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茶有道     
偷得一闲品茶赏艺不但能陶冶情操,增添情趣,而且是当今快节奏紧张生活一种释放自我的方式。品茶的奥妙在于得尽其“无味之味乃至至味”中的精神,个中意蕴毋言。比如龙井茶,品的就是那种凌驾于俗品凡茶之上的太和之气;乌龙茶则要感受领略“岩骨花香”,品出独特的“岩韵”来。中国茶道博大精深,其实,真正的茶道是不可道的,正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相似文献   

2.
茶韵     
韵者味也。茶韵即各种茶的独特的韵味或风韵。善于品茶的人,都讲究欣赏茶韵,特别是名茶的独特韵味。如“铁观音”,有香高而秀,密底兰香的“观音韵“: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的“岩韵”台湾“东顶乌龙”有味浓甘润的“喉韵”:“凤凰单枞”有天然花香的“山韵”;“龙井茶“有香气清鲜而持久、滋味甘美醇厚的“风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白族三道茶     
白族文明史上,品茶清谈作为一种人们交往的方式和艺术,早在唐代的《蛮书》中就有记载。到了明代则成为了白族待客交友的礼节。四百多年前,徐霞客游大理时对这种品茶方式作了较完备的记述:“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密茶”。数百年来,这种茶道的模式代代相传,时时让人可以领受。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经济》2009,(5):83-83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被誉为“茶族皇后”、植物界的“大熊猫”、花卉中的“超级明星”。防城港市被称为“金花茶故乡”,集中生长着118万株野生金花茶,占全世界金花茶总量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中国,茶被誉为“国饮”。茶,是中华国字号的文化精粹。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茶文化的内涵不断扩展,茶品、茶具、茶艺、茶道……茶文化不仅局限于品茶之享受,更是审美的享受,精神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如果老爷子还在世,一定不会让我再做茶。”贾根社一边为客人冲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茯茶,一边缓缓讲述着自己鲜为人知的“茯茶人生”。贾根社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泾阳砖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之一,他称自己是第十二代传人。据贾根社说,他的父亲解放前就是茶厂老板,生意做得很大,在泾阳县和西安城里都有店铺,在湖南安化购置有茶园。  相似文献   

7.
唐宋茶产地和产量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宋时代,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作物的增产,为经济作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种茶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茶园的扩展,茶产地有了延拓,茶产量也呈同步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作为饮料的商品茶,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而“飞入寻常百姓家”。如米盐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消费刺激的双重诱导,促使茶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以数理统计的方式推算唐宋的茶产量,是十分困难的课题。这不仅因为有关唐茶产量的资  相似文献   

8.
丁严 《沪港经济》2001,(1):75-76
我没有想到天山商厦新任总经理会是一位女性,我更没有想到她看上去竟然是如此普普通通。 她叫郑秀娟,名字和她人一样朴实无华,她戴着一副很平常的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说话的声音也挺秀气,但条理分明,思路开拓,给人一种“秀而不露”的印象。她接受记者采访的开场白很有特色,“我们天山商厦‘十五’规划的思路是进行第二次创业,我们要用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让天山商厦攀上更高峰”。  相似文献   

9.
夕泠 《中国西部》2010,(8):90-93
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汉代就有“武阳买茶,烹茶尽具”之说。斗茶兴于唐盛于宋。时至今日,千年前的风雅盛世已渐渐远离人们视野。而茶,随着科技进步,品种愈盛且滋味愈纯,但要找回那一份宁静致远的品茶之心却愈难了。  相似文献   

