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观·国内     
《首都经济》2014,(2):10-10
六成经济学家预计2014年GDP增速7.5%左右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的针对百余名经济学家所作调查显示,24%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三个月我国经济处于上升趋势,六成经济学家认为2014年GDP增长速度7.5%左右。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走势良好,呈稳中求进之势。  相似文献   

2.
张卓元 《改革与战略》2010,26(7):182-186
为检阅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中国经济学界的理论进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等权威专家学者主编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已于2010年1月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100名对中国经济学有影响的老中青三代经济学家的理论贡献和学术思想。人本经济学的倡导者之一常修泽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贡献入选《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第2卷)。该书在概括常修泽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贡献时,特别把他提出“人本体制论”,尝试建立“人本经济学”列为第一贡献。现征得常修泽教授的同意,将《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中有关常修泽教授的部分转载,以进一步推动“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并回应热点问题。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近期,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也显示,2015年四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3.52,与上季度基本持平,86%的经济学家预期2016年GDP增速在6.5%至7%之间。  相似文献   

4.
作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元老”,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普被舆论称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大力士”,并且因为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经济学家,一个睿智和良知兼备的学”,两度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今年“两会”,吴敬琏再度出现在记面前,针对镜内外百余名记的关注和中国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5.
作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元老",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被舆论称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大力士",并且因为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经济学家,一个睿智和良知兼备的学者",两度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今年"两会",吴敬琏再度出现在记者面前,针对境内外百余名记者的关注和中国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6.
思宇 《中国经贸》2009,(19):48-48
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日前在第二届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峰会上说。鉴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步伐较快.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9.4%。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5,(34):34-34
根据路透社对逾百名经济师进行的调查,在亚太区12个主要经济体系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本年度经济增长获向上修订,前者料扩张9.2%,后者估计增长6.6%。至于香港经济在排行榜中位列第6,今年预期会扩张4.6%,跑赢新加坡。  相似文献   

8.
日前。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若干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预料将继续增长,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与第一季度相比仅略有降低。虽然经济学家敦促中国当局采取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发展过热,但是,有专家认为经济增长是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的积极因素,而且中央未必能充分控制地方经济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oung Economist Society,YES)是由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经济学家自发组成的联谊会,联谊会的目标是通过不定期的研讨来促进经济学的研究、交流与合作。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前几届会议分别在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术机构成功组织召开,今年的会议将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世界经济文汇》、《世界经济》和《南方经济》编辑部协办,于2012年9月22—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9,(42):19-22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0月8日】就在今年,许多中国问题观察家曾告诫说,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不足以让中国经济免于陷入严重的衰退。如今,他们又匆匆下了结论,转而担心过于宽松的政策造成中国股价和房价出现巨大的泡沫。  相似文献   

12.
箴言     
中国经济今年还会非常困难,因为积累了十多年的问题要梳理和解决。而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经济学家吴敬琏表达了对今年经济发展的担忧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11.9%的强劲增长,引发了经济学界对于中国经济过热的担忧。最近,随着经济出现放缓迹象,学界情绪发生了改变。7月份,中国制造业产出增幅跌至17个月来最低水平,不少预测认为,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将跌破10%。外国经济学家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将危及全球复苏。  相似文献   

14.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对今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保八”目标一向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汽车、房地产业、交通运输行业及用电量等经济指标正逐渐回暖,中国经济预计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将明显上行。这些行业均在显示中国经济已有所改善,这也是实现“保八”目标的一个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温跃宽 《新财经》2007,(4):74-75
美国怎样看待中国FDI、外汇储备等经济热点问题?中美之间的经济依存度是否会在将来让中国经济追随美国步入衰退?旅美经济学家温跃宽对美国经济学家们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沪港经济》2007,(1):8-9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急需解决两个“失衡”;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可维持20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须迈4道坎;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2007年不是中国经济本轮周期终点;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应该严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总体要求,对于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这个“新常态”?在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人们一般将“新常态”单纯理解为中国经济将从8%甚至10%以上的高速增长调整到7%左右的中高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环球邮报》7月24日】上周,当中国发表报告称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1.9%时加拿大经济学家的思绪立即转到了通货膨胀问题上。  相似文献   

19.
《北方经济》2012,(7):47
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8.1%,增幅连续第五个季度下降。对此,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虽然经济下滑速度超出预期,但此前大家已经意识到,在经济软着陆期间,经济增速肯定  相似文献   

20.
2005经济展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今年北大光华新年论坛(深圳)上,作了题为《前瞻2005: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主题演讲。全文分六个部分:经济增长,宏观调控,农村经济,民营经济和就业问题,国企改革,企业怎样适应新的形势。本文原载《(中国经济动态)内参》,本刊转载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