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五颜六色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  相似文献   

2.
吴维库 《中国新时代》2010,(12):117-117
大人如何同小孩沟通?第一抱起来,第二蹲下去,第三用他的语言,第四教他说大人的话。我的一个学生是个年轻的父亲,女儿三岁,哭着要带米老鼠娃娃去幼儿园,说米老鼠是自己的弟弟,自己在家害怕。但幼儿园不允许孩子带自己的玩具。这个父亲知道要用孩子的逻辑去思考孩子的问题,用孩子的语言与她沟通,他跟女儿说:"这个弟弟几岁啦?"女儿说:"一岁。"爸爸说:"一岁的娃娃能上幼儿园吗?要谁看呀?"女儿回答:"不能去幼儿园,要妈妈看。  相似文献   

3.
“凉皮老太”名叫芦彩文。八十年代初,芦彩文从新乡市百货供应站退休回家。在这个时候,大女儿已经参加了工作,儿子和小女儿还在上大学,这一切既让她感到欣慰,又让她感到肩上的巨大压力:仅凭自己和丈夫的一点退休金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一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母亲,溺爱女儿的程度让人难以想象:女儿吃的东西,母亲先要试吃;女儿在学校打扫卫生,母亲总去代劳;有时女儿上课,母亲就站在校门口,说这样心里踏实;一次女儿迷路,母亲大哭一场,从此再不让女儿上学,也不让女儿出大门,从8岁至今已整整21年了。后来,母亲干脆辞掉工作,专门在家守着女儿,什么家务也不让女儿做,甚至连大小便也不让女儿下床,自己为女儿端尿盆。这个母亲,就是山东济南建筑工程学校副校长习汉杰的妻子。这则报道,登在《生活日报》上。真是大下奇闻!鲁迅当年说过,没有哪个蠢妇人,怕孩子摔跤而不让其…  相似文献   

5.
一位培养出三位博士生女儿的妈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要指望别人都和你的见识一样!接着,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多年以前,她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当时,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总是充满了想象,孩子的世界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世界。可是,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陪妈妈逛街》的画中,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奇怪!她拿着女儿的画深思了很久,终于解开了疑惑。原来,幼小的孩子还只有几岁,身高也几乎只能达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  相似文献   

6.
<正>李欣(化名)的女儿今年7岁了,去年9月孩子入学体检时,李欣得知女儿近视了。心慌不已的李欣在朋友的推荐下,带着孩子来到一家利用中药敷眼疗法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康复机构。但做了一段时间康复干预后,不但孩子的视力没有达到预期,治疗的过程也让她觉得匪夷所思,“以前都是敷上眼睛药贴以后,有一个仪器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论岁数     
某家生了一个女儿,邻家的一个儿子两岁,想与他诘为亲家。这厶发火说?“找女儿1岁,他儿孑2岁?我女儿10岁时,他儿子20岁,岂不是老夫少妻?” 他老婆扳着指央说?“糊涂虫,我们的女儿今年1岁,明年不就与他同岁了么?”论岁数  相似文献   

8.
到了结婚年龄,父母就得让女儿出嫁。眼看着从小就费尽心血养育的可爱女儿,已经成年而将开始自立,在他们的内心,必有不愿女儿离开的寂寞感和有缘得到新姻亲的喜悦,以及但愿她永远幸福之类的感触交错着。在女儿出嫁之后,则会随时关心婚后的生活是否美满。他们担心:是否对方的家人都喜欢她?是否精神饱满地做事?这大概就是一般父母的心态。对买卖来说也是一样。每天所经手的商品,就像自己多年来费尽心血养育的女儿。顾客购买商品,就等于娶去自己的女儿,因此,商店与顾客之间,就成了姻亲。如果能这样想,那么自然会关心顾客的需要,会重视商品是否合…  相似文献   

9.
在广播里,我们有时可听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大意是:一个孩子问妈妈:天上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妈妈让孩子自己回答.孩子说像一支弯弯的香焦.妈妈说这很好啊.  相似文献   

10.
“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六岁的女儿放学回家后这样问。妈妈心里想,问题终于来了,幸亏她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知道该怎样解释才会使孩子于性方面能有正确的认识,不致大惊小怪。于是讲了一大篇,然后等待女儿的反应。“坐我旁边的那个同学说,他是从菲律宾来的。”女儿说。我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1.
<正>三年前,唐琼(化名)发现当时读二年级的女儿眼睛近视100度。为了让女儿可以不戴眼镜,她带着孩子来到了一家通过按摩进行儿童青少年视力康复的机构,按照工作人员的建议,唐琼坚持了两年多,每天陪孩子来按摩康复40分钟,同时佩戴机构自行研发的一款功能性眼镜,  相似文献   

12.
孙欣 《中国企业家》2010,(14):112-114
2009年春末,42岁的蒋涛有了第二个女儿,这让她重新以母亲的心态审视丽家宝贝。"妈妈在店里购物,奶奶陪着孩子在旁边的婴儿游泳馆游泳,或是在游戏场玩翻斗乐,还可以上早教课、拍儿童写真。"  相似文献   

