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0年代末期,在党中央加强“备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在祖国西南深山裂谷中建设起来的、拥有10万职工的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近年来,随着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环境、条件等限制,出现了债务、社会负担重、人员多、减利因素巨增、经济效益滑坡等前所未有的困难,但10万职工迎着困难上,精神建设没有滑坡,反而比以前信心更足、干劲更大。1998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攀枝花视察时,对攀钢职工精神风貌给予了高度评价。是什么力量感召、激励了10万职工?用攀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黄容生的话说,是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职工危机感加重。探究其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二是内部深化改革的必然。这两个原因迫使职工不得不为企业的前途和个人的前途担忧,不得不考虑企业和个人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得不关心集体和个人利益的获得。这便是危机感的典型反映。职工有危机感是思想观念进步的表现,说明职工的思想和心态已经从计划经济平平稳稳吃大锅饭逐步转向适应改革竞争的需要。 职工危机感与企业凝聚力关系紧密。如果善于引导,危机感能够成为凝聚力的催化剂,增进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4.
<正> 先进生产力概念不是现在才有的,但将其上升为指导思想,为大家所公认,则是2000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的事。从这个角度说,先进生产力的提出,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也正因为如此,理解先进生产力时,我们就不能仅仅限于现代生产力的角度,先进生产力作为一个概念,应不同于具体的先进生产力,它有最抽象、最本质的内容,也只有把它的最本质、最抽象的内容揭示出来的定义,才是科学的。本文从生产力发展规  相似文献   

5.
职工归属感与企业凝聚力周敏恒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凝聚力。所谓企业的凝聚力,是指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一种相互吸引力。具体说,就是企业对职工的吸引力、感召力,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使企业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势。而"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日益以智力劳动为主,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征日益明显。未来的企业日益国际化、全球化,其人力资源也必然多样化。每个企业的员工队伍中必然存在不同民族、年龄、阅历与经验、理想与价值观、教育水平与专业等各种人才。虽然这种多样化的群体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管理这种多样化的员工群体将面临许多挑战,由此导致较低的凝聚力、交流障碍等。为此,企业必须采取一些特定的管理措施,如加强组织沟通、提供培训机会、组建特殊团队、重组利益等。而关键是制定和实施组织的多元化计划,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利用企业文化的魅力激发职工的向心力、战斗力,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陈妍 《现代企业》2004,(9):28-29
当我们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职能时,常常强化了它的硬功能,而忽略了它的软功能。实际上,硬功能诸如招聘、培训、报酬、奖惩、晋升等,每个企业都充分重视,因为它们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软功能,例如沟通、冲突、矛盾、协调等,常常被忽视。由于它们是企业  相似文献   

9.
团队精神是形成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关键,是促使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内部团队精神、团队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对激发企业的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未来能在强大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凝聚力与士气的企业。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有竞争力的报酬体系、完善企业环境、塑造企业文化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形成一支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具有高昂士气的集体,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本管理与企业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管理的核心,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根本的管理 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创繁荣和幸福。这一观点强调“人”的核心地位,即凝聚力研究必须关注人,从“人”身上发掘、提炼、提高凝聚力。人本管理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人是目的”,而没有停留在“人是手段”上,具体说来,它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难得机遇来看,我认为在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应高度重视增强企业凝聚力。主要表现为:——精神凝聚。核心是用精神支柱凝聚职工,净化职工的灵魂,美化职工的心灵,发掘职工的潜能,培育“四有”职工队伍,调动职工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毛绝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企业亦然,也需要一种企业在实践中形成的井为职工所认同支撑着的集体精神。面对当前的困难,职工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着企业的命运,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自觉联系在一起,表达同一种不满现状,要摆脱困境的强…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发展与团队精神、企业凝聚力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文化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有好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企业的整体目标才能顺利地实现。  相似文献   

14.
撰文谈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依靠的是凝聚力。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使企业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势。而“凝聚力”、“向心力”的产生,是由职工群体的社会心理因素,由“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所决定的,它是企业职工心态的“集合”表现。换言之,职工对自己的企业是否认同,是否能产生一种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形成与持久的关键。因此,有必要从企业凝聚力的角度对职工的归属心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人们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已努力了几千年.中国古代就已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故,本乱则国危."  相似文献   

16.
凝聚力排名     
2007年对于梁稳根来说,颇有纪念意义,66米对于中国工程机械领域来说,也颇有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7.
苏永杰 《价值工程》2011,30(21):124-124
企业一把手和企业凝聚力互为影响,相互制约。本文从一把手的综合素质、完善的人格、群众观点三个方面,论述了和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关系,提出了一把手提高领导艺术、工作方法、人格魅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观念认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其实这是生产的组成要素,是生产力的载体要素,生产力是由人的体力、智力、素质及心理等要素构成的。探讨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产力的真正内涵,发展生产力是为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付出了自然资源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的代价。当我们全面审视世界两千多来的社会经济形态演变,不容争辩的事实是靠传统的生产要素支撑的物质经济走到了尽头,地球己不堪重负,可持续发展出现严重危机。笔者认为,通过大规模地应用新兴的信息、知识和科技等知识经济生产要素替代传统的要素,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