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加快东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其成为振兴东北体育事业的强大经济后盾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东北地区经济和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一、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1.体育旅游及体育旅游资源界定。体育旅游是旅游科学与体育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个新领域。现有的体育理论和旅游学理论还没有对体育旅游给予统一的科学界定。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新版《体育大辞典》的解释为:体育旅游是“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内容的旅行游览活动”。结合我国…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演化及其资源环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军  王颖 《经济地理》2012,32(5):37-42
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是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资源环境支撑下东北地区开发不断演进,通过构建并计算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指数(RDD指数),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振兴东北”战略以及一系列投资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开发程度的加快提升。在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土资源的消耗与占用、对能源环境的消耗与胁迫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与促动等方面,而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协调区域开发与资源环境建设的关系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湖南品牌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旅游资源系统与旅游业系统之间通过要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相互关联.选取了湖南省品牌旅游资源及反映湖南旅游业发展的众多指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函数,分析了湖南省旅游资源系统和旅游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多数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和旅游业系统之间的互动性处于失调状态,湘西、湘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旅游业发展还十分落后.因此,走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道路是实现湖南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旅游资源价值与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慧敏 《技术经济》2009,28(10):98-101
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模糊分析、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多因子、分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在构建旅游资源价值和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分别对安徽的旅游资源价值与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然后用贡献率这一指标来研究旅游资源价值对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余伟兵 《经济师》2007,(5):93-93,135
旅游文化不论是从旅游研究的三大领域来看,还是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来看,它都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魂”。中国旅游业要持续发展就应弘扬民族文化,开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总之,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旅游文化资源,把未来旅游吸引力放在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方向上,中国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开展电子商务,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搞活旅游市场,扩大旅游资源,要实现收益递增,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来实现。本文从旅游业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对策方面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旅游业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品位,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发展越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但在有些情况下,旅游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及其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90—2008年的城市人口数据,首先对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级别结构演变概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首位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系数对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展开计量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区域城市规模成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呈阶段性、层级递进式演变;由于缺乏龙头带动城市,各城市首位指数较低且不断下降;1996—2008年,城市体系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城市规模分布总体趋于合理;1990—2005年,经济基尼系数与人口基尼系数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地区大城市、特大城市仍有较大的人口发展空间;区域城市规模成长表现出空间极化、轴线指向、群带集聚、区域差异等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旅游资源竞争力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兵  田亚平 《经济地理》2019,39(3):218-224,239
珠三角区间旅游资源评价选取8个指标,8个指标分重点景区、综合景区和特色景区三种类型;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从旅游市场、旅游企业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三个方面选取了5个评价指标,然后利用熵权和TOPSIS法对珠三角区间旅游资源竞争力与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绩效对比,研究表明:①具有稀缺性且较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城市竞争力单向排名靠前,但综合排名不一定靠前,如江门因为有世界遗产,所以在重点景区层次权重获得最大值,但江门旅游资源整体竞争力却排第四。②珠三角城市旅游资源综合竞争力排名最高的为深圳,其次为广州,两地并列为旅游资源第一等级;惠州、江门、肇庆3城市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竞争力得分值低于1.5,高于1.0,可归为第二等级;佛山、东莞、珠海、中山为旅游资源欠缺地区,得分值都低于1.0,为第三等级。③广州、深圳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高,珠海与江门次之,Ci值都在0.25以上,且非常接近;肇庆、惠州、佛山、东莞Ci值都低于0.2,中山排最后;④旅游资源开发效度最好的是珠海、广州,两者效度值G都达到2,深圳次之,超过1,说明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匹配非常好;江门、东莞、佛山、肇庆4城市G值超过0.5,中山、惠州2城市G值排名最后,低于0.5,以上6个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都未能匹配好当地旅游资源价值,旅游业还可以大力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0.
选择云南省为研究区域,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介性中心度、中心势、网络密度等网络指标,分析旅游业驱动的区域航空网络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发现:(1)云南航空网络是以昆明机场为游客集散中心,向区域内其他支线机场辐射的轴—辐式航空网络。(2)云南航空网络的连通性及网络覆盖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3)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机场布局基本吻合,旅游客流成为影响机场布局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区域航空网络结构受旅游资源禀赋的影响,重点旅游城市之间的航线密度高、网络通达性较好。由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而引起的旅游客流对机场布局及建设、航线运量、航班数量、航线连接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决定了区域航空网络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借用标准差分析2000~2006年新疆15个地州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水平;利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并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经济水平指标,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000~2006年新疆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水平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禀赋差异是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期,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性是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核心区的旅游增长分析认为,旅游经济核心区增长已经由资源驱动型转向资本驱动型.  相似文献   

12.
