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从乡村向城镇转移,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城镇化质量。在此背景下,本文测度、分析我国及各省市的流动人口规模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并基于城镇化率和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的比较探讨我国及各地区的城镇化质量,结果发现:一是我国正经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但人口由中部向东部流动比由西部向东部地区流动更为明显。二是人口流动使得流入省和流出省的城镇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在人口流出大省和流入大省表现尤为突出。三是随着人口流动规模的迅速增长,各地普遍存在着城镇化率高于其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的状况,且有持续增长趋势,即各地存在许多没有非农户籍的人口,这部分人无法享受城镇化福利和待遇,这与城镇化的实质相悖,我国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 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除其基础设施比较好,交通方便,科技开发力量较强以外,人口优势也是有利条件,它是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人口数量观实现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有利的人口条件,首先在于沿海地区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未来二、三十年内生产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社会负担比较轻。1986年末我国大陆共有人口105721万,其中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43526万,占全国人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分析了法国电力、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揭示了大型能源企业在工业化中期以来,在本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依据经济发展阶段与大企业关系理论和经济与能源关系理论,分析了工业化阶段中能源企业做大做强的客观必然性。结合我国2030年以前社会经济与能源发展呈现的特点,为我国能源(电力)企业发展道路选择提出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开发、生产的能源大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也对山西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资源消耗,环境恶化已经开始逐步制约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山西亟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循环经济生产体系,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决定了人口发展,人口发展对经济发展能够产生促进或者延缓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表现在人口增长惯性大、人口投资不足、结构失衡、劳动力隐性失业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现阶段实现我国农村人口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五千多万,耕地面积六百多万公顷,但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区域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农产品外贸出口领域,无论规模还是效益均低于全国平均增幅,与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农业问题关系着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根本,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又是农业问题中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促进河北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萌芽于20世纪的80年代,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并现已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介绍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5个发展阶段,存在的重要意义,出现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的七成在农村.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速度增快,经济实力增强,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也日渐增大.宏观上,安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为倒u型趋势,从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值计算,2005年为 5830元,2008年为 8788元,2010年为10503元,至2014年扩大为 17085元.  相似文献   

9.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关于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四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消除其间的消极影响,促进其积极影响,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以经济发展为前提时,也应注意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人口对经济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区域的角度来看 ,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区际差异 ,并且这一差距呈扩大的趋势。面对经济发展的区际失衡 ,为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 ,国家及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抉择。我们知道 ,在西部地区中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就有五个 ,如云南、甘肃、青海等省虽然不是民族自治区 ,但各省的少数民族人口在全省人口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据 2 0 0 0年人口统计 ,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在全省总人口中占 54 2 5% ,青海、贵州、甘肃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红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口红利出现并被有效利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地掌握人口红利的发展态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红利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表现得不平衡,差异显著。中国抚养负担低的比较优势终将消失。2039年,中国将发生由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的重要转变。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及时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趋势,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资,通过提高人口质量来应对人口红利日益衰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当前,广东加快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我国人口发展规律的科学决策,也是“后人口红利”时代广东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广东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处于“人口红利”期,但传统粗放式发展的人口条件不再具备,“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凸现。为此,如何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培育和汇聚与经济转型升级相匹配的高素质劳动者,促进广东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是当前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劳动人口的流入和流出始终是国家关注的焦点.随着近几年河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支持中原地区发展的政策倾斜,劳务人口的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首先简述省内人口流动现状,其次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省际人口流动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拉动潜力还存在,省内流动人口是提高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田丹凤 《经济师》2015,(3):84-85
山西省作为能源大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的过度开采加上对环境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通过构建煤炭产量和水污染、废气污染及重金属污染的时间序列模型,能够判断出山西省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这三方面的影响处于生态系统演化的第二阶段,即需要人为干预对大气、水、固体废弃物进行适当补偿以帮助生态系统恢复新的平衡。且根据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和动态补偿机理,可以将山西省煤炭开发的生态补偿分为三个阶段:产前的预防性补偿,产中的即时性补偿和产后的修复性补偿,并针对每一阶段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羽 《生产力研究》2005,(8):30-31,39
发展经济学旨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锲合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同时,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对我国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2001-2010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人口、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与人口、固定资产投资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应从人口、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区域间物流合作,以促进地区物流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也是工业大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江苏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详细分析了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及其发展现状,找出了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和重庆市都提出工业强省(市)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这标志着西部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到来,它必将对西部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西部工业发展历史,以史为鉴,可知西部工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对四川省的工业强省战略,以及对我国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内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时空演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流流量和流质的相关数据表明:国内旅游流规模呈逐年上升的总体发展态势,2003和2008年作为分界线,将国内旅游规模的发展分为稳步发展—快速发展—较快复苏三个阶段.各省市国内旅游规模也基本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重点是其规模位序的变动,改变着我国国内旅游规模空间格局.国内旅游流流质指数一直处在1以下,但基本保持缓慢上升的趋势;全国共16个省(市、区)属于低效旅游流,旅游流总体效益较低.在规模和效益两个维度下,31个省(市、区)可划分为4个类别,不同类别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未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南海诸岛)为研究对象,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对省域旅游经济总体水平及发展速度的空间分异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测度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结合趋势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我国省域旅游经济的整体趋势与局部空间特征;进一步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揭示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以期为制定行之有效的省域旅游经济差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