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乙烯的用途非常广泛,2005年全球产量约1.1亿吨:2005年我国共有18家企业、20套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约773万吨,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总产量755.5万吨:预计2006年全国乙烯总能力将达971万吨,总产量950万吨 。[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国乙烯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世界乙烯产能及规模情况 乙烯是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2004年,世界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突破1亿吨达到了11290.5万吨/年。乙烯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几乎都有生产,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的统计数据,2004年。美国、日本和沙特阿拉伯的乙烯生产能力居世界前3位,分别为2832.3万吨/年、750.7万吨/年和584.5万吨/年,中国为533.8万吨/年。但中国乙烯实际生产能力要大于这一数据,为608.5万吨/年。应居世界第3位。  相似文献   

3.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最新报告,2005年全世界乙烯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1733.0万吨,比2004年增加440万吨,增长幅度为3.2%,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554.3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30.29%;南美地区为493.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21%;西欧地区为2444.3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0.83%;东欧地区为845.2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20%:中东地区为1068.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9.11%;非洲地区为166.8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42%;亚太地区为3159.7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26.93%。  相似文献   

4.
目前,面临世纪之交,冶金行业内外研讨钢铁工业如何发展,各抒己见,本文拟就3个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一、从以7数字变化来看我国钢铁大国的地位1949年建国时,我国钢产量为15.8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0.l%,居世界第26位;1978年产钢3178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4%,居世界的第5位;1994年,产钢9261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2.6%,居世界第二位,并形成年产1亿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生铁产量达9741万吨,占世界生铁产量的19.5%,居世界第一位;1995年,钢产量达9400万吨,生铁产量为10100万吨,继续保持钢铁大国的地位。二、从以下数字来…  相似文献   

5.
我国乙烯生产能力从1983年只有62万吨,到2005年达到787.5万吨.20多年增长了11倍多.乙烯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装置规模也趋向大型化和规模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十五”期间,中国石化的乙烯产能以年均15.6%的速度递增。2005年达到了554.5万吨/年,比“十五”初期翻了一番.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乙烯4%的平均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已有20多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五大合成树脂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二,合成纤维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6.
专家点评     
结构性矛盾制约石化业发展  有关人士日前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世界石化大国的行列。但与世界石化强国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根本原因是结构性矛盾突出。  到1999年底,我国以油气为主要燃料和原料的工业部门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76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42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达到8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大宗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居世界前茅。  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企业布局分散,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以原油加工为例,目前我国共…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始建于1967车,经过30年的建设,现有91套石油化工生产装置,71套配套辅助设施,员工2.8万人。公司原油加工能力850万吨/车;乙烯、聚乙烯、合成橡胶、聚丙烯、苯酚丙酮、润滑脂等六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居全国前位。  相似文献   

8.
美国《油气杂志》3月27日发布最薪乙烯报告称.截至2006年1月1日.全球乙烯年生产能力达1.17亿吨.较上年增加440万吨,增幅近4%。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是2003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走入低谷后的第二个增长年.但开工率较2004年的93%略有下降.预计开工率下降的趋势今年仍将继续。从地区发展来看.2005年亚太地区乙烯生产能力增长150万吨。甚全球增速2首。其次是中东。增加100万吨,由于具有原料价格优势.预计未来乙烯能力增长还将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北美和西欧乙烯生产相对平稳.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将抑制北美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 《油气杂志》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将增加390万吨,伊朗将有3套装置投产,总能力达340多万吨;卡塔尔、韩国、新加坡.以色列和捷克也将有装置投产。2007年伊朗还将有一套100万吨的装置投产.再加上比利时.沙特和德国的新增能力,预计全球2007年将新增乙烯生产能力近160万吨。2008年将是全球乙烯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将有14套装置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300多万吨.其中包括我国福建、兰州和独山子的乙烯项目.另外沙特.伊朗和卡塔尔都将有多套装置投产,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也有装置投产。随着这些装置的陆续投产.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将超过需求增长.因此.预计未来几年.乙烯装置的开工率不会超过2004年的93%。[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炼油与石化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后半叶,中国炼油与石化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03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到3亿吨/年,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65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合成树脂能力达到1720万吨/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石化工业是一门新兴工业,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1949年全国原油加工量仅11.6万吨,1970年乙烯生产能力只有7万吨/年。而到1998年全国炼油能力已高达2.3亿吨/年,乙烯生产能力400万吨/年,分别居世界第四和第...  相似文献   

