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对于实现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自然资源部有关试点项目成果,阐明了流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目标定位、调查内容及指标,构建了资料收集、底图制作、外业调查、数据建库、分析评价、服务应用的工作流程,以及数据叠加+融合+改化+补充、抽样+图斑、遥感+地面+建模、路线+剖面+测点、样地+样方+样坑、物探+钻探+测试等技术体系。基于流域尺度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成果在服务支撑区域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等方面具有多元化应用价值,流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技术体系可在区域流域调查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经济研究成果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对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进行了阐释。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以中国自然资源经济活动为对象,研究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各种经济规律和各种经济关系及由此而来的各种经济政策的总和。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背景下,中国自然资源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要以自然资源产权为核心,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为基础,以自然资源资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为抓手,以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关键,高效利用资源,促进绿色发展,保障资源安全,解决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负外部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和解决一系列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经济问题。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研究和解决自然资源经济学问题的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研究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两个结合”;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把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融会贯通;要紧密围绕自然资...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环境一体化体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建立资源与环境一体化体系的必要性和基本框架。建立资源环境一体化体系,就要改变资源和环境低价的认识,建立并完善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体系;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为目标,将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相统一;在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中保护环境;在资源环境问题特别严重的区域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资源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提出全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土地系统综合观测技术研发、"大数据"平台构建、土地系统观测研究基地建设和网络优化布局的总体思路,搭建土地系统综合观测理论—技术—平台—机制创新架构,提出全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战略框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研究结果:(1)土地系统是由人文和自然要素构成的人地关系时空系统。土地系统研究的核心是系统各要素动态变化、互馈机制,人—地系统功能演变、协同耦合与优化调控机理。土地系统具有多级、综合、动态性特征,建设土地系统多级综合观测网络,开展持续观测,是加强土地系统科学认知的有效途径。(2)土地系统多级综合观测研究网络建设要围绕数据观测、科学研究、政策创新、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教育科普等功能,形成全国—区域—县域—村镇土地科技创新多级协同组织架构;创新联合共建、人才交流、科研联动、资金保障、数据共享、成果转化等协同机制,完善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围绕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领域,研发土地系统综合观测指标和观测技术体系,构建土地系统综合监测数据管护服务平台;加强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建设,优化全国土地系统综合观测网络布局,形成全国、区域、市县、村镇、地块多层级观测体系。研究结论:建设全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加强土地系统科学协同创新,可为土地科技联合攻关,土地系统跨尺度、多要素、全方位的科学认知,土地系统科学发展和科学、系统、联动、高效的土地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5.
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落实“两统一”职责重要保障。文章梳理了我国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和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情况,以及省、市、县级自然资源执法改革典型案例,分析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存在的职责认识、执法权下放、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阐释了推动自然资源综合执法改革的必要性,并从出台政策文件、规范执法权下放、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执法保障等方面提出推动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分类标准不一,内容指标存在交叉重叠现象。文章在分析当前自然资源分类问题及其学理实践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思想指导,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理论指导,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拓展自然资源分类的学理框架,构建了自然资源“5+2”分类体系,并得出自然资源分类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41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综合规划文本为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和例证法,总结规划内涵、内容、决策工具等范式,为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规划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提供借鉴。结果表明:①规划编制出发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分为“维系自然”和“实现社会公平与人权”两种价值导向。②“综合”主要体现在目标、要素和环节三个方面。③规划目标和优先举措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承载能力可控、价值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个方面。④分析决策工具包括物质流、自然资本、战略环境评估等理性分析工具和问题界定、建模、解决等不同阶段的博弈分析工具。⑤实施机制包括规划体系、规划动态更新、政策保障等。建议我国逐步建立物质流、自然资源资产、承载力“三位一体”自然资源决策体系,明确自然资源规划体系,分阶段实现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8.
