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意义;从学理上界定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外延;从操作层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这是我党生存理念的新发展,也是纵览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战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达到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建设形式,更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本文通过对公民生态文明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对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和升华。建设生态文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是对我国发展困境的重大突破,是对群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是对国际形势变化的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解读,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实现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当前开展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引导作用。因此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当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实际思想状况进行开展,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这一目标。本文从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题出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论点,对当前大学生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如何具体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一个永恒的话题。从中央到地方,这无疑都是一个热词。绝非单纯在纸面上,更多是在现实的实践与实作中。除了官方,民间也在努力—这也同样是每一个个体的家园。与上一期侧重官方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不同,这一期,选择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民间语境—民间的生态文明行为,无疑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好的补充。但不单单是补充。他们的故事,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回应和唤起。  相似文献   

7.
贵州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阐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历史必然性和实现演进的路径、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贵州现有的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现状,得出贵州实现两文明跨越的条件和机遇。并结合贵州既要实现发展又要建设生态文明双重的要求和任务,以及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经济在某些方面的不协调性,明确指出贵州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历史性跨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是对贵州实现文明跨越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被赋予了全新内涵。深圳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于2014年颁布实施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决定》及其实施方案用于指导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强化体制机制保障"作为美丽深圳建设的制度保障和路径选择。本文通过解读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内涵及要求,总结深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深圳在新时期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位置,通过加快立法步伐、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健全立法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立法质量,加强立法引领、护航绿水青山,落实改革方案、破解生态难题等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书写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天津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0.
冉小娥 《发展》2014,(8):88-89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最高级的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进行顶层设计,这充分证明生态建设对全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迄今人类对文明模式的最新追求。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扩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观作为针对生态危机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文明观,具有成为普世价值的基本特征。因而生态文明观是当代世界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亚洲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对如何大力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既重要又紧迫,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之一的河南内乡为例,分析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以期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向度和开放胸怀。习近平关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彰显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运用,体现出理论本质上的唯物性、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等深厚哲学意蕴。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对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借鉴已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得分及排名做出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各区域不同省份生态文明建设差异较大,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较好的省份大多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的省份大多位于西北部地区和部分南部地区。最后为推进中国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走向生态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苑 《开发研究》1996,(4):18-19
走向生态文明何苑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西方发达国家正穿越高度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文明阶段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发展中国家还在奋力走向现代化的途中,但从总体上说,现代工业文明所引发所包含的种种危机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