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口市作为一个有着千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相适应等诸多矛盾同时并存,致使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把人口负担变成人口优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已成为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疆审计》2005,(4):48-48
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力在公布《西北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西北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六大转变”,即经济增长模式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人口再生类型由高于更替水平向低生育水平转变;生产方式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集中型转变;农业人口比重大向非农人口比重大的城市化转变;工业化由以低附加值原材料加工的初期阶段向以高附加值原材料深加工的中期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由传统农业向特色生态型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3.
莫荣 《中国就业》2007,(10):11-12
“三个转变”思想的提出,针对我国当前和今后就业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是我国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指导思想。 我国将长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我国人口与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相当于世界总量的1/4。2020年前,我国16—60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4年达到9.3亿多人的高峰,并将长期保持在这样一个极高的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大规模增长的趋势,大量的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由于现阶段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偏重理论教学和脱离实践等问题,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难以提高,直接造成了就业形势严峻的不利局面。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地实施教育改革,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人口的增加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就业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也是新世纪初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必须慎重迅速地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经济社会继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王丹  钟姗嬗 《企业导报》2011,(7):241-242
在当今时代,就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它关系着亿万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人们必须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就业问题,并寻找解决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本文从教育对就业问题的影响入手,从结构性就业问题、一般性就业问题、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三方面分析了教育在就业问题解决上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实现就业教育的职业信息提供模式向职业生涯辅导模式转变为研究切入点,主张从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入手,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深入的职业倾向测评,辅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全员育人、因材施教,通过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考核方式等强化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式,勾勒出了各种非正规的灵活就业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新形式,是正规就业的必要补充。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是党和政府自十六大以来所提倡和引导的。非正规就业扩大了就业的方式,对于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推进社会和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周平 《中国就业》2009,(11):44-45
就业工作没有停歇的时候,始终处于紧张繁忙的状态,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虽然从就业的总量来看,福建省的就业压力不会太大,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增长及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福建省就业形势长期以来也较为严峻。特别是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一直成为该省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新目标,对就业的关注从量的提高逐步转到质的改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对就业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滞后的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经  相似文献   

11.
要素流转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蔡惠芳  何代新 《活力》2005,(10):108-108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每位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创业情况如何是衡量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从2005年开始试办的二年制高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有诸多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是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14.
刘云 《中国就业》2007,(7):51-54
就业乃民生之本,现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就业的最大难题是高素质人才太少,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低素质人员如农民工却数量太多,就业艰难或待遇过低。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经济在呈现出复苏趋势的同时,就业形势却仍然十分严峻。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新增就业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09%。从就业的表面情况看来,这次金融危机主要冲击对象是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就业模式的特殊性,实际上受到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就业群体却是尚未脱离农民身份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教育制度不能较好地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各类高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教育制度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教育制度不能较好地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各类高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教育制度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后期以来,苏南经济有新的发展。新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更重要的表现在质的提高和结构和提升上。苏南地区之所以在九十年代有大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突破了苏南模式原有的框框。原来的苏南模式的形成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在当时计划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市、县、乡各级干群的积极性,打破大集体的计划经济起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许多摩擦、起伏和痛苦。这些困难不仅根源于经济体制,并且根源于我国独特的人口经济国情。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协调,不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一、广东人口与就业状况 劳动力供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人口增长型供给,即劳动力的自然供给;二是发展型派生供给,即一部分已经就业的劳动力由于体制改革或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和发展性原因转为需要新的就业岗位的供给。广东…  相似文献   

20.
高门中 《中国就业》2006,(12):37-38
“普通教育看高考升学率,职业教育看就业”。就业问题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相比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更强调批量就业。以苏州为例,苏州80%的岗位是由20%的大型用人单位提供的,这意味着苏州用人单位对人员的需求主要还是批量式的。解决好批量就业问题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