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如何应对生存危机,不断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完成产业价值链的转变.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极具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广西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优势和条件,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选准突破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时下,就业危机正成为继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全球新一轮危机。对于中国而言,所遭遇的是经济周期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冲击。就业危机的破解不仅决定着中国经济结构升级以及国家盈利模式的转型能否成功,也决定着中国强国崛起的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金海滨 《浙江经济》2009,(18):44-45
学习借鉴外地应对危机保经济增长的经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回升,谋求在新一轮竞争格局中的主动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我国正在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城际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每个城市都在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努力寻求如何构筑持续竞争优势。在构筑城市持续竞争优势的各种努力中我们认为最关键是要塑造新型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形成和保持城市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岚东  吴锋 《山东经济》2004,20(2):55-57
本文从我国企业集群成长的一般规律和竞争优势出发,分析了“市场型”企业集群的运行机制和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促进企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策略,即通过有效的政策扶植,优化企业集群的组织竞争优势,克服发展陷阱,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面对着环境异常复杂且不可控制的形势,危机的发生随时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作,甚至会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大的冲击。有人预测,我国已经进入危机频发时期。因此,系统地研究危机事件中企业与员工的议程设置互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企业与员工的优势与功能,使其在危机事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从而正确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出发,运用价值链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印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国际竞争力加以比较。论文通过研究"后危机时代"中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世界主要城市金融服务离岸外包发展的环境进行比较,进而提出中国必须从比较优势上升到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在提升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以"扬长补短"的方式提高中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发展先机和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相似文献   

10.
危机,是指对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要求组织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关键性决策进行紧急回应的突然性事件。商业秘密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谋求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商业秘密泄露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会危急企业的生存。正因如此,商业秘密泄露被看作是企业危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从2001年起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这预示着中资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序幕已经悄悄拉开。虽然外资银行相对于中资银行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这种竞争优势一时还无法转化为胜势。所以,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最佳的关系定位应该是合作大于竞争。一方面,外资银行需要借助本土银行的诸多优势来壮大自己,另外,中资银行也迫切需要学习外资银行成熟的管理经验,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对美欧银行的业绩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对美欧银行的资本实力和资产规模并没有形成显著的影响。研究显示,美欧银行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危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欧银行主导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3.
周艳华 《中国经贸》2012,(10):48-48
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至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此起彼伏,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危机给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企业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平稳应对渡过危机,并努力寻求逆势增长成为各企业首要的任务,成本管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本文就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竞争规律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能继续生存、发展和壮大;而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会陷入危机、亏损甚至破产。因此,企业必须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是竞争优势的基础。除了考虑竞争对手、宏观政策等外部环境之外,企业可以通过获取和拥有有价值的、稀缺的企业资源才有可能获取竞争优势,而要使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持续则要求企业资源具有不完全可模仿、不完全可流动、不完全可替代等特性。  相似文献   

15.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企业的变化是全面而深刻的,改革的巨大冲击波使广大企业职工正处于社会结构变动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历史时期,计划经济下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生活的压力和生存危机使他们的人格心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对于社会变迁中的利益重组缺乏相应的思想准备,致使他们中的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出口竞争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出口退税、产出波动和需求转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出口退税对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种出口的激励效果在不同的时期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危机时期出口退税的出口激励效果高于承平时期的出口激励效果。这一结果表明,适时提高出口退税率是危机时期我国刺激出口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港口经济》2009,(4):22-22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进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才能稳定我国的外贸出口,确保进出口平衡?我认为,在扩大外贸出口上“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是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保增长”的动力源泉。我建议,优化国内产业布局,吸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梯度转移,为东部沿海地区外贸进出口“腾笼换鸟”;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浙江经济》2009,(20):2-2
一场后泡沫时代大浪淘沙,在全球经济刚刚复苏的背景下,寻求一个后危机阶段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在GDP增速指标之外,人们开始关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转型升级,需要各地重新发掘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顺应形势面对挑战 扩大就业重在开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就业危机正成为继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全球新一轮危机。对于中国而言,所遭遇的是经济周期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冲击。就业危机的破解不仅决定着中国经济结构升级以及国家盈利模式的转型能否成功,也决定着中国强国崛起的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钟加勇 《西部论丛》2008,(12):53-55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优势 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行业务时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如客户资源广泛、资金实力雄厚、机构网络众多等,其还具备开展多种业务所形成的范围经济优势,以及长时期以来积累的关系优势等。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行业务中应主动利用其长处,发挥竞争优势,更好地拓展其投资银行业务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