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产品供求视角下农业经济和政策前沿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从全球角度还是从中国自身分析,未来农业的功能都将趋于多元化,即由传统的食物安全功能逐步向缓解人类再生能源危机和为人类提供优美生存环境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无论是世界农业,还是中国农业都面临着种种发展机遇,同时也要应对各种挑战.基于全球和中国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演变,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政策研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改造小农经济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关键是如何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的现代化是否同工业一样,也存在一个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阶段,通过农业生产的分工协作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问题是如何改造小农经济理论的传统理论形式。而如何改造小农经济理论的现代理论形式是以如何实现中国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理论出现的。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农业这一难题以传统与现代两种理论形式再现了中国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变迁史。回顾与反思这个问题必将对中国农业发展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指出正确的理论议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农业土地制度决定经济发展机制的假说,并用二十世纪中国经济史对该假说作了初步论证。本文指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发展机制是地主所有制下的古典二元经济机制,五十年代初中国实行了土地改革,但到七十年代末的计划经济发展机制依然类似于古典二元机制,而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农业改革最终把中国经济建立在准自耕农制度上,中国经济发展从此表现出工资上升、工资和利润共同储蓄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胡景北 《经济学》2002,1(2):435-454
本提出了农业土地制度决定经济发展机制的假说,并用二十世纪中国经济史对该假说作了初步论证。本指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发展机制是地主所有制下的古典二元经济机制,五十年代初中国家实行了土地改革,但到七十年代末的计划经济发展机制依然类似于古典二元机制,而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农业改革最终把中国经济建立在准自耕农制度上,中国经济发展从此表现出工资上升、工资和利润共同储蓄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杨杰生 《经济论坛》2013,(12):164-170
中国正在进入经济结构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这个阶段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会给整个国家发展带来新的重大贡献.中国正在寻找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新西兰是一个发达的农业国家,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经历过结构转型的深刻变革.本文对新西兰的农业改革历程与中国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作为现代化、市场化、一体化农业发展的路径之一,新西兰的农业发展历程告诉人们,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一个支持而不是阻碍这个市场形成和发育的国家制度及宏观调控体系,一个高效的、对农民有利的、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农业组织和经营管理体制.对中国而言,完成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还必须按照渐进性和有决心的改革原则进行.改革中也需要考虑到非市场因素对农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防治水域污染 实现渔业资源永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水域污染状况及其对于渔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工业污染是其主要来源,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固体废弃物和酸雨也是其重要途径,而渔业自身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并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分析了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的成因,指出人民的文化水平低,一些人经济道德素质 低下,产权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干部考核制度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法制不健全是造成水域污染的真正原因。最后提出要保护好水域环境,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发展教育,完善经济制度,实行“全过程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外关于农地流转的理论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比较国内外农地流转,中国农地流转率偏低,土地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有效土地市场的建立,土地租赁市场已经成为农地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方式.农地市场的发育不仅取决于农地产权制度,交易费用、制度环境、经济环境、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也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实行农地制度创新,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金融与保险市场,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育中国土地市场,推动农地流转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1·进一步促进收入增加,保持食物价格稳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重点,在于着力促进农村居民的增收。稳定食物价格也是一种间接提高居民收入的措施,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稳定的食物供给,可以有效地改善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水平和食物消费结构。2·稳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实施有区别的食物发展政策。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深刻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未来消费的发展。对于区域差别,可以实行适度倾斜的区域食物发展计划,实行区域之间的互利互补,加强区域协作和食物交流,打破地区封锁。对于城乡差别,要坚持城镇和农村…  相似文献   

9.
张鹏  孟艳玲 《当代经济》2007,(21):84-85
产业升级是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风险,这些风险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成本,也是和谐发展道路上的不和谐因素.如何化解产业升级的风险,将发展的成本降到最低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未来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风险结构的变化,指出目前社会保障制度防风险机制的不足,并就此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探索实现产业升级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个税改革,这个几乎涉及每一位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已经被中国政府锁定为今年民生的第一件实事.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质上已经是千疮百孔,既不公平也缺乏效率,亟待改革.问题的根源显然在于税制类型选择上的错误,绝不是仅靠某一方面的调整就一了百了的.提高免征额也只能算是隔靴搔痒而已.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是中国早已确立的改革目标.本文主要对我国现行分类所得税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我国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模式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强 《现代经济信息》2011,(23):352-353
农业补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政府实行农业税制改革,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实行补贴政策,本文通过论述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践和经验,二者对比,指出发达国家(地区)农业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政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提出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非洲的农业政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飞 《经济研究导刊》2010,(16):172-174
农业是非洲的重要基础产业,而良好的农业政策对非洲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非洲各国所实行的农业政策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积极发展生产,支持生物质能源、农业科技发展和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已成为非洲农业政策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搞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也要实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实行专业化生产,这点已为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这些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实行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过程,美国、西欧许多国家都如此。在那里,问题比较明显:他们搞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抓机械化、电气化,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这种情况下,不实行专业化生产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发展目的、期望和发展中的问题对"公司+农户"模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公司+农户"模式具有模式本身的固有矛盾,其制度设计决定了这个模式是不成功的;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则能够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自身的不断完善克服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应该选择的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15.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制度着手,改革已经不适应农村、农业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实行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设立初期遗留下的制度缺陷,也一直是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吴晓求(2004)指出,中国资本市场从结构上说处在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即股权流通性分裂的状况,它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市场预期机制,是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个市场痼疾,管理层做过多次尝试,如国有股配售、回购、冲抵大股东欠款、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资金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至今未能成功.根本原因是在集体共耕制与均田分包制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循环往复,使产权的效率与经营规模长期脱节,使现代农业的长生机制难以形成.以这两种模式为目标而实施的农业轮番改革,不仅无助于中国农业进入现代化的进程,反而使传统农业在折腾中更加超稳定地存在下去.不改变从集体共耕制到均田分包制的循环体系,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农业的.只有打破这两种模式的交替循环,实施具有产权效率与经营规模兼容的家庭农场制度,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8.
吴晓东 《财经科学》2004,(5):101-103
制度选择是根据制度所能提供的效益和所耗成本的比较中进行的.建立更为浮动的汇率制度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个要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以及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和地位相适应而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可实现的过程.所以,中国在短期内不应该匆忙进行汇率制度的创新而实行更为浮动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形成及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决定着中国农业制度的形成及其变迁。本文系统分析了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形成及渊源 ,指出 :(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国农业制度选择和农业制度安排 ,绝不能再走回头路 ;( 2 )农业家庭经营 ,才是最科学合理的农业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集体企业以及国有企业都在运用MBO这个工具,进行着产权制度改革,民营企业用之解决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而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则是用之解决产权不清晰的问题,即"产权归位"的问题.笔者却认为,如果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没有推进到一定程度,即不能解决实现MBO的制度障碍问题,则在中国实行MBO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本文正是基于此来探讨目前在中国实现MBO将面临哪些制度约束,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制度约束,以确保用最小的风险来获得MBO这种制度安排为产权改革探索带来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