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褚美辰 《当代会计》2021,(7):98-100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关联方交易的被应用到企业的日常交易中,部分企业甚至会隐瞒关联方的信息.近年来,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财务舞弊的例子很多.因此,为了帮助注册会计师规避关联方的审计风险,文章以S企业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舞弊方法进行了探究,并对风险的识别、评估与规避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促进事务所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雅百特2015~2016年涉嫌虚假财务报告为例,揭露雅百特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舞弊的事实,运用舞弊三角理论剖析雅百特舞弊风险因素,从内部控制角度阐述其舞弊的机会因素,并为雅百特及具有相似问题的企业在防范与控制关联交易风险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关联方交易以及关联方交易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难点,并深入分析了关联方交易审计的各种风险,提出了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期对审计人员降低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规范、合规的关联方交易是集团型企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特有的交易形式,但是在部分企业中、特别是上市公司将关联方交易作为一种粉饰、调节财务数据的方法和途径,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关联方交易普遍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从而使得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也随之升高。为提高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本文介绍了关联方交易审计的概念、风险及内容,围绕相关审计准则和理论,分析和总结了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较为具体的完善对策,旨在为事务所及审计人员提供优化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方法的思路,防控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进而提升整个资本市场的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6.
关联方交易中的审计风险控制一直是财务审计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对其中显失公允的关联方交易进行审计并控制其风险,同时在制度层面加强管理已成为审计风险控制的重点与重心。基于此,本文认为关联方交易中的三重风险是审计风险控制的基础,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予以强化。  相似文献   

7.
内部审计与舞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4月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在一次常规性内部审计中,由其内部审计师首先发现和揭露巨额欺诈行为而遭至起诉、停牌,这一案例的曝光重新引起人们对内部审计防弊职能的关注和思考。 一、内部审计在舞弊控制中的作用 优良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舞弊控制最有效的法典。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修订,使企业内部控制在建立之时就充分考虑了各种管理程序对舞弊行为的防御能力。其次,保证  相似文献   

8.
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难度和风险均大于一般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稍有疏忽便有可能被指控有重大过失。因此,审计人员对关联方交易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然而,关联方交易也有其一定的共性和重点,关联方关系的存在是关联交易的前提。通过关联方交易操纵盈余可能实现以下目的:例如,通过非公允交易价格来转移利润,由此存在纳税违规及侵犯小股东利益的风险,也存在政策上的风险(如指标的实现);还有可能通过关联方交易转移或者侵占资产来逃避债务,存在法律追偿和工商地位合法性与否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王研 《西部财会》2013,(11):72-75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亦引发一连串审计失败事件,而关联方审计成为众多舞弊审计失败的重灾区。以“紫鑫药业”为例,分析中淮会计师事务所舞弊审计失败的原因,并针对关联方审计今后的发展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卫陈蝶 《当代会计》2021,(6):191-192
近年来,企业财务舞弊案例越来越多,可以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企业在内部控制上都存在重大纰漏.文章中的案例从公司内部控制和利益相关者间平衡的角度分析了KM药业财务舞弊事件,运用COSO模型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全面地思考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的企业在规模扩张和发展战略部署实施等过程中都需要具备一套成熟的内部控制机制。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在目的与意义方面基本一致,而将二者融合应用更能够发挥出现代化企业内控管理的实际效果。论文从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可行性分析,总结归纳实践经验,并结合内控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内在关联性给出相应的融合策略,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优势整合,帮助企业内控和审计工作实现操作规范化和流程标准化等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张蕾 《物流科技》2014,(9):106-107
在市场环境中,物流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寻求内涵式增长。而内涵式增长需要一个高效的内部审计运作体系作为支撑。文章以物流企业为例,从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风险的涵义出发,对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和如何化解内部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股东、经理和内部审计师利益博弈的结果表明:经理的控制权越大,侵占股东利益的可能性越大;公司的内部审计监督越严,经理侵占股东利益的可能性越小。实证研究为此提供了经验证据:若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经理人员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越高,越易造成经理层控制董事会的局面,管理层侵占股东利益就越严重;内部审计监督越强,越有利于抑制管理层的利益侵占行为。国有企业由于内部人控制现象更为突出,监督不力,管理者对股东的利益侵占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及经济业务的复杂化程度的提高,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幻使得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因而怎样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更好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效益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本文拟就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特点及其控制做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新兴业务,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均有许多理论与实务问题需要研究.我国在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过程中,尤其应当着力解决好业务性质、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审计对象的确定(包括内部控制的范围及时点与期间的选择)、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内控标准的选择与内控缺陷的定性、实施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企业金融化在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学者对企业金融化在审计领域的研究关注较少。以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在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即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质量;来自四大的审计师具有更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且连续审计中,其能更好地利用内部控制以应对企业金融化带来的风险;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监督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而内部环境、风险评价、信息沟通、控制活动均未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质量领域的相关文献,拓展了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的理论边界,同时也为推行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联系、区别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首先讨论财务报表审计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各自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工作,然后阐述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将这两项审计工作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8.
以2007—2019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接受关联担保对审计收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接受关联担保行为显著提高了审计收费以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并且担保规模越大,审计收费越高,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从作用机制来看,违规风险与过度负债在关联担保影响审计收费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传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接受关联担保的上市公司在以后年度被财务重述的概率增加。此外,分析师跟踪具有外部监督作用,关联担保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在分析师跟踪较多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项目建设属于一项结构复杂、规模庞大以及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其建设的周期比较长,存在较高的风险,对风险实施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其关系到建设的产权主体,甚至对建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工程建设当中,单位实施合理化以及科学化的内审内控管理,可以对于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动,使其所需要的资金得到合理以及正确的使用。论文主要对于工程建设单位合理性内审内控管理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为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运行的需求,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项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我国内部控制准则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信息生产力无法满足需求、理论与实务无法完美融合等诸多问题.通过介绍和分析日本内部控制准则体系及其首次执行的实施效果,从运用自上而下的风险导向评价方法、加强控制活动和“IT对应”、丰富内部控制报告的内容、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审计的本质等方面得出了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