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来,国家有关部门的一份统计数据进一步揭示出我国传统“老字号”的困难处境:曾经辉煌的老字号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消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还有1万多家“老字号”企业。199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又确认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但现在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  相似文献   

2.
数字     
《华商》2011,(6):21-21
8家 湖南省新增8家“中华老字号” 湖南省商务厅于5月31日举行全省“中华老字号”企业座谈会,并向获得第二批“中华老字号”称号的8家企业授牌。目前湖南共有20家企业荣获了“中华老字号”的称号。  相似文献   

3.
《四川物价》2007,(2):30-31
阅读:《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去年12月,商务部向第一批430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授牌并颁发证书。这是商务部为拯救:“中华老字号”拿出的第一项措施。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了《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入围中华老字号100强的品牌价值仅为460.74亿元。而且自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多家,仅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字号总数的10%,其中很多现在还都出现经营危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10,(2):82-86
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调查,建国初期全国中华老字号企业大约有16000家。涉及餐饮、医药、食品、零售、烟酒、服装等行业。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多家。现在,即使这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也多数经营出现危机,其中70%经营十分困难,20%勉强维持经营,只有10%发展良好。  相似文献   

5.
聚焦老字号     
我们国家曾经涌现出了许多像“张小泉”、“王麻子”、“全聚德”、“狗不理”、“六必居”等著名的品牌企业,今人谓之“中华老字号”。“中华老字号”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医药、饮食、食品等行业。这些老字号无疑都有着令人称道的、辉煌的过去。  相似文献   

6.
中华老字号企业一般都拥有悠久的商业历史和地域特色,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国家商务部于2006年发布了“振兴老字号工程”方案,截至2013年,我国已有778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本文通过对这778家企业网站的搜索,最终发现只有37家企业的网站同时配有中英文。这37家企业经营的产品遍及酒类、医药类、饮料类、调味品类、日用品类、食品类、乳制品类、刀具类、乐器类等各行各业。笔者将所收集到的3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网页外宣资料的英译本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这些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商标、广告语及企业简介的外宣翻译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06年12月19日,商务部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华老字号’授牌仪式”,向第一批430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授牌并颁发证书。为引导老字号加快创新发展,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提升自主知名品牌,促进老字号在构建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 近日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组织 ,有包括全聚德、同仁堂在内的 5 0多家老字号参与起草了一部《中华老字号评定规定》 ,以对中华老字号的评定重新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约有老字号企业数万家 ,经正式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有 2 0 0 0多家 ,主要  相似文献   

9.
《糖烟酒周刊》2007,(4):75-75
2007年1月13日,河北省“中华老字号”新闻发布会在石家庄市河北宾馆举行。河北省首批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8家企业,获得老字号企业所在的商务部门主管领导及河北省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10.
老字号困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有上万家老字号,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只剩下1600多家,而今这些中华老字号企业中70%勉强维持生计,20%亏损,仅有10%在盈利……时间成就了老字号,时间也让不少老字号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月,上海九百集团食品有限公司制定了《九百食品发展战略报告》.其中,对辖属的四个中华老字号企业“西区老大房、‘新长发’、‘三阳盛’、‘房泰’创建一个营销平台——2004年9月,创建“九百世纪食品商城”,为全市之最;2005年7月,耗资2000万元在松江区九事久富经济开发区,组建“上海西区老大房食品工业有限公司”,2006年底,三家中华老字号先后入驻,彻底告别各自“前店后工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老字号困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有上万家老字号,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只剩下1600多家,而今这些中华老字号企业中70%勉强维持生计,20%亏损,仅有10%在盈利……时间成就了老字号,时间也让不少老字号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3.
为弘扬商办工业企业文化,宣传商办工业的“老字号”和地方名特产品,我刊从本期开始特别推出“中华老字号”这个栏目。她将以隽永、风趣、自豪的笔调,讲述一个个“老字号”和地方名特产品的过去和现在,展示商办工业企业文化繁花似锦的春天,激发大家把“老字号”和地方名特产品发扬光大的激情。我们欢迎大家收集并撰写“老字号”和地方名特产品历史沿革的趣味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正> 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是一家拥有2500余名员工的国有餐饮业专业集团公司,1992年由北京西城区饮食公司更名为北京华天饮食集团,之后几经整合才形成了拥有40家老字号的北京华天。 目前华天下属近80家不同档次的风味餐馆,其中百年以上历史的名店20多家,鸿宾楼、砂锅居等11家饭庄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集团所属企业共经营  相似文献   

15.
"全聚德"、"东来顺"、"咸亨酒店"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1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5月11日在福州发表第一份共同宣言,呼吁老字号企业团结起来,传承"中华老字号"品牌文化,积极创新,走向国际市场,让中华老字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经我国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600多家,其中经营十分困难者占70%,勉强维持经营者占20%,蓬勃发展者仅为10%。如此蓬勃发展者少,步履维艰者众的现实状况,不能不说是让人十分痛心的事实。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是打造民族品牌的重要力量。其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商品经过百余年甚至是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独特的,甚至是不可磨灭的品牌形象。众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时代的变迁和商海沉浮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损失,也是现如今打造民族自有品牌所缺少的一份重要力量。挖掘与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与打造民族品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当然,就中华老字号的沉沦与消亡,崛起与复兴,为数不少的关心传统文化和老字号企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企业掌门人都在进行积极地探讨与研究,并为之奋斗着,以期为中华老字号的崛起与复兴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制定了《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意见稿),重新设定了申报“中华老字号”的条件,并于6月初向社会公示一个月,现在公示期快到期了,如果意见稿获得通过,将对我省老字号带来不小影响。意见稿制定的5项“中华老字号”评定条件是:经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且经营50年以上;具有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文化特征;有世代相  相似文献   

18.
在证监会最新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中,狗不理集引、广州酒家和会稽山,3家属于“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同时在列。此外,来自“中华老字号”阵营的皇上皇、张一元、便宜坊、松鹤楼、五芳斋、匀毛尖茶业、南京云锦等,皆在筹划上市。  相似文献   

19.
数据显示,近60年来,我国的老字号企业从16000多家锐减到了2000多家,平均每一年就要消失230多家老字号企业。运用"道天地将法"的管理学思想,从不同方面分析地处河南开封的中华老字号生存现状,以期对全国各地老字号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黄建东 《大经贸》2008,(7):86-88
近期,首批“中华老字号”——中山“沙溪凉茶”在美国进行注册商标打假,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国外十分猖獗的假凉茶,现在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中山“沙溪凉茶”的出口又多了起来。该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外打假虽然花费不菲,但收获更大,总体上利大于弊。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