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佩富 《四川会计》1999,(11):20-21
去年,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准则》),为规范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供了法规依据,但从各地实施的情况看,不少财会人员对《准则》中的一些方面,还认识不清,常发生下列四方面问题的混淆。一、中止营业与非中止营业相混淆《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不涉及中止营业,而在实务中,一些财会人员对“中止营业”这个概念,缺乏足够认识,认为只要是企业的一个分部,一条生产线,一种产品停止营业就是中止营业,就不要对有关资产负…  相似文献   

2.
幸强  徐华 《四川会计》2000,(11):20-21
财政部于 2000年 5月 17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 7月 1日起在我国所有企业执行,准则的颁布,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有关或有事项的空白,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业务具有规范作用。本文就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及其会计披露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或有事项概述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或有事项。准则对“或有事项”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国际会计准则 (IAS10)定义为:“或有事项是指这…  相似文献   

3.
略谈或有事项的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执行。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出现的或有事项给予充分的重视,注意或有事项的审计与其他项目审计有所差别,不能混淆二者的审计方法。 一、有关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了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对或有事项,应区分是使企业承担了义务还是使企业形成了潜在资产。如果为企业承担现时义务,该项义务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有事项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经营中,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影响。为了规范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财政部2000年4月24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简称《或有事项准则》,文中称《准则》)。  根据《准则》的规定及指南的解释,笔者将或有事项的处理列成下表一览:  注:①指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的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且金额基本确定,并不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作资产确认。  ②表外披露的内容见“准则”。不包括事项金额。或有负债与或有损失,或有…  相似文献   

5.
黄晓博  葛繁荣 《活力》2005,(7):83-83
一、或有事项概述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或有事项。准则对“或有事项”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国际会计准则(IASIO)定义为:“或有事项是指这样的一种状况或情况,其最终结果是收益或亏损,只有在一项或若干项不确定的未来事项发生或不发生时才能证实。”两者基本一致。上述两个定义都涵盖了或有事项的四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准则)涉及了一些重要概念,有些概念是会计准则首次定义;有些是进行了更为合理、更为准确的定义。尤其是对或有负债的定义,将传统意义上的“或有负债”划分为两种,一是可确认的负债,二是不予确认的“或有负债”,这一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中对或有负债的规定是一致的。但从实践来看,准则仍有些许不足之处,本文拟就这些不足谈谈自己的认识。一、与或有事项相关的负债的确认准则第4条为与或有事项相关的负债的确认设置了3条标准,即(1)该义务是…  相似文献   

7.
刘汉刚 《四川会计》2003,(12):31-32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由于担保问题陷入困境,或有事项会计在企业自身及投资者中引起广泛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财政部于2000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填补了我国不确定会计领域的一大空白,也为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质量迈出了重大一步。一、《或有事项准则》的基本内容及理解(一)有关定义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不确定性都是或有事项,比如“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等,由于均…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准则》),为规范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供了法规依据。但从各地实施的情况看,不少财会人员对《准则》中的一些方面,还认识不清,常发生下列4方面的混淆。一、中止营业与非独立中...  相似文献   

9.
一、或有事项的概述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从而产生了或有事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对“或有事项”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这一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 (IASC)所给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或有事项依据其性质的不同 ,又可分为或有损失和或有利得。结果可能减少负债或获得资产的或有事项称为或有收益 ,也称为或有利得 ,相应形成的企业资产则称为或有资产。该或有资产的特点 :①或有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第3条中对或有事项、或有负债、或有资产、负债、资产等术语作了定义,应该说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概念是正确运用本准则的基本前提:笔者就这些概念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法》第十九条规定:“单位提供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为配合新《会计法》的实施,规范企业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财政部于去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下文简称“或有事项准则”),规定所有企业从2000年7月1日起执行。这样,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审计时,也就需要对企业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的合规性、正确性、充分性进行审计。一、或有事项审计的意义与目标 或有事项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下称《准则》)规定,企业在编制年度会计报表时,必须要对企业存在的或有事项进行充分的估计或披露。这一规定,对我们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笔者认为,作为国家审计,要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就必须对或有事项的审计予以关注。尤其是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更应该高度重视。《准则》中对“或有事项”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产品质量保证书(含产品安全保证)等,或…  相似文献   

13.
杨志君  熊涛 《财会通讯》2006,(11):57-57
一、或有事项确认的条件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现时状况,其结果须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按其预计给企业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可分为或有负债与或有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应将其确认为负债:(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该义务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颁布与实施 ,对企业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存在着一些共性 ,有必要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和分析 ,以便于有关人员在实际中进行操作。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联系1.两类事项都具有不确定性。对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来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不确定的 ,日后事项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金额是多少 ,等到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止才能确定 ;或有事项也是不确定的 ,其结果有待于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  相似文献   

15.
一、或有事项的概念、特征及计量特点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或有事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事项一般可分为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两类。其中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此事项不应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  相似文献   

16.
刘勇 《西部财会》2005,(4):56-58
中国、美国在会计准则中都对或有事项进行了定义,而国际会计准则则没有专门的定义,只是从其包含的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准备、或有负债、或有资产)。其中,我国的定义为:“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指南,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全面规定了企业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笔者认为,企业贯彻执行这一准则,对或有事项应关注以下要点: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如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产品质量保证等。从该定义可以看出,企业或有事项有以下特征:(1)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引起的,是资产负债表日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同于未来事项(如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交通…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票据贴现、债务担保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影响,或有事项作为一种特殊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其信息对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及外部有关各方经营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于2007年1月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或有事项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该准则的颁布对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或有事项准则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或有事项。对或有事项的核算和管理也成为会计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财政部于2000年5月17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及其指南,并于2000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所有企业实施。该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有关或有事项的空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于规范我国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或有事项的有关内容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对20010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旧准则”)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本文主要就新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和旧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关于或有事项的概念、确认与计量、披露等方面进行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