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居民海岛开发项目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而实践中可利用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导致一些项目投入产出不成比例、风险较高,融资成为无居民海岛开发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根据无居民海岛开发项目的融资特点,结合国外开发海岛的融资经验,提出建立分阶段融资模式,构建以财政资金、海岛出让金、政府债券、捐赠等为来源的产业基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企业资金、银行信贷、民间资金为主体来源的社会资金满足应用设施建设的资金要求的多元化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无居民海岛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居民海岛是海陆兼备的海上国土,无居民海岛管理在建设海洋强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对海洋管理的日益重视,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和管理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是也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手段较弱、力度不强等缺憾。为此,必须通过加强立法、科学规划、完善综合管理体制、细化分类管理、强化名称管理、建立统一地理数据库、扩大公众参与等措施强化无居民海岛管理,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马丽卿 《经济地理》2011,31(10):1740-1744
中国海岛资源蕴藏丰富、景观奇特秀丽,是理想的海洋旅游目的地。就目前的开发现状而言,海岛旅游产品类型多样、体验性特色明显、开发热潮初现,但其自然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落后、开发投资成本较高,目的地成熟程度不高。文章对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目的地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特色主题旅游岛、大旅游产业、城市(镇)旅游化、海岛生态旅游4种单岛型开发模式,区域联动开发和期限性有序开发2种群岛型开发模式,并建议从健全海岛管理体制、发挥社区参与作用、以特色化塑造海岛旅游整体形象、改善海岛旅游交通环境、提升海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五个方面人手,促进我国群岛型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护(protection)一般是指避免侵害行为对治理对象造成伤害,是在污染防止阶段对海岛治理的要求,其目的是限制或禁止污染物的排放行为。保护本身不具有对海岛及海岛资源进行维持、养护的含义。保护针对海岛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讲就是限制开发、利用。保持(conversation)除具有保护的含义外还包括维持的意思,不仅要使保护对象不受到侵害,而且还要维持治理对象的原来功能和状态,强调可持续性。保持针对海岛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讲就是要积极维持、养护海岛及海岛资源,实现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由保护走向保持是国际社会环境治理的新理念。保护优先原则不能体现海岛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护优先原则改为保持优先原则顺应了国际环境治理的新趋势,同时能真正实现对海岛和海岛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主体功能区理论,并在分析我国无居民海岛空间开发现状基础上,明确了基于主体功能区理念的无居民海岛空间开发模式,最后探讨了我国无居民海岛的发展思路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东是全国海岛开发利用的排头兵,自2011年《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广东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与探索走向了加速发展的轨道.本文简单概述了广东海岛旅游发展的历程,并浅析了对广东海岛旅游发展的几点认识以及发展战略、方向、海岛旅游发展模式等内容,为广东海岛旅游发展、旅游开发与管理提供基础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无居民海岛开发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历经封建王朝、近代战争、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在其开发进程中,开发对象、开发主体和开发方式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管理机构也受政治环境影响而不断调整。因而,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进程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历史趋势,可以为现代无居民海岛开发提供经验启示,明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3-2011年的文献分析,发现国内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居民海岛资源及特征、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利用的意义、开发利用需处理的关系、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评价、开发利用的相关法律问题、开发利用的模式及措施8个方面;同时还可看出:理论研究滞后,实践推动明显;研究内容丰富,渐成理论体系;宏观视角偏多,微观个案欠深;定性研究普遍,定量分析较少.今后,需在研究视角、研究深度、研究方法上深入探索,以丰富和完善我国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钱林霞 《新经济》2009,(1):113-116
自从2003年7月1日,由国家海洋局、民政部、总参谋部联合发布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以来,不止一个媒体用“当个桃花岛主,做逍遥黄药师”的比喻来阐释人们对于投资海岛的渴望。而今,这仍然炙手可热的海岛开发投资项目,到底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8,(1)
对于中国石化这样的大型集团企业,如果说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形成"资金池"是资金管理的高级状态,那么集团商业汇票集中统一管理形成"票据池"就是商业汇票管理的最高明手段。集团公司"票据池"建设将对目前传统商业汇票分散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可以科学高效管理集团的所有票据资源,降低整个集团的财务成本、优化财务指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随着总分账户模式资金集中管理的成熟以及电子商业汇票的逐渐普及,将有利于票据信息集中管理系统的开发,让集团公司商业汇票集中统一管理变成可能。因此文章从解决传统商业汇票分散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构建集团公司"票据池",同时对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内部银行"在商业汇票集中管理过程中担当的角色和作用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罗奇梁 《新经济》2013,(17):80-83
海岛开发是浙江省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是浙江省参与区域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是浙江省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浙江省海岛资源的分布格局和保护利用模式分类原则,建议保护优先,分级管制;因岛制宜,分类引导;统筹兼顾,综合管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近远结合,有序推进等措施,对浙江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保护海岛资源,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12.
自从2003年7月1日,由国家海洋局、民政部、总参谋部联合发布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以来,不止一个媒体用“当个桃花岛主,做逍遥黄药师”的比喻来阐释人们对于投资海岛的渴望。而今,这仍然炙手可热的海岛开发投资项目,到底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钱林霞 《新经济》2005,(11):65-68
自从2003年7月1日,由国家海洋局、民政部、总参谋部联合发布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以来.不止一个媒体用“当个桃花岛主,做逍遥黄药师”的比喻来阐释人们对于投资海岛的渴望。而今,这仍然炙手可热的海岛开发投资项目,到底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区域.文章分析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并通过有限资源对区域社会生产线性约束的动力学模式说明了环境资源的短板约束作用,提出了无居民海岛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烈  王山河  丁焕峰  王华 《经济地理》2004,24(3):416-418,429
依托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海岛旅游开发是无居民海岛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生态景观学和旅游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以茂名市放鸡岛为例,探讨无居民海岛的生态旅游规划及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出台和实施作为论述的出发点,对该法进行阐述和评价.在动态管理的角度下,侧重探讨海岛的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互动问题.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海岛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框架,并设计了一套海岛管理指标体系,包括管理制度体系,海岛投入体系,海岛资源开发潜力指标体系,海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海岛开发区陆岛联动发展是海滨城市实现陆岛均衡发展的一种新型战略.自2009年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合并形成陆岛联动发展模式后,以陆域开发区拉动海岛开发区发展,海岛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特色分区优势产业日益形成.虽然发展势头是向好的,但也存在陆岛联动协作极核效应未凸显,陆岛两区招...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有助于强化资金控制,强化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有助于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实现模式有实时集中管理模式、定期集中管理模式、实时与定期集中管理相结合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应实行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水问题:转型、治理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 《环境经济》2008,(4):27-33
中国治水模式转型的核心是优先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构建新时期中国治水框架,包括建立健全治水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各项强制性和激励性制度安排,建立统一的水管理体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各项涉水事务。当前的体制改革应采取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取向,形成充分协商基础上的统一协调管理体制机制和"良治"结构。  相似文献   

20.
海岛旅游地“陆岛旅游一体化”的测度与案例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岛旅游地“陆岛旅游一体化”发展思路,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量化论证.经测算,“陆岛旅游一体化”总体呈“W”型徘徊发展态势,从海岛旅游未开发、开发中期到开发中后期,一体化程度呈现较高-降低-升高态势.海岛旅游地与腹地城市的关系演进大体经历了腹地城市孕育海岛→陆岛分离→腹地城市反哺海岛,海岛对腹地城市产生逆辐射→陆岛联动,统筹发展四阶段.“陆岛旅游一体化”思想有利于促进海陆旅游共生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