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凯 《致富时代》2011,(5):132-132
人口的大规模、跨地域的迁移流动已成为了城市社会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问题,给政府管理与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文将主要围绕流动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以贵阳市为例展开专门研究,探讨完善贵阳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服务于流动人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不断增加,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给城市的管理工作带来相应的压力和困难。做好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分析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效率。据此,探究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内容,提出几点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部分城市政府与专家学者常把"流动人口"与"问题人口"挂起钩来,并因此直接导致了一些不利于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政策的出台。就流动人口与盲流、违法生育、违法犯罪、城市环境污染与公共资源供给紧张等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究了流动人口问题产生的根源。明确指出中国流动人口问题部分是被人为建构出来的,并通过媒体而得到迅速传播与不断放大,从而给社会以误导。  相似文献   

4.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建构与误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城市政府与专家学者常把"流动人口"与"问题人口"挂起钩来,并因此直接导致了一些不利于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政策的出台.就流动人口与盲流、违法生育、违法犯罪、城市环境污染与公共资源供给紧张等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究了流动人口问题产生的根源.明确指出中国流动人口问题部分是被人为建构出来的,并通过媒体而得到迅速传播与不断放大,从而给社会以误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工作日益要求由社区来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社区管理工作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城市街道、社区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的增多,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中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的江苏省流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江苏省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并基于多类别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个体特征、流动特征、家庭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其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江苏流动人口调查对象中超过六成人有长期居留意愿,且受教育程度、流入时间、家庭化程度、家庭收支比例、参保数目对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是正向的,年龄、流动次数对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是反向的。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希望为我国社会经济管理体系修缮和流动人口谋取应有的福利保障,为城市和企业发展更好借助流动人口这一广大劳动力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中贫困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依据社会排斥理论将我国城市中贫困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排斥划分为三个向度,即经济、政府和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市场经济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及社会地位排斥。进而提出了反城市贫困问题的路径,以弱化城市贫困人群遭遇的社会排斥程度,为加强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流动也逐渐频繁起来,外来的流动人口成为了城市人口的一部分,并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关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该文从宏观方面分析了我国人口流动的现状以及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协调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锦 《现代商业》2011,(35):269-270
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着一系列的生存难题,而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上存在政府管理错位、管理方式单一被动、缺乏长效机制以及部门间缺乏协调合作等问题。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进行社区化管理是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建立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政策法规、健全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体制、完善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做好流动人口社区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马众  贺娜  唐银 《科技转让集锦》2012,(19):270-270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现大量的人口流动现象,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且老龄化加快,对城市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根据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进行分析,为完善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提出各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杨 《商》2013,(2):169-169
在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中的流动人口为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地生活便利,但是反观现实,"临时夫妻"现象等比比皆是,因此,如何更好的为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是摆在服务型政府面前重要的课题。因此,笔者主要从"临时夫妻现象"说起,阐述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理论内涵及如何管理城市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12.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一直是很多流动人口向往和驻足的地方,也因此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流动人口市民化压力最大的城市之一。基于2017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的整体特征、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积累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跨城市流动经历有利于经济和行为融入的积累,而心理和文化维度的融入则依靠本地居留时间的增加。家庭、朋友、社区等层面的社会支持显著提升流动人口总体的社会融入水平。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人力资本和社会支持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重要路径,但对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和社会支持及不同维度社会融入的中介效应强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3,(9)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着力推进的发展战略。按照中央领导的设想,新型城镇化应当是人的城镇化,落足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称,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36亿,每六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介绍,目前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28岁,超过一半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是80后。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来到城市,不仅为了打工挣钱,超七成人希望落户城市,在城市谋求发展,并融入这个城市。报告显示,超六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与全部核心家庭成员在流入地共同居住。这些80后的年轻人,选择的流动方式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进入城市不仅是为了挣钱,对未来发展有更多新期待;流动方式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流动形态由“钟摆式”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超过六成的80后流动人口,最近3年没换过工作。报告分析,家庭化迁移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更容易产生归属感,有利于增强其幸福感。报告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流动人口相关的政策要适应家庭化流动趋势,满足流动人口家庭而非个人的需求。报告还显示,流动人口家庭的生育率与总人口平均生育率相差无几,他们不是所谓的“超生大军”。中国流动人口早已不是简单的“农民工”概念,这个庞大的群体,越来越多元化,素质也越来越高,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率则明显下降。在安邦(ANBOUND)的研究团队看来,卫计委的报告无疑加大了推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要性。如何将这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安顿下来,让他们享受到同等的公共福利,将成为中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魏巍  刘蕾 《中国物价》2023,(12):124-128
医疗保险是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降低疾病风险、保障生活水平及促进融入城市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17年的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采用Multional Elastic Net-Logistic模型,从个体特征、流动特征、就业特征、社会融合及健康状况五个维度构建影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加医保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总体上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率低于汉族流动人口;具有家庭人口数越多、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已婚人士个体特征的人群以参加城乡医保为主;流动人口中拥有农业户口,属于省外流动且为务工身份的人群往往选择双份保险来为自己保驾护航;拥有自购房且具有稳定工作、愿意迁户籍以及持有社保卡的人群倾向购买城镇职工医保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5.
由于认识差异、体制障碍以及改革程度的不同,各地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展不一,区域间、城乡间缺乏协调统筹,致使工作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是整个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社会管理的"大盘"单打独斗,不仅要有20字方针为纲领和原则,还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作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一体化的大框架下,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从制度、组织和机制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地统一制定可操作性规划,全面推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6.
张成钊 《商》2013,(18):292-292,270
我国的流动人口已经接近2.2亿。这么庞大的人口流动也给社会的管理和服务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流动人口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必须创新管理,为流动人口能更好的生活在城市里而尽最大的努力。本文提出了要实现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最后在得出了解决这些困境的政策建议。使得我国流动人口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于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视。其中,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其发展管理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要重视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为流动人口可以更好地生活在城市中做出更大的努力。因此,本文就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建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人口管理是我国城市尤其是流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难题。尽管政府采取了证件管理、出租屋管理等诸多方式,但收效均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仍处在管理的真空地带。简要分析目前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流动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变迁中最为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也成为新时期社会公共政策面临的重大挑战。流动人口管理的改革既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也受到社会观念的压力。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如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带动农村发展,已成为摆在学界、政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而答案则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未来,更关系到各区域城乡人民自身的福祉。  相似文献   

20.
张楠  高梦媛  寇璇 《财贸经济》2021,42(2):36-50
构建优质、高效和公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而地域文化对个人获得卫生资源具有潜在影响.本文利用方言测度文化差异,基于中国方言区地理信息匹配2017年城市户籍与流动人口对比专题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方言障碍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跨方言区流动的外来人群面临卫生公平的文化壁垒,方言障碍显著阻碍了流动人口主动接受和获取公共卫生服务,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考察方言障碍的异质性发现,这种阻碍效应发生在迁入非省会城市和乡-城流动样本中,而在迁入省会城市和城-城流动样本中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打破信息阻隔、提高社会信任以及构建社会网络能够缓解方言的阻碍效应;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不高会对流动人口身体健康和劳动供给产生负面效应.本文的结论对于加强地域文化理解、完善现代流动人口治理机制和优化公共卫生体系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