10.
2015年4月9日晚,24岁的李雪芮说了一句很“重庆”的话:“我要做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重庆人,用我的名字书写这座城市的骄傲,铸就这座城市的荣光.重庆,雄起.” 那一天,她专程从北京飞回重庆,参加2012-2014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颁奖典礼. 羽毛球女单奥运冠军.谨此一项,足以让李雪芮的名字传遍世界. 其实,李雪芮更喜欢大家把她当做普通的邻家女孩.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饮以茶为先”,鸿兴泰抚顺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正是根据人们赖以生存的“食”和“饮”构筑起自己独特的企业主线,以独具特色的市场运营模式和服务质量将中华古老的饮食文化和现代生态食品奉献于人们,奉献给整个人类。鸿兴泰抚顺饮食文化有限公司,地处辽宁省抚顺市,是辽东最早赋有盛名的茶楼商号,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其注册商标为“鸿兴泰”。鸿兴泰的渊源清朝康熙年间,抚顺人张天鸿在盛京(今沈阳)开设张家茶楼,其茶以东北的玄米和江南的香茗以及长白山的奇葩合兑而成,芳香沁脾、提神清目,被盛京百姓视为珍品。1681年(康熙二十年),…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世界》2006,(8):116-117
茶是天赐灵物,尤其崂山之茶,素有道家仙草之说,珍贵非常。坐落在崂山脚下的青岛晓阳工贸有限公司,自1998年从事茶叶行业以来,致力于弘扬崂山茶文化,发展崂山茶事业,并与青岛茶叶学会合作创编了“崂山茶道”。在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下,晓阳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青岛崂山茶龙头企业”。产品和下设机构公司下设茶场、茶楼、崂山茗香风情园、“茗香谷”有机茶生态观光旅游基地。经过七年来的不断拼搏和进取,率先开发出了崂山花茶、崂山红茶、崂山乌龙茶、崂山道茶系列产品,丰富了崂山茶叶品种,填补了崂山茶业空白。尤其是依靠先进设备,优良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3.
1、技术背景"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需品,中国作为世界上茶的发源地和生产大国,古往今来创建了众多品质优良,效用卓越的名茶。黑茶,由于其在选料、制作、贮运诸多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且常饮用能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因此在六大类茶中占有重要一席,在黑茶中又以普洱茶及获砖茶最为有名,多年来都受到人们喜爱。茯茶以其特有的加工工艺,使其制作过程中能自然生成俗称"金花"的金黄色小点,实质上是一种益生茵的抱子襄,学名叫冠突散襄茵,使得获茶  相似文献   

14.
茶是中国的国饮,人们日常生活中就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近年来,有关茶的健康效用被广泛宣传,喝茶、品茶又在现代都市中兴起,成为时下流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消费的新潮流。在这一市场背景下,茶庄、茶坊、茶叶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涌现。  相似文献   

15.
杨毅 《今日重庆》2006,(7):56-58
“根本看不出她对我有什么特别的好感。但我知道,我已经爱上她了。”“我们在中国结婚,朋友不多,婚礼很简单,但很温馨。”“一直将爱妻的照片带在身边,想念之时就会拿出来深情地凝望。”“这可能是我有生之年最后一次来中国、来重庆了,心情有兴奋也有伤感。”  相似文献   

16.
林元亨 《中国西部》2011,(24):172-177
灵子的真名叫詹灵娟,但我们常常忘了她的名字。我们都喜欢叫她“灵子”,闵为她的灵气,因为她的假小子性格,但更因为她的画。灵子是我们一帮朋友的欢乐丸子,有她就有欢笑,有她就有好菜吃,有她,几个懒^、就可以把她的泡菜洗劫一空地带回家。在生活中,灵子就像一个天使,在成都的某个画家村,她是上天赐予这群和民T相依为邻的画家朋友们的礼物。画家悟刚说得好哈:“有灵子就有饭吃。”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代表许光萍,是江苏徐州市排水维护公司党支部书记。在偌大个徐州城,她的名字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她出名的时候,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水道工人,是后来赫赫有名、有“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的“徐州下水道四班”中的一员。 当记者采访许光萍的时候,正巧中国矿业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前来报到。许光萍说,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愿意到四班来工作,说明四班有吸引力,也使四班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年龄也从原来的平均45岁变化到现在的32岁。党和人民给下水道工人很多荣誉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现在虽然是一名党支部书记,但我始终觉得我仍然是一名下水道工人。我只有和工人们  相似文献   

18.
勐海访茶     
<正>真正深入勐海,是这次勐海第九届茶王节,从凤庆到勐海470公里路不算遥远,但我感觉仿佛是在接近梦的地方慢慢穿行。贺开品茶一场秋雨先我抵达贺开,清理了古茶园的积尘,再把一条路洗得油光发亮。万亩古茶林,我不能对它们逐一问候、拜谒,我只能站在最古老的一棵老茶树前,  相似文献   

19.
离开西宁,我沿着羌中道南线来到茶卡。茶卡是柴达木盆地的东大门,因为它有盐,有丰美的水草,是古代商队穿越羌中道歇脚打尖的好地方。茶卡,对我这个“老柴达木”来说并不陌生,开会、出差、休假,不知路过多少次,我知道它的藏语意思是盐湖边,蒙古人称之为达乌松戈威,意即盐戈壁。但始终没有真正认识它,直到这次才恍然有所悟,真有“不识庐山”之感!我一踏上这块温馨的土地,眼花缭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品茶,能够怡情养性,因为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