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文良 《中关村》2013,(3):52-55
"我很喜欢朋友送给我的一幅字,‘平等如意’。有些事你不做,就不会改变;只有尝试了,才能有机会影响其他人。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企业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冯戴菊  白桦 《中关村》2006,(5):78-82
“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开始听到这句话时我一愣,半个小时,不管对什么样的采访高手,也似乎不够的啊。有时候,甚至连人家姓甚名谁籍贯出生血型履历婚否荣誉啥的都没问清楚,时间就咔的一声到了。如果期间再接几个电话,再有几个人过来打几个岔,或者不期而遇某个老朋友,提到某个热闹时兴的话题,也许我连“小叩柴扉”的余地都不存在了。好在才让是个有名气的人,好在我深知基础数据在网上都会有,好在安泰科技是个上市公司,企业有定期的报告,股票市场有横着杀出来的一些“市场分析师”,好在我在中关村也算混了快十年。那么半个小时,对我来说也是…  相似文献   

3.
俞敏洪 《中关村》2012,(6):112-112
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的期待,对未来的事业、成就和幸福的追求。在期待美好未来的同时,每个人都要避免看轻自己。面对未来时,我们最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大的作为;另一个是料定别人不会有作为。我在北大的时候就犯了第一个错误:我断定自己这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出息,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农民,  相似文献   

4.
在创业的过程中,能活5年的初创企业基本上不会超过10%,活到7年以上就是1%—2%,我们现在活了7年了,很不容易。成为牛人才能和牛人做朋友2 0 0 6年1 0月份,我在北大读EMBA,那时跟一百个同学们坐在一起突然发现怎么大家都比我有钱啊!这帮人一个个不是身价几千万就是几个亿。我是做IT的,我们班还有一个做IT的,就是纽曼的老板,他也比我有钱,他是我北邮的师弟。在2005-2006年的时候,我之所以敢出来创业,就因为我的师弟都比我厉害了,让我备感压力。那时候和身边的朋友们一比,我混的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06,(5):35-35
刚才主持人也说了新东方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感到很高兴。也许我们会有勇气,也许我们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有所作为,把新东方在未来真正建成一所好的私立大学,现在还不敢说。但我们会一直努力。在我们新东方一直有一首歌,是从来不敢忘记的,就是在年轻时听到的一首歌叫做“永远相信未来。永远相信梦想”。面对中关村、中国的现实,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重任,我觉得中关村像根扁担。  相似文献   

6.
张永利 《中关村》2004,(8):44-44
对于公司是什么,资本方和创业者的认识是明显不同的。资本方看重的是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的价值。企业是“商品”,可以买卖,一旦这个“商品”失去价值,就可以放眼其它的“商品”了。而对创业者来说,企业就是事业,是未来,他们看重的是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渴望企业做大,做成功。企业的成功就是他们人生的成功。资本,对于创业者来说,即爱又恨。  相似文献   

7.
微语录     
《中关村》2012,(10):97-97
我不知道中国经济,好多政府官员说是硬着陆。但是我觉得未来会面临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我想每个企业都应该做好准备。有一些企业是活不下来,有一些企业要被重组,而且只有经过这个洗牌之后,中国未来才可能有更好的增长潜力。——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  相似文献   

8.
"我为什么上来就感谢这个时代呢?是因为我们真的有很多自由的空间,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我的创业故事:创意中国首先感谢这个时代,特别是感谢中关村这个地方,让一群有想法的人,一群愿望创造自己理想生活方式的人,有了很好的机会和环境。1994年,我开始正式创业,就是在海淀。当时我们创业主要做一件事,就是围绕企业,做企业形象设计和咨询服务几个方面。我们的创业历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正好也折射了20年来中国市场化经济发展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程桔华 《中关村》2006,(12):66-69
这是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年代,人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力求在业界立于不败之地。你有你的锦囊妙计,我有我的葵花宝典,你用你的创意织出锦绣河山,我用我的点子绽出山花烂漫……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比的是智慧,拼的是策略,输在过去,赢在未来。他们经营的企业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拼搏过程折射出的哲理一样: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他们成功的因素不一样,但是他们成功背后所蕴涵的实质一样: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具创新思维的人!果敢与智慧兼具,沉着和细腻并存,认准了方向,就坚持到底,这就是栾润峰,金和软件总裁,由他独创的“精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聚焦中关村     
《中关村》2008,(6)
做强中关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冀朝铸(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顾问)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发展从今天开始将翻开新的一页,中国自主创新事业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开端,我感到特别的高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  相似文献   

