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圆圆 《山西农经》2022,(21):129-131+135
完善我国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提高农业碳排放总量核算的质量是构建市场化路径和高效实现“双碳”目标的迫切要求,社会资本参与的市场化路径是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的目标层级。现有研究鲜有从市场化路径角度对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农业碳排放核算现状,不仅从碳排放统计数据、碳排放核算方法、碳排放核算原则等方面进行研究,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碳排放市场化作为层级目标,建议在完善基层层级、中间层级的同时,进一步通过提高农业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等市场化举措,完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论农村经济发展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农村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的现状  改革开发以来 ,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经济发展制度的创新。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农村出现了两次大的制度创新。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极大的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农业生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 1 984年甚至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 ,但这些剩余数量正因土地报酬递减和制度激励递减而不断减少 ,从而产生了新的制度需要。二是市场机制的引入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农村二、三产业获得了大发展 ,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得到很大改善 ,为农…  相似文献   

3.
制度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动力安徽省阜阳地委书记秦德文安徽省阜阳地区行署专员王怀忠发端于安徽省凤阳县农民首创的大包干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力获得了一次极大的解放,以至农业生产在短短几年内连上几个台阶。与此同时,大量的农业剩余不再单独流向国家大工业,而被农...  相似文献   

4.
中国“双碳”目标已经明确,作为人类衣食之源的农业,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合理有效地控制其碳排放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文章测算了中国农业碳排放量,分析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现状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发现:(1)2010—2020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年际波动,且2016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处于近年来最高值。(2)种植业仍是农业碳排放的最大源头,极具减排潜力,短期来看,应成为农业减排的重点。(3)能源消耗随着农业发展而改变,长期来看,电力和汽油能源的消耗应成为减排的重点。因此,应将强化农业环保政策、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以及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作为农业碳减排的重点内容,在既保证农业生产又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时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双碳”战略是我国一个重大战略决策,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永续发展。“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各行各业配合协同,不断创新,围绕“能源”进行一场全方位的系统性变革。本文在“双碳”目标解析基础上,从能源生产、能源存储与配置、能源应用的“碳减排”环节和生态碳汇与CCUS应用的“碳移除”环节分析我国以“低峰值”“早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创新发展路径,为相关行业战略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均GDP将进入一万美元区间,届时我国经济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转型、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都会给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还要看到,中国的宏观环境或将发生变化,其中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会挤压政府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空间;国内产业结构变动会加大农民就业困难;城镇化进程可能会慢于"十三五"时期,由此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来不利;国际环境变化特别是中美贸易战也将对农业农村带来极大影响;还有,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将继续放慢,城乡、群体间差距扩大趋势扭转难度加大。建议"十四五"期间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三加战略",即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熊素  罗蓉 《农村经济》2023,(2):106-115
新时代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对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远意义。伴随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然而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仍面临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尚未完善、耕地资源趋紧问题亟待破解、绿色技术集成创新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产生较大阻力。“双碳”目标导向下,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应以完善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为要点,激发农业绿色发展全新动能;以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为靶向,提升耕地系统固碳减排能力;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抓手,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解决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发展情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构筑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长效机  相似文献   

9.
<正>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一要求,从专家到学者,从中央到地方,大家都在积极思考,认真研究。浙江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农经学者黄祖辉教授认为,目前的关键,是创新与农业经营体系密切相关的五大制度,其中包括家庭经营制度、合作经营制度、双层经营制度、产业化经营制度和行业组织制度。记者特邀请到黄祖辉教授,就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等话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月31日,今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与之前已经颁布的6个一号文件一样,"三农"问题再一次提到历史高度。围绕着增加资金供给来解决农村经济根本问题的主脉,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村金融都放在重要位置来阐述,从2005、2006年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到建设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既长又粗的产业链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农业私营企业的成长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的纵向一体化,而且有利于推动横向一体化,形成农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私营企业的生成与发展,是健全和完善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2.
制度创新与农业发展──关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分析张建华一众所周知,作为农村改革发端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无论从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还是农民生产积极性来看,这种制度的选择和安排是有效的。然而,这一改革在带...  相似文献   

13.
我们贯彻十七大精神,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要在农业生产力方面有所突破,还要认真研究农村生产关系,完善和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使农村生产关系更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为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富裕农民提供制度保证.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就完善和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以下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15.
一、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需要千家万户采用新的科技   (一 )农业和农民呼唤着科技 改革 2 0年来 ,中国农业持续增长 ,成功地用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实现农产品 (尤其是粮食 )的基本自给。农业丰收的取得是在耕地进一步减少、干旱与洪涝频繁发生的不利条件下实现的 ,这除了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农业战线全体人员的努力分不开外 ,与农业科技发展直接有关。然而 ,农业持续丰收并未缓解我国资源和环境变化及农业增长与不断增长的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矛盾 ,农业科技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1 耕地递减。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口的增长与工…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阶段后,农业农村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一些新特征。因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了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释放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优化调整农村改革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打破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性"。具体来看,可以以"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为整体目标,以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为出发点分类分层施策,重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并加快建立健全综合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7.
四川是个农业大省,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农民增收的因素来年,归根结底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本认为,创建一个集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技术市场于一体的农业技术供求体系,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人口、资金、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因此,要提高农村城镇化的水平,就必须强化产业结构聚集效应,设法使农村区域的产业,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聚集起来,更好地分工合作和获取信息,建立配套服务业,最终形成农村区域内的中小城镇,推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农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性产业,在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农田土壤固碳是实现农业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但在国家整体“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农业碳达峰、助力碳中和应该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地纳入国家总体布局中;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问题目前尚不清晰。方法 文章对目前农业固碳减排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凝练,针对我国不同阶段农业固碳减排在“双碳”目标实现中所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明确了“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不同阶段农业固碳减排需关注和解决的三大关系(固碳减排与生产力稳定性之间的协同关系、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减排之间的协同关系、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关系),并在系统监测、碳贸易方法学、构建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及建议。结论 为科学控制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绿色农业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贡献农业力量。  相似文献   

20.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即涵盖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技术人员的保障。在实践中,可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制度激励和环境检测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成农业领域的“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