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每当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之时,不少获奖者的学术成就根本不为国内大多数经济学界人士所了解,有时甚至连获奖者的名字都未曾听说过,这对于倡导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经济学界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最近,由王振中、李仁贵两位先生主编的《挑战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大师们》(以下简称《挑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动态提供了学术指南。通过阅读本书,即可以对谁将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悬案在某种程度上做到未卜先知。  相似文献   

2.
探寻经营大师楼忠福通向成功之路的奥秘马锋继1993年的第一批经营大师颁奖之后,1995年6月22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市场经济与经营大师研讨会暨九四年度经营大师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浙江广厦建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楼忠福是全国的二十位经营大师获奖者...  相似文献   

3.
哲学问题     
在介绍长期被精神病折磨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纳什的文章《桂冠学者,爱心玉成》中,我借纳什妹妹之口写过:在别的地方如果你行为古怪,会被当作疯子,可是在普林斯顿这个有许多人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地方,如果你行为古怪,人们会想,你可能是一个天才。  相似文献   

4.
诺贝尔经济学奖从创立至今被无敛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和专隶视为经济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节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变得越来越浓重.然而在众多获奖者中中国人竟无缘这项学术界的最高荣誉,而仅仅拥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却将80e 诺贝尔经济学奖收入囊中.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时候中国能实现诺贝尔奖基的突破?其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在经济学教学体制的不同.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学教育体制的设立和制度安排进行对比,阐述了两国教育体制的差距,并对中国的经济学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期。历史上,德国、美国等科技强国在崛起时期都伴有诺贝尔奖获奖数量快速增长的现象。进入21世纪,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本文在对"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提出与实现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科技和人才3个维度对"日本诺贝尔奖计划"提出时的情况与我国现状进行了比较,并为我国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培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晓胜 《环境经济》2007,(11):46-47
"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以"能源与环境"为年度主题,诸位科学大师就全球气温变暖、节能减排、新能源等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7.
通过剖析大师主导的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学习模式的内涵,从扎实的理论基础、科技创新精神、科研团队精神、团队知识学习的控制能力等角度探讨了大师主导的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学习模式产生条件。  相似文献   

8.
到组织部工作这几年,笔者有幸参加了两次党员电教专题片评比,这对于从事电视工作十几年的我来说,能够有一个平台来锻炼和展示自己对电视的理解是一大幸事。尽管每次创作之前,都得起得早,归得晚,睡得迟,工作、学习与生活完全混淆到了一起,但对于自己深爱的工作,再大的辛苦,都是不会有丝毫怨言。在全国第八届党员电教专题片评比中,我的作品《家》获得了一等奖。在2006年9月份,福建省党员电教专题片评比中,我的作品《和谐从这里开始》获得特等奖、《我想入党》获得了一等奖。那么,这几部片子为什么能够获奖,我想内容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9.
纵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人们总是力求通过数理的思想与方法解决变化复杂的资本经济市场,对资本市场的资产定价给出更加合乎实际的理论方法,因此,金融经济学发展的主线总是围绕着这一点,近些年来,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贡献也充分说明这些,这给我国经济学学者研究探索以启迪。  相似文献   

10.
在日前举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企业家对话专场”上,一位嘉宾针对经济学大师和企业家们的发言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教育者和一个母亲,我知道如果要给孩子更大自由度,一定是在他有更大责任感的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家应当怎样培养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正在消失美国1987年在化学和经济方面获得了诺贝尔奖。物理奖是IBM实验室的科学家获得,医学奖是日本MIT的科学家获得。在过去25年中,美国人获得半数以上的物理、医学和经济诺贝尔奖,比奥林匹克奖章要多。但诺贝尔奖和奥林匹克奖不同,奥林匹克奖是在获得成绩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诺贝尔奖项的经济学和数学大师们就提出可将经济视为一个演化的复杂系统的思路。安德森(P.Anderson)和阿罗(K.J.Arrow)在1988年就经济可视为一个演化着的复杂系统的主题进行讨论,设想经济系统可能存在内在的核心动力机制,且这种机制可由少维变量和参量的子系统表示,支配整个经济的发展演化行为。钱学森教授也于1990年就复杂巨系统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诸多学者预测,在未来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中,许多问题都可能要以复杂性系统的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看中国经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经济学家何时能够问鼎诺贝尔奖?”已成为学术界和新闻媒体议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对此话题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则是,直至今日,中国经济学家连获得诺贝尔奖提名资格的也一个没有,更不用说去摘取诺贝尔奖桂冠。其实,与其炒作中国经济学家何时问鼎诺贝尔奖,倒不如认真反思一下中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经济学的“遮羞布”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匡博 《财经问题研究》2002,(10):F003-F003
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经济学研究的顶尖高手可以和从事物理、化学或生物医学等“科学”研究的杰出者一样获得诺贝尔奖,但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表示怀疑。在中国,经济学家似乎无法和自然科学家比肩,他们无法像美国的经济学家那样,可以和自然科学家一道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15.
李荣刚 《环境经济》2007,(10):54-55
作为获奖者之一,笔者有幸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获奖者一起,从7月29日至8月6日考察了日本的环境保护情况。其间所见所闻对我触动很大,其中最大的震撼来自正在兴起的日本生物质产业。生物质产业是以生物质(包括植物、秸秆、枯枝落叶、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机废水、微生物等)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它的神奇之处在于物尽其材,材尽其用,化腐朽为神奇,能够保护环境,缓解煤炭、石油、天然气日益枯竭造成的危机,从  相似文献   

16.
首届发展经济学论坛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于2006年4月22日-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会议由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主办。何炼成、林毅夫、史晋川三位教授获得了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在颁奖典礼上张培刚先生亲自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金,三位获奖者发表了获奖感言。在为期两天的首届发展经济学论坛上,包括三位获奖者在内的诸多专家学者做了学术报告。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获奖     
《财经文摘》2008,(12):18-19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最终结果于2008年11月23日揭晓,获奖者为95岁高龄的杜润生及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并获得由泰康人寿赞助的奖金50万元,这是目前国内金额最大的社会科学类奖项。  相似文献   

18.
从1994年三位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博弈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其中"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人们常常用其来分析很多实际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世界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比尔德研究路径,对67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经历做了整理,分析了获奖者的共同特征:初次发表成果相对较晚;在黄金年代完成主要获奖研究;从科学突破到获奖间隔近35年;锲而不舍、执著自己的创新理论。对其社会背景的分析表明,绝大多数获奖者有高等教育多学科背景,有博士学位,在从事获奖工作前经历过工作场所变动,并且分布高度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大学中。  相似文献   

20.
人物风云 从打铁铺到跨国集团,从宁围到世界各地,从农民到管理大师。鲁冠球,被视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为成功的企业家。他的话被尊为管理至言,他的战略目光、经营策略乃至为人之道,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成为产业精英学习与膜拜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