11.
李善友 《中关村》2013,(4):78-78
最近我遇到一家特别有意思的企业,创始人宗毅是我在中欧的学生。他的企业叫菲尼克兹,做了十多年,有1000多员工。以前,他们向欧洲出口空气源热泵,现在转向国内市场做其他产品。不过我想说的重点不是这家公司的业务,而是这家传统企业的管理经验。宗毅把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引入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当中,解决了处于成长期的制造型企业如何持续发展、创新、打破官僚机制等问题。而这几乎是所有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宗毅的经验值得很多创业者学习和借鉴。大概在5年前,他遇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名销售骨干创造的业绩相当于公司全部销  相似文献   

12.
“沟通?不过是打打电话、开开会吧。”如果你这样想,你就和全世界95%的人一样,都错估、低估了沟通的方式、价值和对企业未来的影响。如果不是,那么你和世界另外5%的人,和《信息产业报道》一样,在学习、适应并且使用新的沟通方式,来应对未来的商业世界的爆炸性变化,谁是那百分之五?他们是——微软、思科、联邦快递、中国移动、SOHU.com……还有你  相似文献   

13.
冀朝铸 《中关村》2008,(6):36-36
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发展从今天开始将翻开新的一页,中国自主创新事业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开端,我感到特别的高兴。  相似文献   

14.
现在国外的物流企业大多已提供标准化服务。今天我在这里谈到标准化物流服务,主要针对目前中国的物流企业服务现状发表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举个例子:现在大家都已经对肯德基和麦当劳很熟悉,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有他们的身影.不是他们提供的食物有多么的美味,也不是价格便宜,更不是营养丰富.但是为什么吸引那么多人呢?  相似文献   

15.
在电信代理商领域摸爬滚打三年之后,李生(化名)感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他手下有十余名员工,主要做宽带接入的代理。“你很难想象这个行业的竞争有多残酷。我现在只看到从这个行当里消失掉的,没有看到新进来的。”李生说。让李生感到危机还有来自中国电信的压力。“电信在规范它的代理商。小的代理商很容易就并到大的代理商下面去, 你要不乐意就只好不做了。半年多以前就开始这样了。”李生说。为了渡过难关,他  相似文献   

16.
程桔华 《中关村》2014,(4):70-72
2014年是刘淮松任职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股份)总裁的第十四个年头。十四年对于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一段不短的历程。在这段风雨兼程的历程中,刘淮松带领太极人熬过股份制改革的艰难期、经历过企业上市的辉煌期,如今又踏上新征程,开始了第三次创业。2012年,太极股份发布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提出以“做中国最优秀的it服务提供商”为愿景,实现百亿企业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7.
e化的时机     
Internet 越来越普及,无论大人小孩,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知道有个东西叫 Internet。精明的 IT 商人绝对不会放过这样一个赚钱的机会,所以它们利用各种媒体对企业进行立体式的狂轰乱炸,“e 化”这个神秘的字眼一次次在媒体上露面。这时我们想问:企业 e 化了就一定生存吗?e 化是不是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8.
董明珠 《中关村》2014,(11):74-74
在去年年底的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大会上,雷军和我打了10亿的赌局,称五年内小米销售额将超过格力。对于这个赌注,我首先要说的是,空调不是一个传统产业。一个企业要有创新力和技术突破,才会有竞争力。我认为格力跟小米之间,并不是互联网跟传统产业之间的较量。格力是按照百年企业的思路去做的,而不是强调每年能够赚多少钱。我觉得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这就是格力的竞争力。格力的很多先进技术都是"80后"的研发成果,我认为他们就是竞争力,这也是格力跟很多企业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流的不断发展,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物流和仓储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要想在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就需要转向另一个利润源泉——物流领域。  相似文献   

20.
明星 《中关村》2013,(9):84-87
真正的创业者要转变成企业家,必须变回创业者本身。"未来20年,我不提退休两个字,一定保持我的创业精神。"这是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向集团员工做出的承诺。46岁的他给员工勾勒的企业愿景是——"将复星做到全球平台",它也是郭广昌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