彭志敏  吴群琪 《技术经济》2017,36(12):63-71
利用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相关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理论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和GeoDa0.95软件,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态势及其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平衡,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的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国省域两业融合态势呈现出东高西低的"三级阶梯"空间分类特征;中国省域两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集聚性,且呈逐年提升态势;中国各省域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现出非均衡化发展态势,两级集聚现象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旅游地本质上是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文化空间。从旅游地文化的空间研究转向空间的文化研究,并厘清旅游地文化空间的内涵及其演化机理,寻求旅游地的文化发展规律,有助于解决旅游规划与开发中"造文化、造景观"的困境。基于空间生产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及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活态性,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时间和功能演化是由原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空间演变为服务于旅游发展的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过程。旅游地文化空间在形态上,则表现为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等基本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演化。文化场作为最为重要的空间形态,它是旅游地进行生产、生活与服务的真实场景,体现了人与旅游景观的社会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回顾中国旅游年主题发展脉络及其特征总结的基础上,对旅游年主题影响下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进行分析。1从时间维度,旅游年主题对引导入境旅游吸引力提升发挥明显作用,同时对中国旅游发展呈现的异向内增长、异向外增长、协同内增长、波动内增长阶段性梳理后发现,相对国内旅游快速发展,入境游客增长率日益趋于落后状态。2从空间维度,旅游年主办地点主题导向及凝聚分布特征,能够较好实现对主题内涵阐释及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的双赢目标;旅游年主办地点对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存在斑块—廊道—基质演化特征,同时旅游年主题在国内外宣传和推广中,对增强入境旅游抵抗风险的隐性效应、优化客源结构及国际旅游形象提升等表现较好。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旅游年主题选取、活动创新等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模型方法,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及其变迁,并对这种差异进行了地区分解,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区间差异是造成我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世界遗产、旅游区(点)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基本指标,文章综合评价了我国旅游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发现其与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文章还实证分析了区域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影响,结论为旅游资源只是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区域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是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杨英 《产经评论》2012,(1):104-110
区域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文章在讨论"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的基础上,定义区域旅游资源的概念。分析并指出将区域旅游资源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及由此建立的相应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即所谓的"两分评价法"),对小空间尺度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着局限性。提出对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的"三分评价法",即将区域旅游资源分成显性旅游资源、隐性旅游资源及辅性旅游资源三大类。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类型很多,有如香港、澳门、瑞士达沃斯小镇等等,本文主要以香港为例对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作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17.
印度在科技领域特别是高端科技领域成就显著,与其长期坚持的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政策密不可分。印度技术转移演进过程可分为萌芽、本土化、自由化及转型发展等4个时期。印度政府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并发挥了主导作用:加强了技术转移工作顶层设计,完善了技术转移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了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管理,形成了全方位的资金投入格局,构建了多层次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印度技术转移模式主要有:技术许可模式、创立新公司模式、合作研究模式及咨询顾问模式。我国技术转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借鉴印度技术转移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强化政府技术转移宏观引导,加速技术转移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推动多种技术转移模式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产业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从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的有效组合、加速城市化进程、整合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地域、强化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支撑系统相结合的集成视角,确定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旅游经济联系度、旅游首位度和旅游基尼系数等多项指标对大西安旅游圈近10年的旅游规模分布变化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西安旅游与大西安旅游圈发展的互动响应.结果表明:大西安旅游圈是单极核圈层结构,呈单核辐射发展;西安是大西安旅游圈的旅游首位城市,但首位度在不断降低;旅游圈内游客人数和旅游经济均趋于分散,但旅游经济分散的程度更为显著.此外,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规模成长呈现单点集聚性、轴线指向性、区域差异性与结构趋散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小利 《财经科学》2007,(2):118-124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无论在资源、市场还是在政策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通过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收入效应的对比分析,无论是在旅游总收入方面,还是在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且近几年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在逐年下降.这与西部地区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完全不相匹配.因此,如何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是今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