11.
自1995年下半年起世界乙烯工业已进入低潮期,亚洲金融危机更为之雪上加霜,预计这一影响将持续至下个世纪初。1997年底世界乙烯生产能力8960万吨/年,消费量7282万吨,装置负荷率87.1%。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的增长速度是当前世界乙烯工业不振的主要原因。由于亚洲和中东地区乙烯工业的高速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乙烯生产能力所占比重已由1975年的86%降低到1996年的4%。今后主要发展趋势:合资建设乙烯装置,经济规模不断提高,乙烯工业向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原料趋于多样化,技术趋于成熟,消费以聚乙烯为主。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继续推动世界乙烯需求的增长。预计2005年世界乙烯需求量将达到1.01亿吨,亚洲地区新增需求将占世界需求增加量的49%,即这一地区每年至少需增加2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因此,占据亚太市场已成为全球各大石化公司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继续小幅增长。已达11733万吨,增幅为3.9%,全球有4套新建装置投产,分别为扬子石化-巴斯夫的60万吨/年项目、广东惠州大亚湾的80万吨/年项目、巴西石油公司及其合资公司的52万吨/年项目以及朱拜勒联合石化公司的100万吨/年项目。分地区看,南美和中东、非洲地区的生产能力增长最大,分别为12.6%和10.2%。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的生产能力将新增389万吨,截至2010年共有2500万吨左右的新增能力,届时全球乙烯产能的增长将超过需求量的增长,装置的开工率将有所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最新报告,2005年全世界乙烯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1733.0万吨,比2004年增加440万吨,增长幅度为3.2%,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554.3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30.29%;南美地区为493.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21%;西欧地区为2444.3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0.83%;东欧地区为845.2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20%;中东地区为1068.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9.11%;非洲地区为166.8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42%;亚太地区为3159.7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26.93%。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是2003年全球乙烯生产…  相似文献   

14.
预计2010年世界乙烯需求量将达到12000万吨,比1998年增长50%;丙烯的需求量为8200万吨,比1998年82%。如何满足乙烯特别是丙烯需求高速增长的需要,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炼化工业的难题。2010年以后,石脑油的用量将由目前占裂解原料的50%以上降低到50%以下,乙烷的用量将由目前的近30%上升到30%以上。中东地区由于乙烷价格低廉,是世界上乙烯成本最具竞争力的地区,到2010年,世界新建和扩建的裂解装置生产能力将有50%在中东。对于催化裂化装置生产能力较大而又需要大量丙烯的国家而言,通过催化裂化生产丙烯,看来是满足丙烯需求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炼化生产的效益最大化,炼油厂、裂解厂、芳烃厂将从松散一体化走向紧密一体化,从分散优化走向整体优化,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和区域优化,充分发挥炼化生产的协同作用,充分利用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15.
国内合成橡胶业近年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国的合成橡胶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SO年代中期我国合成橡胶的年产量为18~19万吨,正式工业化的只有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睛橡胶、氯丁橡胶,产品品种单一。随着“七五”、“‘八五”时期大型五化装置相继建设,引进的合成橡胶装置顺利投产,我国的合成橡胶工业逐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生产技术水平稳定提高的产业。1996年我国合成橡胶总消费量为76万吨,占世界第三位。我国合成橡胶的年产量已达到58.8万吨,生产能力达63.8万吨/年。产量与生产能力均居世界第5位。目前我国有…  相似文献   

16.
陈薇 《国际石油经济》2000,8(1):40-42,44
1998年我国乙烯总生产能力为422.32万吨,当年产量377.24万吨,开工率为89.32%。目前我国乙烯工业存在着产需矛盾突出,自给率较低,装置布局欠合理,生产成本过高和乙烯效益不够理想等问题。若按自给率达到65%,开工率达到90%来确定发展目标,2005年和2010年我国乙类生产能力应分别为885万吨和1400万吨,需 分别比目前增加460万吨和近1000万吨。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生产与消费概况随着石油化工的崛起,我国丙烯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86年以后,我国先后在大庆石化总厂、齐鲁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上海石化总厂建成了4套30万吨/年乙烯生产装置。1990年底我国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09万吨/年,产量达到96万吨。1991年丙烯产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10万吨,1998年产量增长到328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98年比1990年产量增长了2-4倍,8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6-6%。其中,“八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6-4%;“九五”期间的前3年为16-8%。…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为805.3万吨,其中北美地区为297.7万吨,占世界能力37%;西欧为242.8万吨,占30.1%;日本为93万吨,占11.5%;中南美为14万吨,占1.7%;中东欧为30.1万吨,占3.7%;亚太地区(不含日本)为121.3万吨,占15.1%;其他地区为6.4万吨/年.占O.8%。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世界聚丁二烯橡胶总产能达到312.5万吨/年,我国产能依然位居世界第二位,为59.3万吨/年,但与居第一位的美国(63.7万吨/年)仅相差4.4万吨。预计到2012年,我国聚丁二烯橡胶装置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74.3万吨/年,届时消费量将达到约75万~80万吨,国内产品或将基本实现自给。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世界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6.5%,好于上年.全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5749万吨/年,产量为13631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400万吨/年和437万吨;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提升速度放缓.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增长.乙烯价格回升,裂解乙烯利润明显好转;但多数下游产品仍受供应增长打压,价格回落,利润难以传导到下游产品.2014年中国乙烯产能净增271万吨/年,总产能达到206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819万吨,增长明显;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587万吨,增长4.9%,较上年明显回落.受油价快速下跌影响,化工行业利润增长受到抑制.2015年,世界石化工业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亚洲及中东地区石化产业占比提升,石脑油裂解乙烯毛利将继续保持较好水平,CTO、MTO装置陷入困境.中国多数石化产品产能增速放缓,煤化工成为乙烯产能增长主要动力,石化产品消费将保持中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