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步百老汇     
韩永飞 《中关村》2008,(9):92-93
记不清第多少次驻足曼哈顿了。我还记得1992年第一次来是从德国飞到伦敦,从伦敦飞到JFK机场,走出JFK时,看到美国警察的无状无形,感到他们比欧洲警察逊色的多;还记得2005年来的时候,每个地铁站都钻出来看看,有意思的地方就走走;还记得2007年来的时候,驾车陪女儿走遍每个可到的角落。这次开会之前,我就打算步量曼哈顿的每一寸土地。  相似文献   

2.
林喆 《中关村》2015,(2):80
这种创新式的软硬件结合的模式,与小米的硬件铺路,通过系统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完成生态布局具有高度的契合性。1994年,高中毕业后我就直接开始创业了。那年我19岁,到现在整整20年。我第一次创业是开了一家电脑销售公司,业绩最好的时候,单月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后来又开始涉足POS收款机。我记得,当时一台IBM POS收款机要3.8万元,国产的一台也要2.8万元。我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于是决定DIY POS  相似文献   

3.
沙淼 《中关村》2013,(9):60-62
七年来,"中关村论坛"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以高屋建瓴的年会主题,共同探讨科技创新的开放与合作、全球创新资源的流动与重组等话题,已成为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交流平台。七年的坚持,让人们深刻领悟了"中关村论坛"的魔力。犹记得,"2008年中关村论坛"闭幕后,时任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接受本刊采访  相似文献   

4.
“自由谭”以语言犀利,观点尖锐而动人,看《中关村》杂文大呼过瘾!这是我和同事共同的感受。记得我们刚进公司的时候,虽然彼此的专业知识还算可以,但对我们所工作的地方——中关村却了解甚少。一次偶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大概是在三年前.我记得凤凰卫视电影台在做预告片的时候,连续用了好几个镜头,每一个镜头中都有一片海.  相似文献   

6.
王卫 《中关村》2014,(12):74-74
1993年,我在广东顺德创立顺丰速运公司,那时我才22岁。记得当时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背着装满合同、信函、样品和报关资料的大包往返于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那时的我根本就没有想到,顺丰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00亿元,估值320亿元,成为可以与中国邮政EMS抗衡的民营企业。尽管公司取得飞速的发展,但只要三个月没有创新和变革,我就会有危机四伏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在中关村转型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之时,我深深感慨到:“聚焦微循环,重在品质升”将是中关村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记得在我5、6岁的时候,大约在1963年左右,我学会唱了第一首中文歌曲,“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大约在1972年左右,我学会唱了第一首英文歌曲,“ABCD……”26个英文字母歌。  相似文献   

8.
冯永锋 《中关村》2009,(4):42-45
一个女人重要的十五年 2009年的春天,北京的植树运动已经开始了。 2008年4月,我认识了一个人,一个北京人,一个过去很像暴发户,过后很像山大王,如今很努力地转化为合格的环保主义者的女人。  相似文献   

9.
三星的奇迹简直被营销人员奉为圭臬,每一段时期总要拿出来讨论一下,特别是当2008年奥运迫近时,这个几乎靠体育营销翻身的品牌,又再度被热谈起来…  相似文献   

10.
萧惑之 《中关村》2008,(2):106-109
去岁圣诞节那天,《中关村》执行主编马文良先生,送我一部新书——《曾经风雅》,作者张昌华,我过去曾拜读过先生的《走进大家》。我读书有先翻版权页的习惯。一眼就看见出版时间写着:2007年9月第1版,2008年1月第2次印刷。其实,距离新岁还有一段光景,“走在时间前面”的书商,已经提前进入2008年。给我们送来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1.
在编写2007年交通机电产品扫描这个专题的时候,我看着产品厂商给我提供的产品介绍,总是难免想到自己开车行驶在路上的情景,这些产品似乎就在我身边。就让大家跟着我的想象一起上路吧! 7:30分,发动汽车,2分钟后驶过第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抬头就能看到摄像头正在监视着每辆穿行路口  相似文献   

12.
夏颖奇 《中关村》2012,(2):111-111
有一点年纪的人都记得,1976年的1月8日是一个极其寒冷的日子。那一天从广播里听到总理去世的消息,我与几个同学梦游般地赶到天安门广场,空荡荡的广场空荡荡的心,那感受什么时候想起来都犹如昨天。  相似文献   