13.
萍儿:爸妈听到你要结婚的喜讯,真为你高兴。远隔千里,我们不能参加你的婚礼,不能在婚礼上献上我们的家长致辞,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点遗憾。但你是我们的女儿,相信你能理解爸妈的一份感受。那天放下电话,我和你妈沉默良久——我们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就长大了?后来,你妈对着镜子淡淡地说:“你看,我的白头发又多了,萍儿也该结婚了。”我数着你妈的白发,那些白发竟像许多往事,一件一件浮上心头。你妈提醒我:还是给女儿写封信吧,就算是我们送你的一份新婚礼物。萍儿,我们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父母,我们的孩子也只是人世间最平凡的女儿,我们不奢求太多,只…  相似文献   

14.
爱的力量     
看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报道这个事情时,我掉了眼泪。她是个农村女人,收养了仇人不满一岁的孩子。小男孩儿天生脑瘫,她带着孩子往天津、北京、石家庄的医院跑。家里的钱几乎花光,两个女儿上不起学了,可是她,执意给孩子看病。所有医院的结论全是一样的,孩子不能自己吃饭,不能直立,不能行走,不能说话,甚至活不到三四岁。她却仍然坚持,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她贷款买了一辆面包车跑出租。大女儿退了学,照顾在石家庄住院的小弟弟。自从收养了这个小弟弟,家里一切全乱了,可是,她没有抱怨过。小女儿说,妈,你卖了我吧,把我卖了就有钱给小弟弟治…  相似文献   

15.
李刚夫妇本想给10岁的女儿装扮一个漂亮的小屋,可没想到,在这次检测中,这个小屋的甲醛含量达到了0.61mg/m3,超过国家标准5倍多,位列检测房屋中甲醛超标最严重的前三名。爱孩子差点变成了害孩子,夫妇俩后怕不已。“难道问题出在它身上?”李刚夫妇俩同时把目光投向儿童房中的儿童家具  相似文献   

16.
《南方企业家》:“世界工厂”大环境下对中国一个村庄——梁庄,有多大影响? 梁鸿:村里孩子十五六岁就出来打工,为世界工厂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但是他们并不是城市的真正工人.他们在城市工厂打工几年,二十多岁结婚,有了孩子后,把孩子留在村里依然出去打工.这成了村庄很普遍的一种状态.工业化是一种趋势,而中国城市和农村二元对立的生活方式,很难让村里人真正融入城市,而大部分人又不愿意回到农村,世界之门一旦为他们打开,就很难再回到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了.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条河     
武君女41岁武君学生时代的愿望是当一名舞蹈老师。因为跳舞是她最大的爱好,老师是她最理想的职业。如果不是多年前那场家庭变故,她现在的生活可能是另一番情景。武君说:怎么活都是活,为什么不快乐一些?即使我不能给我女儿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我起码可以让她乐观地看待这个世界,让她学会愉快地和别人相处。如果生活是条河,我愿意做一条快乐的小鱼。  相似文献   

18.
美国买房记     
赵芃  谢驭飞 《中国企业家》2013,(15):108-112
我们为什么要远离父母之邦?我们何时才能不再焦虑?数月前发生的一笔房产交易至今仍在美国广为流传。一位中国女富豪花费650万美元在纽约第五大道买下了一套豪华公寓,房产经纪人问她:"女士,我能问一下是你自己住吗?"富豪答:"不,是我女儿住,她以后会上纽约大学或哥伦比亚大学。""你的女儿多大?""两岁。"房产经纪人目瞪口呆。中国人已经掀起一股到美国买房置业的巨流,虽然这些买家未必都像这位  相似文献   

19.
元旦就要到了。一天,我那不到四岁的女儿撅着小嘴对我说:"爸爸,红红、兰兰……的爸爸都给老师送挂历,你也给俺老师送本挂历吧。"我听后,不知如何对女儿解释。其实,我又何尝不想给老师送本挂历呢。由于平时审计工作繁忙,到幼儿园接孩子常常是最后一个,哪一次不是老师耐心地陪着孩子。过元旦了,给老师送本挂历,表示歉意和感谢,也是人之常情,何况干审计工作并不是说无法弄到本挂历。一次,我们审计企业进行财务收支审  相似文献   

20.
讨厌的婆婆     
末茉 《乡镇论坛》2008,(21):9-9
长途客车在夜色里晃悠着,望着家乡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她心里不是滋味。离家时跟婆婆吵了一架,婆婆死活不肯让她把女儿撂家里出去打工,说一个女人家,在家里好好地喂猪喂鸡吧,可怜孩子这么小就离开了妈。她怪婆婆思想封建,硬是铁了心给女儿断了奶.在女儿尖厉的哭声中跟着自己的男人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