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彬 《中关村》2023,(3):18-19
<正>岁月悠长,带着温暖的光,在变老的经年中凝聚出智慧的光芒。对于张晓红来说,这束光是初心,是恒心,更是她愿用一生都做知识产权守护神的决心。北京,三月,已经是春风拂面。坐落在海淀南路甲21号的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B座七楼,出电梯右拐,进门首先看到的是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摆放在展示柜里的一系列资质和荣誉,其中就有中关村协同创新学院颁发给被采访对象——张晓红的特聘讲师证书。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 C 座22层的一间简朴大方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此次中关村科技园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的总策划,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袁方。此前就听说过袁方是去年北京轰动一时的“中关村十大 IT 企业海外招聘活动”的组织者,一直无缘见识。因为事先知道一小时后袁方还有一个会,所以不待寒喧,采访很快就进入主题。从北京市委机关出来创办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差不多4年的时间,袁方最大的感受是:中关村是北京乃至全国的人才高地,可谓是人才济济。挂牌于2000年1月10日的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是北京市唯一一家有  相似文献   

3.
王钧  明星 《中关村》2012,(12):86-91
2012年9月13日,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中关村论坛年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才分论坛,今年选择"吸引国际高端人才聚集的要素"为主题,探讨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问题,这对北京甚至全国来讲都是至关重  相似文献   

4.
传统三强之争 北京最大的软件公司大都散落于中关村及其附近.金山在中关村附近翠宫饭店的写字楼里扎营,瑞星零星地分布在中关村租金最昂贵的中科大厦的好几层,另一家老牌的杀毒软件企业江民公司则在中关村入口处由厂房改造的大华写字楼里.三家公司呈品字型.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视线     
萧惑之 《中关村》2012,(12):18-19
北京市委常委陈刚谈中关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善之区任重道远,中关村示范区责无旁贷。北京市委常委陈刚接受记者采访解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谈到中关村如何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时,提出"四个方面"的举措。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站在全球的视野,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关键技术靠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11,(7):14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最亮丽的北京元素莫过于"把中关村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中关村总收入将达到10万亿元。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借力中关村的"五大优势"并落到实处。一是"创造并积累了多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7.
金海 《中关村》2014,(8):42-42
北京发展软件产业具有着不可复制的土壤和环境,这是市场因素选择的结果,就像硅谷于美国软件产业,新竹于台湾电子产业一样,市场因素决定北京中关村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圣地。中关村承载着"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更孕育着把"中国硅谷"变成"世界硅谷"的力量和梦想。北京中关村的软件产业正在由大变强,产业话语权和技术主导权正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15,(1):19
《北京日报》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关村西区广场,金色"创新螺旋"即将褪去地标光环,取而代之的是创业大街南端一块巨型LED大屏。这块覆盖楼体的巨型大屏将专为创业公司发布奇思妙想和创新产品。弹指一挥间,中关村已经走过海归创业高潮,迎来本土创业的井喷。2014年中关村新增9000家创业企业,全国天使投资案例北京占到52.8%,已披露金额更是占全国61.2%。因为完全市场化腾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12,(9):92-92
2012年8月15日,2012年度中关村十大系列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及启动仪式在北京湖北大厦隆重举行。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以及相关承办单位负责人共同启动了本年度中关村十大系列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0.
最近,参加了中关村“双优”评选活动,许多在座的朋友都是中关村成长的见证人,这让我想起中关村的发展过程。从1980年10月陈春先创办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到今天中关村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如果说从中关村实验区的建立算起,到现在也有15年了,整整15年。今天来说,回忆过去,总结经验,瞻望未来,商讨对策,对中关村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23年应该说是非常短暂的,但又是漫长的一段历史。23年中关村地区走过的路程大约分为三个段落。从1980年陈春先创建第一个民办企业,到1988年之前这一段,是中关村电子一条  相似文献   

11.
追忆中关村     
中关村已经发展了25年。现在的中关村已经不是最初意义上的中关村了,现在的中关村范围很大,但不管怎么发展,它的根子还在原来的地方。中国科学院的体制是苏联的体制。建国后,我们处于全面学习苏联的状态,所以当时我们就按照苏联模式把专家集中起来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中科院选址中关村首先是因为中关村地处北京西北郊,  相似文献   

12.
与寿国梁约了采访,是在中关村留学人员发展大厦里。一见到发展大厦,就喜欢上了它与众不同的朴实风格。想着寿国梁该是怎样一个奇俊人物,待见面时,发现他给人的第一印象竟和他所在的发展大厦如此的逼近——朴实、自然、平静得近乎老实,周身仿佛没有一点天才、鬼才的光芒闪耀。只有透过他那双深邃的眼睛,翻看他侵淫日本 IT 界18年的履历,数着他那100多项发明创造,你仿佛才能从他波澜不惊的外表下,体会到他心中滔滔的洪流、“诡异”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产业报道》2003,(6):38-39
4月28日,北京中关村联想大厦前,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将绘有联想新标识“Lenovo联想”的旗帜缓缓升起,这标志着联想集团全球品牌新标识切换项目正式启动,Lenovo从此将取代Legend成为联想品牌的新标识,并已在全球范围内注册。联想集团总裁杨元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15,(1):19
2014年12月23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以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研究支持中关村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措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部际协调小组组长万钢主持会议并讲话。万钢指出,中关村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上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为全国范围内实施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集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16.
张越 《中关村》2015,(4):26-28
在过去的5年里,中关村发展集团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这些脚印如同一个个创新的印章盖在了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的沃土上,让中关村更具魅力,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炫目夺人!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中关村发展集团已经走过了整整5年。也许这5年的生命历程并不算长,甚至它才刚刚迈开步子,却出乎人们意料地踩下了几个深深的脚印。这些脚印如同一个个创新的印章盖在了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的沃土上,让中关村更具魅力,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炫目夺人!这5年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坚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引领发展"的理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讯     
《中关村》2014,(11):78-79
全球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4年10月29日,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由中关村智汇产业技术研究所、汤森路透、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联合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战略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18.
李政 《中关村》2004,(3):59-61
2004年2月21日,中关村科贸电子城正式开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卖场,中关村科贸电子城将会开启电子市场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电子市场的聚集效应会充分体现;在这个时代,会产生电子市场的共赢机制;在这个时代,中关村会对北方电子市场进行有意识的经营……所有这些都因为一个女士的作用而更加明晰,这个人就是中关村科贸电子城总经理祁燕。  相似文献   

19.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8,(4)
中关村20年发展规划: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关村成立20周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面总结中关村20年的经验,制定中关村后20年的发展规划。为此,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认真总结和研究了中关村园区20年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园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做出中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2007,(10):98-101
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从四通打字机到激光照排术,从紫光扫描仪到"星光"中国芯,从搜狐到联想百度……今天的中关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域名称,它已经是象征着我国科技前沿的一个品牌,被公认为"中国硅谷"。为纪念和回顾20年风雨历程,9月15日,由《中关村》杂志和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关村:20岁正年轻"主题展览在华润置地·橡树湾项目现场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