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友孝  姚毅凯 《特区经济》2014,(12):117-119
城市轨道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丰富人们的出行选择,还能极大促地进沿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广州地铁13号线为例,通过构建半对数Hedonic模型,选取建筑、区位、邻里特征三大类共12个变量纳入模型,实证分析地铁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物业费对住宅价格具有正向影响;住宅距广州市中心距离是影响住宅价格的首要区位因素;地铁修建会给沿线1000m范围住宅带来价格增值,在0-1000m内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200-400m内,增值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2.
姜毅 《天津经济》2013,(7):13-16,32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将为天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必要的定量参考,同时也为住宅开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数据。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然后通过分析,选择特征价格模型法对天津地铁1号线沿线住宅价格变化进行分析,建立天津地铁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的特征价格函数。天津地铁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在时间上是超前的,在地铁开始建设或宣布建设时沿线住宅价格就会上升;地铁的影响在最初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较大,效益的外溢幅度较大,然后随时间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上海地铁十六号线沿线11个楼盘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上海地铁十六号线对沿线住宅房地产与住宅增值的影响,并且运用特征价格法(Hedonic Price Method)建立了得分与平均价格的Hedonic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上海地铁对沿线住宅的增值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使用传统特征价格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比分析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合肥市1号线对周边住宅的价格具有显著的增值作用,且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显著。空间滞后模型显示住宅与轨道交通站间距离每增加1 km,住宅价格下降6.09%,低于传统模型的8.6%。这说明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会使学者们高估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增值作用,即加入空间效应影响后的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南京地铁4号线对沿线土地价值变化的影响,文章首先确定研究范围为地铁沿线5 km范围,按照500 m×500 m的标准将研究范围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其次,将网格内二手房交易价格的平均值作为网格的土地价值,对于“0”土地价值的失真网格,将周边“九宫格”范围内非“0”土地价值网格的平均值作为该网格的土地价值;最后,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南京地铁4号线对沿线土地价值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交互项的系数为正值且有效,说明4号线的开通对沿线土地价值的提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红 《改革与战略》2009,25(7):62-65
文章对1991--2006年中国住宅和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消费对资产价格波动冲击的动态响应过程。结论表明,现阶段中国住宅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整体上均呈现为负向效应,且住宅市场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滞后期较长,影响力度高于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力度。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持资产价格与经济基础的均衡关系,防范负财富效应对我国整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为资产价格发挥积极财富效应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7.
城市邻避设施的建设不仅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住宅价格产生了影响与波动。本文以宁波市为研究区,利用2018年7-9月的17619条住宅单元相关数据,构建特征价格模拟,探讨六类邻避设施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第一,进入模型的邻避设施变量对住宅价格均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二,各类邻避设施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差异显著;第三,对住宅价格影响程度较大的前10个特征变量中,邻避设施变量占近1/3,其影响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位根右侧ADF泡沫检验方法(BSADF)对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在2010-2016年期间的住宅价格泡沫程度进行动态监测,进而比较各线城市房价泡沫分布特征差异,最后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来分析一、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泡沫之间在不同区制下的交互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时期内,一、二、三线城市住宅市场均出现多次周期性泡沫,但差异明显;一、二、三线城市房价泡沫程度依次降低。一线城市住宅价格泡沫会向二、三线城市传染,而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泡沫之间会相互传染。一、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泡沫均存在三种区制(负泡沫、潜伏、膨胀)状态,各线城市住宅价格泡沫之间存在区制依赖的非对称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客流量在数量、空间分布、出行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在商业空间方面,轨道交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因素、空间因素、竞争因素等方面;文章对2006年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房地产价格进行了实际调查,通过分析车站周边楼盘价格与楼盘距车站距离的关系,得出1号线部分车站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实际影响范围,并得到相关推论.  相似文献   

10.
吴晓燕  周京奎 《山东经济》2009,25(3):145-151
本文在构建交通易达性与居民住宅意愿支付价格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交通易达性对居民住宅意愿支付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交通易达性是影响居民住宅意愿支付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该影响在地区间有很大差异,而且地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要高于公共汽车线路所带来的影响。天津市住房消费需求正处于从基本需求向改善需求阶段转变,公共交通投资社会扩散效应不显著。这说明类似于天津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在规划上更关注公共投资的市场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1.
