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效益审计为主,促进提高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刘家义副审计长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在投资审计领域应当率先探索,率先实践,率先出成果”的要求。绩效审计在我国将蓬勃兴起。如何开展绩效审计,已成为审计实践界与理论界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开展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是对政府投资项目以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效益的提高为目的所进行的审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三个要素。深入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最近李金华审计长指出: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之路,不能照搬国外绩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绩效审计,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当今审计的重点。积极探索并开展投资领域的绩效审计,努力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服务,是我们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肖振东 《审计月刊》2006,(10):12-13
一、问题的提出 政府公共投资作为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政府审计的重点关注领域:由于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经济收益低、溢出效应明显等特征,与之相应的投资审计在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体现出了与其他专业审计不同的特点。近些年在我国推行的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在评价指标的设定、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用方面更应体现公共投资的特色。目前关于绩效审计研究的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研究局限于企业或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问题,关于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研究非常少,与公共投资在政府支出中的地位不相匹配;很少有学者从事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投资领域新格局的逐步形成.投资效益审计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投资效益审计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子,做好“三个转变”,把好“五道关”。努力搞好投资效益审计。  相似文献   

6.
《湖北审计》2003,(10):4-4
二十年来我们到底有哪些最基本的经验,展望未来,中国审计的路该怎样走?总结过去、谋划未来,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好中国审计的发展战略问题。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理论研讨会上指出,今后五年应把握好的问题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积极探索绩效审计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绩效审计是当代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我国审计事业经过20年发展之后,进入由财务审计为主转向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的转型过渡期。2003年7月,审计署制定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2001年2月,深圳在《宪法》、审计法确立的审计监督制度框架内,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形成了深圳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8.
关于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共工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日渐形成,审计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公共工程投资审计的重心逐渐转向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它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三项内容为核心,展开评价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的建设成本、建设效率及投资效益等相关问题。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改进传统审计方法,适应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要求,以保证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未来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这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审计与国际审计接轨的一项重大决策,为国家审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就基本建设投资绩效审计的内涵和重点谈一谈笔者的认识,希望能为基本建设投资绩效审计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要以效益审计为主,促进提高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固定资产投融资体制、预算管理体制和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分配多元化,审计内容、审计标准、审计方式、审计手段和审计组织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1.
11月18日上午,阳光灿烂,轻风和煦,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人教司司长齐国生在广东省审计厅厅长曾寿喜陪同下来到深圳市审计局,进行调查研究。李审计长听取了深圳市审计局陈志刚局长的工作汇报,看望了一线审计人员,对深圳市各项审计工作,尤其是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效益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审计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郝艳 《中国审计》2005,(1):24-25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各级审计机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广东省计划8年内绩效审计占全部工作量的一半,深圳市计划5年内达到这个目标。目前绩效审计的试点面逐年加大。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探讨现阶段如何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李金华审计长首次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抓住机遇,积极在效益审计方面进行探索继而在审计署五年规划中给予明确。李审计长强调:“效益审计要突出重点,当前要重点抓住财政专项资金和重要的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随着我国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投资项目重点向公共投资领域中的非经营性项目倾斜,为了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对投资项目的审计不仅要关注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问题,更应该关注资金使用取得的效益和效果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梅芳 《审计月刊》2004,(12):28-28
用建设项目投资领域开展效益审计是投资审计的创新,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制定科学的审计指标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审计评价方法对开展投资效益审计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必须抓住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使用:投资效果四个环节,针对各环节应采取相应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认识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去年六月,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四个字:“管理+效益”。“内部审计在促进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应该说是大有可为的”。今年一月,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又进一步强调:要“把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控制系统,而不是一个检查系统”,“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内部审计要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内部审计要以体现中国特色为主”。  相似文献   

16.
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方式.必须调整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工作思路.向以制度评审、绩效考核为主要目标的现代绩效审计过渡,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路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是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发展,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推进,根据科学发展观,为了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而提出的。正如刘家义审计长在审计“免疫系统”论里提出的,“国家审计按照法律授权和其自然的演进,必须关注政府责任,而政府责任的核心是国家利益。”政府绩效审计就是立足于政府责任,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而开展的新型审计。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要从现实出发,以制约因素为突破口,逐步推进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曾裕星 《中国审计》2006,(G00):53-54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叵主题。审计长李金华曾在一次会议上说道:“国家审计监督的第一对象就是财政,国外有句名言总结审计的责任:审计是对纳税人负责——纳税人交给财政部门的钱,怎样花得向纳税人有个交代。”在新形势下预算执行审计应该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不断探索和深化,实现由差错纠弊向预算管理和效益审计的根本转变,拓宽审计领域、提高审计质量。当前,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相似文献   

19.
一、建设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方法种类 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是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和竣丁决算审计过程中,对建设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消耗的人力、物资、资金进行分析,比较投入和产出,对建设项目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开展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别必雄 《湖北审计》2014,(12):23-24
近几年来,襄阳市为提高政府投资绩效.预防和遏制投资领域的腐败问题,以创新审计监督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具有揭示、预防、抵御和改进等功能的政府投资“免疫系统”.探索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治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