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牧歌 《中关村》2010,(10):96-97
随着大西山旅游设施、接待设施的相继建成,一个集休闲娱乐、养生健身、生态体验、激情运动、文化探寻、会议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形象已初步确立。  相似文献   

2.
程桔华  朱万峰 《中关村》2012,(11):48-49
《中关村》:您怎么看待“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地位? 朱万峰:“三山五园”,是明清皇家宫苑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见证了北京800年的古都史。从海淀区来讲,它是海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典型代表。也是海淀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北京市来讲,它是组成北京古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代表了古都文化最辉煌最璀璨的历史,确实是北京的“文化绿肺”,也是古都北京的DNA。  相似文献   

3.
卫薇 《中关村》2013,(1):122-124
“海淀已经开始探索一些超越观光之上的深度体验游和一些专项游,如工业游、科技游、修学游、中医养生游、农业耕读游和生态休闲游等。”  相似文献   

4.
王岳川 《中关村》2004,(7):111-113
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表征,其话语兴衰同文化命运紧密相连。当代中国文化受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艺术的影响,出现了诸多与西方文化相整合的踪迹。然而,随着后殖民主义问题的敞开和当代东方话语的觉醒,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未来世界文化不是一种平面化的文化,不是后殖民单边主义文化,更不是一种所谓全球化的霸权主义文化。相反,未来文化只能是多元互动的文化,一种对话的生态主义文化。这一语境将使新世纪中国文化出现一些新的发展空间和话语症候。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王岳川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美学,西方文艺理论、当代文化研究和批评的教学和研究,承担全国性  相似文献   

5.
刘占远  张勇 《中关村》2004,(12):110-111
大连——一个永远的城市之梦80年代初行大连的美好感觉至今无法忘怀,有时甚至有一种怀疑,怀疑那是否是一个曾经拥有的经历。我主观地给城市附加了一个定义,那种代表欧洲美学的建筑形式构成的城市才是城市。虽然听起来有些幼稚,但能够看到欧洲文明登陆东方所产生的视觉迷恋。幼时,确实给城市制定了这样一个概念,在我的记忆里北京留给我的那些洋建筑印象先入为主地统治了我的心灵,这能反映出欧洲完成工业革命后以及连带着的宗教文化输送到遥远的东方古国所产生审美猎奇。如同那些习惯了自身文化城市的西方人在看待北京的绣楼、端庄的四合院,同…  相似文献   

6.
10年前的5月,《中关村》杂志呱呱落地。当年,我在创刊词中写道:《中关村》与中关村同名,《中关村》是中关村的窗口。《中关村》笃志要与广大读者一起,共同营造"鼓励成功,容忍失败,崇尚创新"和"科教兴国"的文化氛围,努力倡导新时代的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追求创新,追随卓越,追寻人本,全方位关注中国及世界知识经济前沿最新发展,探索和实践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文明精华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毛志成 《中关村》2006,(11):118-121
“东方”与“中国”是近义词,甚而是同义词。因此,东方文化与“中国式”的文化(或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很多时候是同义的。走近、走进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对研究东方文化的西方人很重要,对我们中国人自己尤为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己假如对东方文化本身不作趋近式的、入实式的触摸,非但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强势与弱势,而且必然在“与国际接轨”的文化活动上大走弯路或误入歧途。为此,我们必须首先看明白“中国式”文化的基本骨架和基本魂魄。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源于人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上的“中国式”。化简一点来说就是:要…  相似文献   

8.
王岳川 《中关村》2004,(1):112-114
近年来报刊上有一些文章,对季羡林先生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文化复兴”等说法提出了批评,坚持全盘西化立场,反映出当代知识界对中国现代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不认为季先生的看法“可笑”,倒认为是可爱。它体现出一种本土家园意识和人类资源共享意识。因为我们不能老依赖别人,靠知识输血过日子,也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长点。全盘西化或只想脱亚入欧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不赞成全盘西化——在全球化同质化中还有一颗中国心。正如李慎之先生说:“我是一个一直做着‘中国文艺复兴之梦’的人。我希望且相信,中国文化首先是哲学会在21世纪有一个大的发展。不过,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中国文化自己必须要下一番去腐生新、推陈出新的功夫,要能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首先是要能包容、消化一直超越、与自己对立了这么些年的西方文化。”我提出不同于上面两种看法的“第三种”立场,即倡导“发现东方”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缪印堂 《中关村》2008,(8):104-105
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由于中国毛笔、宣纸、墨砚的发明,为水墨画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是中国艺术家对世界文化宝库的重大贡献,干百年来它影响着东方的绘画艺术,也逐步走向世界,成为我们一种“软实力”,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所共享。  相似文献   