王天奇  白玲玲 《科技和产业》2022,22(12):236-242
基于16篇垃圾处理设施对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Meta分析,探讨垃圾处理设施引起周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具体影响作用和方向。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垃圾处理设施对周围住宅存在贬值效应,住宅平均贬值幅度为10.4%;距离变量、建筑变量、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和方法变量对垃圾处理设施对周边住宅价格波动幅度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研究为垃圾处理设施负外部性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素贞  李雯雯 《科技和产业》2021,21(12):278-283
以上海市地铁网络为监测对象,收集了2017年1月到2021年1月136景Sentinel-1影像,应用PS-InSAR技术获取了地铁沿线两侧各100 m范围内的形变分布情况,并将InSAR监测结果与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地铁沿线水准测量结果加以对比。结果表明:InSAR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垂直方向上InSAR测量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3.73 mm/a;根据InSAR监测结果,监测期间地铁沿线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分布在-41.84~10.61 mm/a,92.61%的监测点形变速率介于-5~5 mm/a,可认为监测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对11号线(迪士尼—嘉定北)、13号线形变速率开展纵断面分析,分析表明利用InSAR技术有利于快速聚焦形变异常区域,全面、及时地掌握地铁沿线沉降变化情况,对精细化监测地铁沿线变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以建设产业发达、平安和谐、生态优美、人文荟萃现代化新城区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打造东部海岸线、地铁3号线和深惠路沿线改造等亮丽风景线,坚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相结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12月1日上午9:00,随着第一列电客车缓缓驶入正线区间,东北地区首条跨海地铁——大连地铁5号线工程正式启动不少于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作为贯通大连核心区南北的骨干线路,5号线建成运营后与地铁1、2、3、4、6、13号线无缝换乘,将使沿线风景区、高密度住宅区、繁华商业区、交通枢纽联系更为紧密,大幅拉近“一湾两翼”的时空距离。  相似文献   

15.
构建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交通体系”是目前解决城市交通及其一系列衍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将生活与服务混在一起”对于提升步行效能、促进步行和降低机动交通需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服务设施步行可达性,反映居民获取公共服务设施的难易程度,对住宅价格具有资本化效应。文章以厦门岛1840个普通多/高层住宅为样本,通过累积机会法评价教育、商业、医疗和文体4种公共服务设施的步行可达性,并构建特征价格方程来检验公共品在住宅市场的资本化方向与程度。研究发现,教育、医疗和商业3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已资本化入住宅价格:教育和商业服务步行可达性对住宅价格有正向影响,而二/三甲医院步行可达性有负向影响;省示范小学步行可达性对房价的正向影响大于重点中学;市区级文化体育中心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建筑面积、小区内部环境、商业中心距离等因素对房价都有显著的影响。特征价格模型也实证估计了各特征变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享乐价格模型,估算和检验城市生态景观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以合肥市天鹅湖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区位因素、建筑因素、邻里因素三大类变量,建立住宅享乐价格模型,对不同属性变量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距离天鹅湖的距离对于房屋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住宅价格受到的周边湖景的影响,到湖的距离越近,住宅价格越高.基于此,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应当考虑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影响;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公共支出给私人物品带来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7.
借鉴国内外特征价格模型对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和成果,构建贵阳市在1998~2016年间住宅价格影响的特征因素,从而建立特征因素与住宅价格的特征模型。研究表明,经济、环境和公共服务特征的特征变量与贵阳市住宅价格存在正负相关性,而旅游外汇收入、造林面积、社会福利院数、年末实有道路建设面积、供水总量显现负相关性,其他特征变量为正相关性。总之,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建设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广州商品住宅价格需求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理论模型定性分析这些因素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机制与路径,在收集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各类需求因素与住宅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期阐明、掌握和预测广州商品住宅由需求因素导致的价格波动的原因、规律与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地铁增值作用相关研究通常假设不同地铁站周围具有相同的增值作用规律,但实际不然。本文以深圳地铁为试验对象,提出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构建局部特征价格模型,揭示了地铁增值作用的空间异质性,实现了地铁增值作用空间变化的定量分析,提高了地铁增值作用的量化评估质量。这为地铁沿线房地产价格评估、地铁联合建设方案编制乃至地铁增值收益分享机制构建等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未来在城市大数据的支撑下,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局部特征价格模型可辅助人们深入开展地铁增值作用空间异质性的内在机理研究,对于城市地铁的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控股大股东利益倾向和行为特征的角度,研究作为定向增发主要参与人的控股大股东对增发价格的影响.以2006 ~2009年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增发价格的高低会受到控股大股东“隧道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的共同作用:隧道效应促使增发价格降低,利益协同效应则促使增发价格随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升高.同时,研究还表明,控股大股东隧道动机对增发价格的抑价效应一直存在,不会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受到利益协同效应的削弱,而利益协同效应在大股东参与增发时则会受到隧道效应的弱化.这表明隧道效应的影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