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改革,推动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建立自然资源市场体系是自然资源管理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文章在讨论自然资源市场建设的相关概念、总结我国自然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基础上,指出我国自然资源市场存在的市场发育程度不一、交易规则不健全、管理手段单一等关键性问题,并按照高标准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对自然资源市场体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是做好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现行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繁多、标准不一,文章在梳理我国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重构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土丘陵区空心村地形复杂、生态脆弱的地域特点及其整治的科技创新需求,基于土地调查管理数据和遥感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空心化类型诊断,从废弃宅基地(微观)-废弃村庄(中观)-空心村区域(宏观)3个层面,系统开展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技术、空心村立地整理技术、空心村整治规划设计技术、空心村环境生态重建技术研究,积极探索丘陵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生态友好、人地和谐、环境优美的科学途径,构建丘陵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并以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浴河子村和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项目区为例,介绍了4项技术以及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的动态平衡。可为类似地区空心村整治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做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重要决策部署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治理的重要举措。文章总结了2018年以来在建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工作机制、完善报告体系、落实审议意见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对比目标要求,指出当前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工作仍存在报告制度亟待建立健全、报告范围还需进一步明晰、报告内容仍需丰富完善、报表和评价指标体系还需建立健全、工作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等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准确把握报告定位、建立健全报告制度、丰富完善报告体系、夯实相关工作基础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等目标,各地以土地储备为原型,结合工作需要,创新了土地整备、生态银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实践做法,推动土地资源储备向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综合整备演化,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文章系统分析了土地整备、生态银行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基层自然资源综合整备具体实践机制和制度优势,围绕整备主体、实施模式、利益分配、配套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建立自然资源综合整备制度的建议:(1)建立多方协同自然资源综合整备主体体系;(2)探索分类整合、综合开发的实施模式;(3)完善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4)健全自然资源综合整备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梳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理论辨析为改革提供思路和抓手。研究方法: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系统观建立了"价值-体制-产权-利用"的递进式分析框架,对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产权改革面临6类主要问题,包括产权不完整的持续性、委托代理问题、整体性治理不足、行政管理的路径依赖、市场机制不健全、可持续发展观未普及;同时,从价值目标、体制机制影响、绩效评价闭环三个维度为产权制度改革理念提供了理论阐释。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可以从5个方面着手推进,包括建构二维产权制度体系、建立新型委托代理关系、推动管制赋权、优化市场与政府关系,以及促进自然资源利用可持续转型等。  相似文献   

14.
迄今国际上尚无关于自然资源分类的统一方案。各国际组织依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及对所涉及自然资源治理的需要,制定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体系。文章梳理了全球7个重要国际组织的自然资源分类方案,研究其出台背景、分类原则、治理目标及其有效性,并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分类还未形成统一意见的现状,在不同角度、不同目标、不同利用部门形成的多种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探讨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自然资源分类三维框架。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索中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为落实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要求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较为完整,但与新时代要求相比,在效力层次优化、概念联系强化、权责设置完善、内容体系完整方面有待提升。研究结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中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的完善路径:(1)采用"主干+专项"模式,设立自然资源基本法;(2)推动自然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3)强化法律体系的责任约束,丰富完善体系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制度实施成效显著,已有多个省份单独或合并设立省级自然资源督察机构。文章总结了省级自然资源督察的实践探索情况,分析了省级自然资源督察在体系建设、对象界定、督察威慑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树立新督察理念、完善法律法规、厘清与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关系、探索督察方式、规范督察程序、强化信息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省级自然资源督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是国家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我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主要经历了大规模考察阶段、蓬勃发展的专项调查监测阶段和进入21世纪以来的新发展阶段等3个阶段。当前我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存在对象不清、概念差异、标准规范和技术方法不一致等问题,同时由于作业队伍整合不够、内外业衔接不紧密等问题,最终导致成果集成困难。生态文明视野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应坚持总体设计上系统全面,工作实施上分层、分类、分级组织,成果集成上多源融合统一的“总—分—总”思路,未来调查监测工作应着重向调查技术科技化、监测技术动态化、信息处理自动化、综合研究体系化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履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的有力抓手。文章分析了自然资源监管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出自然资源监管领域存在统计标准有差异、监管法律支撑不足、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制度惯性和制度变迁、成本和效能四个维度认识自然资源监管中存在的关系;最后在"四个治理"的基础上提出要注重监管的系统性、依法性、综合性和源头性,从而构建起优化协同高效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是打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全链条工作的关键环节。文章从委托代理机制运行逻辑、代理主体资产配置需求、规划实施技术可操作性角度,提出实施型资产规划应突出实施导向,从行权履职、时空、规划效用3个维度为自然资源综合配置提供参考方案,剖析编制实施型资产规划的必要性、定位与作用、规划编制关键技术内容,阐释实施型规划与既有的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发展规划、经营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统筹贯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工作链条角度出发,提出实施型资产规划的关键技术要点:(1)夯实资产清查统计等基础支撑;(2)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时空维度的综合整备;(3)制定自然资源资产综合配置方案与指引;(4)做好资产规划与金融政策工具接口。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低,但粗放利用现象又较为严重,实现从粗放利用到集约利用的转变必须依赖于技术进步。从技术水平与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角度考虑,我国应采取市场机制与政府手段融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财政税收、资源使用价格、资源产权、技术市场培育等方面政策,激励企业自然资源集约利用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