10.
晋文 《中关村》2006,(5):106-106
2006年春天,中国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军号角。中关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自主创新的策源地,早已将“追求创新,鼓励创业”作为自己的文化精神,并为此拼搏冲杀了20多年,创造出联想、四通、方正、用友、新东方、汉王笔、中国芯、小灵通、商务通、金山词霸、爱国者、非典疫苗、神州六号、新浪、百度等一大批标志着中国科技、文化、教育最领先、最高端的民族品牌,诞生了陈春先、王选、柳传志、段永基、俞敏宏、杨元庆、王文京、王永民、刘迎建、邓中翰、李彦宏、韩永飞等一大批站在中国科技、文化、教育最前沿阵地的创新英雄!…  相似文献   

11.
大西山新的旅游发展战略应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兼顾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应避免旅游规划中容易出现的一味求高、求大的趋向,不追求高端消费和大型娱乐项目,也不追求成为国家或世界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陈名杰 《中关村》2012,(8):16-17
眼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样的概念屡被提及。乃至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改革总目标里。事实上,无论从文化起源、文化传承、文化影响还是文化贡献上讲,中国本身就是个文化大国,更是一个文化强国,但由于近代以来吏治腐败,国力衰微,民生凋敝,我们在理论上开始出现偏差,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本土文化的腐朽和没落。于是整个民族陷入严重的文化混乱和文化;中撞,文化自信危机成为中国人无时不在的内心焦虑,及至到当追逐物质的欲望膨胀到极限时,我们的文化救赎已难以矫正那些扭曲污浊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卫汉青 《中关村》2012,(11):5-5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城市不仅仅是人群集中的居所,它的内涵其实就是文化:建筑文化、环境文化、园林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校园文化、科技文化……不仅镌刻着人类共同的记忆,还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今天我们创造、继承和延续城市文化,不仅要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依托历史,还要在文化创新上阔步前行。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应该认真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谭维克 《中关村》2009,(1):40-41
海淀作为文化大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厚重,文化市场广阔,文化需求多样。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更有责任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当好排头兵。我们要通过“2008海淀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进一步凝聚区域的各界力量,共商文化发展大计,共谋文化繁荣之路,努力打造海淀新文化,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海淀由文化大区迈向文化强区。为此,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是千百年来智慧勤劳的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文化创造成果之一,是全人类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美丽窗口,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精致名片。  相似文献   

16.
明星 《中关村》2014,(11):80-83
商学院应该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背景,兼容并蓄东西方管理文化成果,构建具有东方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管理实践模式。" 商学院过去10多年来高利润的美好时代即将结束,在未来5到10年内,美国将有50%的商学院倒闭,现已占全球商学院总数一半以上的亚洲商学院,也应思考自己的发展之路。"一时激情千层浪,这则新闻印证了商学院教育繁荣的同时,也正卷入沙里淘金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17.
明星  张越 《中关村》2011,(10):106-106
西山是一部史记,是北京人的学校,是游客增加文化、艺术素养的大课堂。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其王气自西山一脉。海淀区政府主办的“2011西山文化休闲旅游节”,以“西山慢生活健康加油站”为主题,把西山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人文魅力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推介给北京市民,让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衔接,让人们在“慢生活”中找到平衡,让生活变得更细致优雅。让游客在“慢”的旅程中体验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周树鑫  李政 《中关村》2004,(9):30-31
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文化传承,几千年的历史时空,很难判断我们文化的根究竟在哪里,我们的文化主流在哪里。如果说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寻根文学让创作家实现了文化的寻觅冲动,并因此影响了世界各自民族的文化发展态势,但对于中国而言,却没有这种效果。其实,我们很难苛责相关的文化工作者,太长的历史往往无法描述、无法一言以蔽之,而且在文化描述与跟踪中很难把握宏观的历史视角,于是文化的主流趋势往往无意中被回避,在明确缺乏的指引情况下民族陷入发展的疲惫状态。今天,我们不打算在地域性或地理性的文化上过多地着墨,所以长江文化、黄河文…  相似文献   

19.
李政  王大禾 《中关村》2004,(8):57-58
文化是很虚的东西,但重视文化建设绝对不是文化虚无主义。每一种文明,最后都要在文化上进行总结才会有历史与传承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恰恰是人类文明的载体。那么,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它正在形成和催生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这种文化会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为此,本刊走访了CBD、金融街、中关村海淀园和总部基地。多元文化的统合点CBD地区在建筑文化和人群结构上,国际化十分明显。一些硅谷来客称,这里没有北京其它地区的土气,因此能够成为北京的国际化门户。其实,这与其毗邻大使馆区,有一种历史的积淀…  相似文献   

20.
陈名杰 《中关村》2013,(12):24-24
在北京植物园及周边地区,还有众多曹雪芹足迹所至的遗痕,以及清代旗营文化、满族文化、西山民俗文化、皇家园林文化、佛教文化、皇族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遗存,需要进一步得到保护挖掘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