《创业者(广州)》2006,(23):I0003-I0003
吴川市是粤西临海边陲县级市,土地总面积8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该市有100多万人,农业人口占73万人,农村劳动力达50万人,富余劳动力31万人,是一个人多地少、工业欠发达农业市,全市129家国有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破产状态,国企下岗失业人员8931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07,(6):13-14
古蔺县地处川南盆周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8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1.5万人。200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工程来抓。三年来,共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5.5万人,其中订单式培训2万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从16.7万人增加到19万人,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农业人口278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574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728万人左右。从文化构成看,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的占绝大多数;从技能构成看,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技术型劳动力缺乏,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经济统计》2007,(6):38-39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近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212万人,比上年增加634万人,增长5%。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0568万人,增加530万人,增长5.3%;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2644万人,增加104万人,增长4.1%。调查还显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平均工资继续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刘琰  贾晓辉 《中国就业》2011,(11):52-53
山东省是人力资源大省,现有农村劳动力3400多万人,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技能促就业、能力促创业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技能扶贫计划”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集中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失业返乡农民工、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两后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4.6万人,196.5万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就业》2012,(3):30-31
薛城位于山东省南部,是造车鼻祖奚仲故里、铁道游击队故乡,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区辖6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420.5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农村劳动力1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5.5万人。近年来,该区以“创古薛劳务品牌,塑经济强区形象”为目标,精心打造了“薛城轮胎吊司机”劳务品牌,并荣获“全省首届驰名劳务品牌”和“全国优秀劳务品牌”,邵飞、孙福臣荣膺“全国优秀农民工”光荣称号,薛城区也被山东省授予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区”,培育了“薛城大惠”、“薛城宏大”、“港口装卸”、“堆高司机”等特色劳务品牌,年输出富余劳动力4万余人,年创劳务收入近5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07,(6):8-9
广东是全国第一农民工流动就业大省。到2006年底广东流动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达2480万人,其中来自外省1800万人;本省尚有未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400多万人,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工作,在全省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闫力  王志民 《中国就业》2008,(10):38-39
易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地处太行山东麓,毗邻京、津、保,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易县是山区大县,又是人口大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全县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8.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4.9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易县没有成规模的大型企业,经济发展缓慢,对于易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来讲,原始资本积累相对不足,二、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忠恕 《经济界》2002,(3):53-54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与城市失业、待业相对应的是,农村也积淀了十分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据初步统计,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亿人,三分之一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并且,在十五计划期间,由于农用耕地的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还要产生约600万个剩余劳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又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更高速…  相似文献   

19.
现状1: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个大的社会群体 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据四川的一份资料表明,2004年全省有1490万农民外出务工,比上年增长740万人;举家外出务工的农户达到200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0%。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西省大余县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把发展劳务经济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抓紧抓实,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真抓实干”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劳务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农村总人口21.0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7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6.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3.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36.6%。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