13.
报纸的进化     
贺铭 《中关村》2005,(12):112-114
真没想到,在美国工作生活了16年之后,我又和离开中国的时候一样,拎着两大箱子回来做海归了,而且是到人生地不熟的深圳创业。我担任总经理的公司刚刚开张,互联网还没开通,我又受不了网吧的烟味和嘈杂,只好倒退十年,重新靠报纸来了解身边这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自打1988年出国以后,快16年没有机会认真读中国的报纸了。刚到深圳的时候,买的都是本地报纸,看了几天,总觉得自己无法适应现在时髦的文风笔法,而且对新闻选材角度也难以认同。记得一位新闻界前辈说过,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因为新闻也是以稀为贵。尽管人咬狗的事罕见如凤毛麟…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08,(4):13-13
审计署长李金华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他自比为“国家的看门狗”,在老百姓中有极好的口碑。他替纳税人看着管理国家的部委怎么花钱,他和他的战友们恪尽职守,帮助咱们老百姓看好共用的“钱袋子”。审计署长这个部级“大官”,名声好听,其实是个极易得罪人的差事。李金华在位10年,铁面无私,敢讲真话,享誉“真言勇士”的雅号,自有其因。他在离任感言中动情地说,“我在工厂的时候,全厂职工拼死拼活,干一年,最多有二三百万元的利润。1985年,我到了审计机关,一看,有些部门一出问题就是几百万、几千万,心里很不平衡。当时,我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用四个字来说,就是‘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勒川 《中关村》2007,(3):42-46
又到汽车市场盘点的时候,纵观各大汽车品牌的市场表现,东风标致携旗下的两款产品307和206,在2006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再创佳绩。据悉,在过去的2006年,东风标致汽车销量达81279辆,同比增长101.25%,不仅圆满完成了年初的产销计划,而且与产品投放头年2004年的1.2万辆和2005年的4万辆相比,销量实现了连续两年翻一番。这一成绩  相似文献   

16.
苟耕田 《中关村》2005,(8):60-60
2004年的第一场“审计风暴”,让中国的老百姓高兴了些时日。人们至今还记得掀起风暴的主角国家审计署长李金华的“豪言壮语”:“我们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科学勇士赫胥黎,为捍卫达尔文学说,高傲地宣称“我是达尔文的斗犬!”这两个以“犬”自喻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7.
"我为什么上来就感谢这个时代呢?是因为我们真的有很多自由的空间,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我的创业故事:创意中国首先感谢这个时代,特别是感谢中关村这个地方,让一群有想法的人,一群愿望创造自己理想生活方式的人,有了很好的机会和环境。1994年,我开始正式创业,就是在海淀。当时我们创业主要做一件事,就是围绕企业,做企业形象设计和咨询服务几个方面。我们的创业历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正好也折射了20年来中国市场化经济发展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俞永福 《中关村》2013,(4):80-80
2006年年初,我第一次见到了今天在UC创业的两个搭档何小鹏和梁捷,当时我还在联想投资,而他们正在找投资。接到他们递过来的名片,我愣了一下:两个人名片上的Title怎么都是副总经理?我马上就问总经理是谁?他们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实际上,何小鹏和梁捷就是公司的负责人。之所以都印"副总经理",有两个考虑:第一是见客户的时候,如果有些问题不好当场拍板,可以说"我们再回去跟老大商量商量"。更关键的是,他们觉得两个人都是技术出身,未来需要找到一个在战略规划、经营管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大概是在三年前。我记得凤凰卫视电影台在做预告片的时候,连续用了好几个镜头,每一个镜头中都有一片海。那片海,蓝得就像今天的天空,安静得让人眩晕。 影片中,男孩拿着冲浪板一次又一次的冲向大海。梳着干净马尾辫的女孩,一动不动的注视着他。整个画面都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2009,(2):30-33
中国经济起飞30年 《中关村》: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发30年。许多年以来,我们都在谈北京是“世界革命中心”和“政治中心”,可是如今谈论更多的是北京已经成为“经济中心”,这个观念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