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防范国家审计公告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当前,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无论从法律法规体系,还是从实际操作过程来看,都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合理选择审计公告项目、建立审计公告质量控制制度和审计公告结果信息反馈制度等是防范和控制国家审计公告风险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李伟  施家芳 《电子财会》2004,(11):57-59
2003年12月7日,审计署第一号审计公告正式向社会公布。这一份关于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的审计结果公告的面世,标志着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正式实施。尽管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拟在透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7日,审计署第一号审计公告正式向社会公布。这一份关于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的审计结果公告的面世,标志着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正式实施。尽管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在透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4.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现代政府审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首先,通过审计公告制度可以促进审计机关主动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在公众中树立审计机关的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其次,审计公告制度也为政府审计机关带来了无形的压力,接受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双重监督与考验。2003年12月,关于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的审计结果公告作为审计署第一份审计公告面世。标志着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正式实施。我国政府审计发布第一份审计公告以来,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在此笔者就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不足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古甘霖 《企业研究》2005,(12):67-69
我国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36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这就为我国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审计署制定的《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改进现行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建立适合于对外公告的审计报告制度”,“积极实行审计结果公告,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这个工作发展规划,表明了审计署大力推进审计公告制度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沈翠玲 《财会通讯》2010,(9):141-143
审计结果公告是现代政府审计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提高审计质量以及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研究背景,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国内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加以评述,阐述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对外公布重要事项所实行的一种规范。当前,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正在各地试行,笔者在此就审计结果公告谈一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一方面理论界对于这一问题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世界各国相应职能部门也积极探索出能有效提高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诸多办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自身的缺陷,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且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在提升信息透明度,监督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规范用权的同时,亦可达到规范审计行为、提升审计质量的反向监督效果。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实践推进并不理想,存在着法规制度缺位、不协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的深化发展。本文在梳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相关文献及制度建设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面临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设供给不足且缺乏协同考量的困境,以及在地方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对今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法规协同建设进行展望,以期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实践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公告结果在数量上呈浮动上升态势,审计公告的透明度也有明显的提高,附件中标注的内容更加详细,报告中所涉及的项目也更加丰富。这些数据不仅仅体现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日益完善,也体现了国家政府机关越来越高的政务透明度。但现在的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实施仍然存在着可以改进的方面,应从修改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和建立事后反馈机制,加强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入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构建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国家审计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审计监督管理权时通过一定的形式,依法将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果的内容向社会公众或特定的对象公告的一种制度。构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我国加入WTO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审计结果公告是目前世界审计行业的通行做法和制度,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还处于思考、探索阶段。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局内部审计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进行了审计结果的公示,公示范围仅限于被审计单位一定范围内,审计结果公示项目较少、范围较窄,不能达到增强审计透明度的目的。本文对推进内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面临的问题、相应对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林卫华 《中国审计》2006,(G00):34-36
一、当前审计结果公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结果公告的制度设计不完整,总体看,现有规范性文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规定相当原则,不易操作。《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仅作了原则性的界定,只是为制定审计公告规范性文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1995年的《审计法》到2000年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再到2001年《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和2002年的《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审计公告的范围和内容逐步变得越来越详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现实审计工作中的可执行性。尽管政府已经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来建立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但是在其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执行结果也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审计结果公告是目前世界审计机关通行的做法和制度。2002年,我国审计署根据《审计法》颁布了“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2003年,审计署正式公布了第1号公告,至今已发布了第8号公告。我国部分省市也陆续探索推行审计结果公告,2005年2月,深圳市审计局正式发布了我市第一批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公开2004年度组织实施的8个绩效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第1号至第8号公告。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在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尽快解决,就有可能使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成为一种形式。笔者就目前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发展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审计结果公告在发达国家是一种通行做法,近年来我国也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完整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尚未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受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审计模式、审计规范体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章从以上环境因素着手,分析比较了中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异同,以期对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立和健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就是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通过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开,利用社会舆论监督这一工具促使审计查出的问题得到纠正和落实的一项制度。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拓宽了政府与群众联系的通道,对于建立透明政府,法制政府,为民政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2月7日,审计署第一号审计公告正式向社会公布。这一份关于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的审计结果公告的面世,标志着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正式实施。尽管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在透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20.
孔祥瑞 《中国审计》2006,(G00):40-42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体现宪法赋予公民知情权的需要,是有效利用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违纪问题,警示和规范其他单位经济行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加大了审计结果公告的力度,地方审计机关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深圳市审计局从绩效审计入手,对外公告的审计结果也逐年增加。由于审计结果公告,使一些过去鲜为人知的经济问题通过国家审计机关这一权威机构客观地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审计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期望值也提高了,同时也加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审计风险。因此,如何在审计公告制度下进一步防范审计风险就成了摆在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